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工作 > 城市民族工作  > 详细页面

南宁市探索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新模式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作者:姜雯媛 2020年02月26日 阅读量:

在南宁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服务中心开办的技能培训班上,学员们制作了壮族传统美食——五色糯米饭。姜雯媛摄

  

南宁市青秀区凤岭北社区欢庆壮族“三月三”文艺表演暨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 南宁市民宗委供图

  

南宁市西乡塘区中华中路社区开展端午节活动。南宁市民宗委供图

    

  截至201812月,南宁市户籍总人口有773.8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448.7万,登记在册的外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约73.5万人,占总流入人口的63.8%。为了让少数民族群众在城市进得来、留得住、融得进、过得好,提升他们的归属感,南宁市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原则,搭建起“13456”立体服务平台,通过实施暖人心、心连心、稳民心的“三心”工程,用真心、融真情、融智慧,以全方位的服务做好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

  深化服务管理体系 探索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

  搭建立体服务平台 打造和谐共居环境

  南宁市积极打造各族群众和谐交融的共居环境,切实帮助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解决实际困难。不断深化提升“13456”南宁模式民族事务服务体系,形成了以“1个服务中心、20个社区民族之家和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服务站、N个少数民族群众诉求和期盼的服务”为内容的“1+20+N”服务架构和“真心、热心、贴心、倾心、耐心”的“五心工作法”,全方位为来邕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提供优质服务,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让少数民族群众在城市进得来、留得住、融得进、过得好,提升他们的归属感。

  201010月,南宁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在人流量大、人口密集的老商业区西乡塘区华强街道办事处挂牌成立了首家地市级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服务中心。服务中心所辖的社区民族之家和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服务站,覆盖各城区的20个社区,民族之家和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服务站充分调动各方面参与民族工作的积极性,整合辖区内单位、学校、企业、市场等资源,推进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的“三社联动”,为少数民族群众提供经商就业、住房租赁、子女入学、法律援助、困难救助、食品供应等全方位的服务。

  南宁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服务中心着眼于提高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就业技能,积极拓宽就业渠道,组织开展电商创业、少数民族传统糕点制作等培训。近年来,服务中心陆续在水街原生草药行、水街美食街、翠堤湾、中华中路社区建立了4条创业街,开设了10个跳蚤市场,累计安置541户少数民族流动人员创业经商。同时,在水街老品牌天天生榨米粉、邕味美食等个体户中建立了29个少数民族流动人员创业孵化站,先后为2000多名少数民族群众解决经营技术难题。

  在服务中心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技能培训基地——南宁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先后开办了电子商务、烹调、家政、家电维修、电动车维修等培训班300多期,大部分学员都能通过所学技能自主创业或者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今年,结合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壮家传统食品五色糯米饭烹制培训班上,学员们还设计制作了“壮丽70年·民族团结一家亲”等民族团结主题图案的五色糯米饭创意造型,表达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和民族团结的赞颂与美好祝福。

  水街原生草药行是南宁市最早建立的创业街之一,去年南宁市对这个创业街进行了重新修缮。来自广西金秀的瑶族老人黄素琼,每天笑盈盈地坐在自己的店铺前,她的金秀大瑶山原生草药店在这里经营多年,招牌下醒目地挂着“南宁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文明经商示范户”牌匾、经营许可证和一面锦旗。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说,创业街的商铺租金自建立之初就一直保持着相对较低的水平,许多租户都是自创业街建立之初一直经营至今。

  水街美食街位于水街原生草药行一侧,黄天玲自小就跟着母亲在这里摆摊经营生榨米粉。经过近40年的努力,她获得了6项生榨米粉的发明专利,不仅把一个小小的米粉摊开成了南宁市颇有名气的“天天生榨米粉”连锁店,还在自己的店里挂牌成立了少数民族流动人员创业孵化站。孵化站分期分批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员进行为期约3个月的培训,参加培训的学员以学徒工形式免费跟班学习。在就业孵化站点,黄天玲教各族同胞做糍粑、米粽、八宝饭、五色糯米饭等传统小吃,通过传统技艺的传授和分享,让各族群众在社会大家庭中共享守望相助、和谐共荣的成果。

  在南宁,每个民族之家都根据自己的地理位置和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情况,开展适合本社区的“特色服务”。

