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文博 > 博物馆巡礼  > 详细页面

新城区旅游景点推介—将军衙署博物院

来源: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政府网 2023年03月24日 阅读量:

  康熙皇帝亲征噶尔丹之后,清廷大军曾屯军驻守于长城以内的右卫城(简称右卫城,今山西省右玉县旧县城)。后因政治、军事需要,便将右卫城驻军北移至长城之外,作为稳定北疆边陲局势和强化军事威慑及对西北地区的有效统治。雍正十三年(1735年),清廷在归化城(今呼和浩特旧城)东北五里处勘定一座城池,作为右卫城北移屯兵之用。同年雍正皇帝亲自批准兴建。但由于雍正皇帝驾崩,工程延误至乾隆二年才开始大规模修建。四年(1739年)告竣,清廷赐名“绥远城”。绥远城统领满、蒙、汉八旗驻军及掌管西北军政权力机构——绥远城将军衙署及其配套的各类(协领、佐领……等)权利机构,也再此城告竣时落成。从乾隆二年二月,驻守在山西右卫的建威将军王昌奉旨改驻绥远城起,到清末宣统末年最后一任将军堃岫被北洋军人张绍曾所取代,历时174年,清廷正式受封的绥远将军有79任。在这一历史阶段,将军衙署的体制、作用,正如光绪十六年(1890年)绥远城将军克蒙额亲立在将军衙署大照壁上一块石额所书“屏藩朔漠”字样,一直未变。民国时期有20任署将军、都统、临时区政府、省政府入驻这里,直到1949年9月19日,宣布绥远和平解放为止。1985年,将军衙署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为内蒙古自治区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将此处古建筑群交由内蒙古文化厅管理。1992年,成立内蒙古自治区书画暨清将军衙署博物院等保护机构,专门保护和利用将军衙署。1997年, 将军衙署被划归内蒙古博物馆管理。2002年,文物总店更名为内蒙古文物交流中心,接管了清将军衙署博物院,并开始筹备展览陈列工作。2003年6月30日,清将军衙署博物院对外正式开放,成为内蒙古文物古迹中的一大景观。2006年5月25日,将军衙署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月10日进行揭牌仪式。2007年,内蒙古文物交流中心与清?将军衙署博物院正式合并,更名为内蒙古自治区衙署博物院。2009年,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国家二级博物馆。2013年12月,被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局评为AAA级旅游景区。

  将军衙署,占地面积30亩(19000平方米),内有房屋132间,其建筑系按《大清会典》一品衙署格式营建,总体布局分左中右三路(院)。总体布局各分为外庭、内院二大部分。外庭即衙署府门外的前庭广场,包括与府门相对应的大照壁、东西辕门及其维护的鹿角栅,其间设施有旗杆二根,鼓手房二座,石狮二尊,照壁后号炮一尊。东西辕门与绥远城鼓楼的东西券门直线相对。中路为衙署建筑的主院。中院主路的中轴线,依次布列府门、仪门、大堂、二堂、三堂和四堂,纵深共计五进院组成,各院主建筑两翼皆置有配房,左右对称布列东西厢房。大堂、二堂及门院,为驻节将军公务办公之所,三堂、四堂两院则为将军眷属内宅,是我国传统的“前堂后寝”礼制建筑文化的典型反应,其中以大堂的等级最高,东西长20米,南北宽12米,高8米。院落纵深五进,为衙署办公及将军内宅居所,遵照礼制建筑,前堂后寝、左右对称制度布列。东院为马房、车房、后勤仓库等用房。西院前为花园,后为庙祠等设施。民国期间,东院、西院进行了改扩建,唯中路(轴)主院虽有改制,但基本保持了原有格局和结构。自绥远将军衙署建成至新中国成立的近三百年时间里,先后有78任将军及20任都统、省政府主席等在此任职,她是呼和浩特近、现代史的直接见证。

  

  资料来源: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政府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