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工作 > 民族理论  > 详细页面

始终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王文轩 2022年05月26日 阅读量:

  在2021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是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证”。这不仅是从党的百年奋斗征程中得出的科学总结,也是新时代建设牢不可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遵循。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近代以来,为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中国人民奋起反抗,无数仁人志士奔走呐喊,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但都以失败告终。直到中国产生了共产党,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才有了主心骨,中国人民就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

  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要结束近代中国内忧外患的局面,只有在“中华民族”的整体性意义上进行彻底的人民动员,才能完成这一艰巨目标。早在1922年,中共二大就提出组成“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最广泛地发动广大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反对内外敌人,参加反帝反封建的国民大革命。在14年的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来号召中华民族的大团结,以群众路线来组织带领全体中华儿女顽强斗争。团结统一的中华民族成为凝聚全体中国人的重要标识,成为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根。在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以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来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而顽强斗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终于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华民族是由共同的疆域、共同的历史、共同的文化和共同的精神联结起来的民族实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问题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进一步巩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在近代中国挣脱封建王朝锁链与外来侵略压迫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的基石建立在人民至上的价值信仰上,建立在中华民族团结一致,争取独立、自由和解放的历史进程中。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也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我们要在解决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过程中,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推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在政治、经济、文化、情感等各方面积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汇聚磅礴力量。

  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仅强调无产阶级的大联合,也强调民族的团结联合。马克思认为,民族压迫的根源在于不合理的社会生产关系,在于人剥削人的社会制度。因而,消除民族压迫与消除阶级压迫是人类解放事业中的同一任务。

  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运用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强调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实现了阶级性与民族性辩证统一。我们党一经成立,就始终以工农联盟为基础,自觉地把中国人民与中华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自觉地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回首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历史已清晰地向世人呈现,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中国也没有辜负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仅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而且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贡献了中国力量。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关键也在党。必须始终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工作各领域全过程,使中国共产党始终作为中华民族的主心骨,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使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作者系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作者:王文轩

  资料来源:中国民族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