  西乡塘区华强社区民族之家突出“就业管家”定制服务。来自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的瑶族小伙子陈立自主创业一家贸易公司,在经营中遇到资金周转困难,社区民族之家的同志了解情况后,引导帮助他办理了贷款,让他能享受国家创业扶持政策,全力追逐自己的创业梦。

  良庆区银海社区民族之家建立了“就业帮帮团”,帮扶少数民族群众解决就业方面的难题。湖南吉首的苗族妹子杨梅跟随丈夫来到南宁,她想做一些小买卖帮补家用,于是来到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服务中心寻求帮助,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立即联系她租住地所在辖区的银海社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服务站,通过服务站的协调,没多久就帮她找到了杂货铺面。2017年还在老家购置了新房,一家人生活幸福美满。

  西乡塘区中华中路社区民族之家打造了“民族情深党旗红”党建品牌,构建社区党建服务管理新格局,推进社区党建与民族工作互融互促、协调共振。建立和完善了民情走访、推行形势分析制度,每周结合社区工作重点,就民族团结、安全稳定方面的形势进行专项专议,突出预防为主的方针,从源头上解决影响社区平安稳定发展的突出问题200多件。

  青秀区凤岭北社区民族之家以“和美凤岭北,和谐社区情”为工作目标,定期举办民族政策法规等知识讲座,组织手工丝网花、烹饪等民族特色实用技能培训,通过开展“时间银行”“四点半课堂”等志愿活动,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

  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 共建和谐家园

  2012年起南宁市全面推行居住证制度,让各族流动人口享有市民待遇。目前,全市累计发放居住证130.2万张,涉及少数民族流动人口51.4万人。

  万秀村是南宁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最密集的城中村,外来流动人口近5.7万人,其中有壮、瑶、侗等24个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约2.5万人,占外来流动人口总数的43.86%。“我们意识到要创新服务管理方式,让外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万秀村住得安、办事顺、有发展。”村支部书记黄轲说。

  2014年初,万秀村在村委办公楼一楼设置了便民服务大厅,开展“一站式”服务;在6个村民小组设立心连心服务点;派出所在村里设立服务点,流动人员在家门口就能办理居住证。2014年以来,共为流动人员办理居住证4.1万余张,帮助4000多名农民工与企业达成就业协议。

  同时,万秀村还建立起“民族之家”“少数民族民情驿站”“少数民族服务工作室”,及时解决外来群众遇到的急、难、需等问题,确保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遇到问题有人管、遇到困难有人帮。

  外来流动人员周小红,因为对计划生育政策不了解,产后无法办理相应的手续。“我们对她安排了产后回访,带去了宣传指南、手册,还给她介绍了产后恢复的常识。”黄轲说,“还有张建和,他想把孩子带到身边上学,可是周边学校都接收不了,我们就协调了辖区内的小学,安排孩子就近入学。”

  目前,万秀村已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多个服务平台作用,将服务群众的“触角”延伸到少数民族流动人员的家门口。街道协调公安、司法、消防、工商、城管等部门组成29支服务团队,为各族群众开展专业化、精细化的服务,让民生问题第一时间得到回应、解决。近年来,万秀村总警情同比下降45%,各类案件、矛盾纠纷下降50% 社会治安状况有了明显改善。在万秀村,无论本地村民还是外来人员,安全感和满意度都在不断提升。

  南宁市还积极完善民族关系协调机制,建立了由民族工作信息员、民族关系协调员、民族工作专家顾问组成的南宁市民族工作“三支队伍”,协调处置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纠纷事件。同时,建立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法律援助站,积极加强法律援助服务工作,初步形成了“网络全覆盖、服务无盲区”的服务新模式。2018年,全市共设立了275个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807个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岗、687个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席,使广大少数民族群众在法律援助服务上真正做到“求有所应、困有所解、权有所维、利有所得”,达到应援尽援的法律援助服务目标。

  南宁市通过公共服务优化和民族领域社会管理创新,成功构建“13456”民族事务服务体系,促进城市和谐的民族关系。几年来,南宁累计为少数民族群众提供就业创业服务10.88万人次,解决住()房问题6.25万余人次,技能培训20.92万人次,提供法律咨询2.29万余人次,解决5.14万名随迁子女入学难问题,让少数民族群众在南宁快乐地生活。今年6月,南宁市被国家民委确定为深入推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建设试点城市。

