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非遗项目 > 民间美术  > 详细页面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墙围画

来源:达拉特旗人民政府网 2022年11月11日 阅读量:

  墙围画也叫炕围画,是一种在炕围子墙上作画的民间绘画艺术。墙围画是北方民间在农耕社会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地域性很强的装饰绘画艺术,具有明显的实用性和审美价值。墙围画主要流行于黄河流域的山西、陕西、甘肃、宁夏、河北坝上以及内蒙古中西部一带,其中达拉特旗地区的墙围画就是这一民间艺术的代表之一。

  据有关史料考证,墙围画艺术始于宋代末期,发展于清朝,兴盛于民国年间,20世纪六七十年代最为流行。墙围画艺术传入内蒙古西部地区乃至流行是在清末至民国年间。由于清廷垦田戍边政策的实行和商品贸易的需要,山西籍移民大量涌入鄂尔多斯地区,不但促进了鄂尔多斯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中原的民俗与文化,墙围画艺术也被带入了这片土地并流传开来。那时达拉特旗的城镇和农村居民,全都住的是平方火炕,所以,墙围画艺术也就得到了人们的推崇,成为盛极一时的居家装饰。到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市民审美观念的变化,墙围画艺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特别在农村,墙围画因其经济、简洁、实用、美观的特点成为当时乡村居家装饰的主流。

  墙围画艺术是在农耕社会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民间装饰绘画艺术,受地理环境和习俗风尚的影响,各地呈现出明显的差异。达拉特旗地区的墙围画,题材多是群众喜闻乐见的人、事、物,如戏曲人物、历史人物、神话传说、民间故事、自然风景、花鸟山水、吉祥图案等,以反映现代生活的乡村画为主,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审美价值。

  达拉特旗地区的墙围画高度一般在70厘米左右,其长度则依炕的大小而定。炕上部分的画是主体,在结构上有一套固定的模式,即以上下两组边道,按照一定的规格布置形成主体框架,中间等距离安排各种画空,既具完整对称的装饰形式美感,又具简繁对比、主从相映的丰富表现内涵。边道图案种类繁多,有折子边、卷带边、竹筒边、花边等。画空也称“池子”,有正方形、长方形、扇形、圆形等多种形式。此外,在下边道与炕距离25-30厘米的范围内是黄颜色的边子,这样的设计是避免炕上物件的遮挡和抬高人的视线,便于观赏。

  达拉特旗墙围画内容广泛,寓情于景,画风淳朴自然,文化意境高尚,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在有限的空间内,表达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农耕社会的缩影,是研究黄河流域农耕文化、意识形态、民俗风情等方面的重要依据。因而,保护和传承达拉特旗墙围画这一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资料来源:达拉特旗人民政府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