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概述  > 详细页面

崇左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来源:广西崇左市人民政府网 2023年03月30日 阅读量:

  目前,崇左市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1个(即天等县的壮族霜降节),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30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64个(其中:民俗类25个、传统舞蹈6个、民间音乐7个、民间文学2个、传统手工技艺18个、传统竞技3个、人生礼俗2个以及传统戏剧1个),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125个。2016年11月30日,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壮族霜降节”作为“二十四节气”的拓展名录项目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实现了广西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零”的突破。2019年8月19日,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同意我市设立自治区级壮族文化(崇左)生态保护区。

  壮族霜降节

  壮族霜降节主要流行于广西壮族地区,天等县向都镇是壮族霜降节活动的核心区,而且最为典型。

  壮族霜降节是在每年农历霜降期间的9天内举行,分为头降、中降、尾降三个阶段,有祭祀祈福、歌圩、商贸、百家宴、文体活动等内容,参加人数达数万人。该节日依托于壮族稻作文化,最初是壮族民众酬谢自然、庆祝丰收的一种形式,表达祈盼五谷丰登的良好愿望,是壮族典型的民俗活动。2008年,天等县申报的壮族霜降节进入了崇左市非遗名录; 2010年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非遗名录;2014年12月,《国务院关于公布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正式向社会公布,天等县申报的“壮族霜降节”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6年11月,由中国农业博物馆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壮族霜降节作为子项目位列其中。

  壮族霜降节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地方特色鲜明,是壮族稻作文化传统的体现,证明了壮族民众在历史长河中适应自然环境所具有的创造力。

  壮族天琴艺术

  崇左市壮族天琴艺术亦称“唱天”“弹天”“跳天”,是“唱”“弹”“跳”融合的歌舞音乐,流传于崇左市的龙州、凭祥、宁明、大新、天等、扶绥,防城港市的防城区等地区,以及中越边境的越南岱、侬、傣族居住地区。2007年1月,龙州县和凭祥市联合申报的“壮族天琴艺术”被列入广西第一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龙州县的壮族唱天传播广泛,在内容与形式上既有传承又有发展,极具代表性。

  壮族天琴艺术渊源久远,是壮族先民创造出天琴用琴声沟通天地,用歌声表达情感,经过世世代代的延续和民间艺人创新,逐渐发展成歌舞乐互融的歌舞音乐。中越边境广泛流传的曲目《将千金》即是叙述金贵与牡丹这对恋人创造天琴的民间故事。清光绪九年《宁明州志》亦有记载天琴使用的情形。2003年龙州县龙州边防文工团组成女子天琴艺术组合,天琴艺术由民间艺人的堂屋、广场展示进入职业团体的剧场舞台表演,扩大了天琴艺术的生存空间,扩展了天琴艺术的影响力。此后,凭祥市、宁明县等地的天琴艺术活动也逐渐活跃起来。

  坐式弹唱是天琴艺术的基本形态,在婚礼、满月、祝寿、节庆等场合表演,弹唱者两腿盘坐于席子上,右脚拇指系着一串铃铛,弹唱时抖动铃铛击节配音,常见为一人弹唱和多人弹唱两种形式。表演者自称天琴师,展示空间有家里堂屋、侬垌节的圩场。一人弹唱通常在堂屋,多人弹唱则在侬峒节的广场,“跳天”即舞蹈,在侬垌节欢乐情境中呈现。有传统曲调《开门曲》、《开路曲》、《逗天》、《解闷曲》、《放雁》、《跑马曲》、《欢乐曲》等。

  天琴艺术是一种跨国流传的民间音乐艺术,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形式独特,具有浓郁的民俗文化特征、鲜明的民族歌舞音乐艺术特征、独特的民族口头文学特征,是民族认同的重要纽带和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天琴艺术的传播交流,提升扩大了民族文化自信力和影响力。

  壮族侬峒节

  壮族侬峒节是壮族民众以“峒”为单位定期举行的,融祭祀祈福、聚会交友、对歌传情、商品贸易和文体娱乐为一体的传统大型节庆活动。“侬峒”,在壮族中直译为“下峒”,“侬”意为“下、举办”,“峒”既指平地、平原这样的地形,也指聚落空间和农耕灌溉空间,民国以前还是基层行政单位名称。峒还指代这个节本身,人们将参加侬峒节称为“出峒”。壮族侬峒节主要流传于广西中越边境左江流域的崇左市龙州、大新、天等、江州四县(区)及云南富宁县等,尤以龙州、大新两县侬峒节最具代表性。越南北部的侬、岱、普标、热依等民族亦流行此节。

  壮族侬峒节起源于先秦,形成于秦汉,兴旺于唐宋,繁荣于明清,延续于当代。侬峒节最初产生于骆越时代的祭祀祈福活动,有关传说很多,其中以“将千金”祭天祈福求雨、下峒对歌择偶传说等最具代表性。侬峒节与“峒”有渊源,壮族长期居住在被称为“峒”的山间平地,形成“峒文化”,侬峒节是壮族人适应环境的习俗体现。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续集》中《叶限》最早记载了先秦吴洞(今崇左市江州区)一带南人过“洞节”及洞女叶限的故事。宋以后的文人笔记和地方志中对侬峒节均有记载,显示其乃经久不衰之千年传统。

  壮族侬峒节主要在春秋两季举行,以农历正月至四月最普遍,少量在秋季举办。历史上各自然村屯约定俗成有固定而又错开的、以保证大家都可以到各峒参加活动。侬峒节以峒为单位聚众祭祀祈福、青年男女相会对歌传情、亲戚朋友聚会交流为核心内容,同时还举办商贸、舞龙舞狮、抢花炮、抛绣球、打陀螺等传统体育竞技和文艺表演娱乐活动,节庆内容丰富多彩。

  壮族侬峒节历史悠久,流布面广,持续时间长,是华南乃至东南亚喀斯特区域民族的代表性节庆,承载着厚重的稻作文化密码,有着重大的历史、文学价值。节庆以峒为单位,又突破峒的限制,体现人与自然、人和人、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和谐文化观念,对今天的乡村治理、乡村振兴和巩固跨境民族传统友谊有着积极的意义。

  

  资料来源:广西崇左市人民政府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