  南宁市将围绕“让城市更好地接纳少数民族群众,让少数民族群众更好地融入城市”目标,不断探索创新,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新品牌,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贡献更多南宁智慧和经验。

  营造民族团结氛围 打造和谐共居环境

  南宁市积极营造民族团结进步的浓厚氛围,让来到南宁的少数民族群众和谐共处。在南宁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 “五比五争”活动的带动下,涌现出一批民族团结模范典型。

  在中华中路社区,居住着汉、壮、维吾尔、回、瑶、水等19个民族的群众,其中少数民族4000多人,约占社区总人口的1/3。为更好地服务群众,社区在20079月率先成立了南宁市首个社区民族之家,设立“生活港”“关爱港”“解忧港”“和谐港”“党建港”等特色服务项目,尽最大努力为辖区少数民族群众在劳动就业、子女上学、住房租赁、计划生育、困难救助、矛盾调解、法律咨询、语言培训等方面提供服务,使社区真正成为来邕少数民族群众的“候鸟港湾”。2012年,中华中路社区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社区”称号。近年来,中华中路社区民族之家累计为少数民族群众提供就业服务830多次,解决住房租房问题1560多人次,完成技能培训840多人次,解决了近20名随迁子女的入学问题。

  由于中华中路社区毗邻火车站,自2004年开始,到南宁务工的很多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群众就在此落脚。“他们居住时间不固定,在农忙季节要回老家帮忙,等到来年4月又会来到南宁务工。这种情况导致租房比较困难。”社区居委会主任谢华娟说,“一开始,这些外来少数民族同胞都是白天务工、做买卖,晚上挤在小区楼道里、杂物间打地铺。时间一长,与本地居民之间就难免出现磕磕碰碰。社区发现这种情况后就积极帮助他们联系出租房,通过多种方式帮助他们解决居住问题。”

  谢华娟是中华中路社区党委书记,也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17年来,在谢华娟的带领下,社区内各民族群众和谐相处,她也因此被称为社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使者”。她创建了南宁市首个党代表工作室——华娟党代表工作室以及服务社区居民和少数民族流动人员的“谢大姐暖心屋”。这些年,一件件点滴小事让社区内的各族群众相处得像一家人。谢华娟回忆说,有一次路过维吾尔族商贩阿布都克比尔的馕饼摊时,发现他不会用微信收款,他和顾客都很着急。谢华娟赶紧上前帮忙,先教他如何收款,又帮他打印出收款二维码,这让阿布都克比尔感激不已。语言不通给一些少数民族群众在南宁的生活和务工带来了诸多不便,社区经常利用休息时间组织大家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谢华娟说:“现在,原来不会普通话的少数民族同胞都基本掌握了日常生活的常用词汇,他们还学会了唱国歌,大家的学习热情都很高。”

  58岁的买吐送从新疆和田来到南宁已经20年了,长期从事新疆特产批发的生意。他说:“自从开始在社区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班学习,现在普通话越说越好。以前,从饮食到生活习惯都和本地居民不一样,互相不理解,现在,不论什么民族的节日大家都一起庆祝,邻里间亲如一家。有时候我从新疆回来,邻居见到了就会问:‘嘿,买吐送,你这些天去哪里了?’就是老朋友的感觉。”说着他自己笑了起来,“我在老家和田盖了五层楼房,乡亲们都很羡慕,我也愿意带着大家一起来南宁。”他还表示,当从《新闻联播》节目中得知共产党的好干部黄文秀的事迹后,他非常想去她的家乡献爱心,表达他对南宁、对广西的感激之情。

  南宁市以社区为平台,营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从居住生活、工作学习、文化娱乐等日常环节入手,以“壮族三月三”等节庆活动为契机,坚持每年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组织民族歌舞表演、民族传统体育竞技、民族团结知识竞赛等一系列主题活动。借助新媒介传播优势,开展了一系列民族团结主题网络宣传活动,积极推进“互联网+民族团结”行动,促进民族团结宣传向人文化、大众化、实体化发展。

  近年来,南宁市通过社区累计举办各类交流联谊活动487场,参与群众超过10万人次。建立各族干部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结对联系制度。通过登门拜访、电话联系、节庆联欢等形式,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交朋友、解难题、叙友情,密切相互联系,使各民族兄弟姐妹情同手足、亲如一家,各族群众的幸福感日益提升,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的氛围日渐浓厚。

    

  作者:姜雯媛

  资料来源:中国民族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