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文博 > 文物欣赏  > 详细页面

专栏|深入推进“两个打造” 构筑共有精神家园【呼和浩特大学路北魏墓】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 2022年12月11日 阅读量:

  拓跋鲜卑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一支游牧民族,兴起于大兴安岭,其一路南下西进,最终在我国北方建立北魏政权,并以中原王朝正统自居。拓跋鲜卑在南下过程中,吸收了很多汉族及其他北方游牧民族的文化,这在很多北魏时期的遗存中都有明显的反应。呼和浩特市大学路北魏墓就是其中较为典型的一处。

  大学路北魏墓是北魏中前期的一座墓葬,位于呼和浩特市大学路路南,北侧紧邻内蒙古大学。1975年,为配合施工而进行了考古发掘。

  该墓为单砖室墓,坐北朝南,由墓道、甬道、墓室组成。墓道位于墓室南侧,未清理。甬道直壁拱顶,宽0.57、高1.59、进深1.39米。墓室砖砌,四壁弧形外凸,墓顶为四角攒尖式。墓室边长2米见方,顶高2.49米。墓室西墙壁下有砖砌棺床,南北长2、东西宽0.62~0.77、高0.4米。棺床上立面的侧立砖上饰莲花纹、平铺砖饰波纹。棺床上发现铁棺钉、棺木痕及漆皮,人骨被扰乱。

  墓内随葬品有陶俑及陶生活器具、家禽及动物、牛车等明器。陶俑共15件,有武士俑、男女侍俑、乐舞俑等。生活器具有灶、磨、灯、罐等。家禽及牲畜类动物有猪、犬、鸡、羊、马、骆驼等。

图一 乐舞俑

图二 男俑

图三 禽、畜类动物俑

图四 牲畜类动物俑

  墓葬形制方面,大学路北魏墓弧方形墓室结构,是在中原汉晋方形墓葬形制基础上,融入了游牧民族圆形穹庐造型因素形成的新结构,并对其后的隋唐墓葬也产生了一定影响。随葬陶器中,根据陶俑的衣着及相貌,可分辨出既有汉人、鲜卑人形象,可能还有西域胡人形象,体现出当时各族人群共同生活的场景;家禽及牲畜等动物形象中,中原定居民族喜见豢养的鸡、犬、猪等禽畜类与游牧民族赖以生存的羊、马、牛及骆驼等牲畜类动物共处的现象,体现了农耕和游牧凝于一体的生产生活方式。虽然这座墓葬的墓主族属身份已无法考辨,但墓葬所体现的民族融合、文化融汇的气息十分强烈。

  一千五、六百年前的这座墓葬,只是千万座类似遗存的一个缩影和典型代表。这些历史遗存背后体现的民族融汇融合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意义深远。

  (图一、二、四采自高延青主编:《内蒙古珍宝·陶瓷器卷》,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7年;图三采自郭素新:《内蒙古呼和浩特北魏墓》,《文物》1977年5期。)

  

  资料来源: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