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歌舞 > 民族舞蹈 > 舞蹈研究  > 详细页面

《我们看见了鸿雁》:借舞蹈致敬师者与“深扎”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张提振 2020年08月18日 阅读量:

  蒙古族舞蹈《我们看见了鸿雁》由谢飞、姚磊编创,是中国舞蹈家协会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采风创作活动的阶段性成果之一。作品以“深扎”内蒙古采风团的现实经历为蓝本,采用戏剧式与心理式结构并存的处理方式,融合蒙古舞与现代舞语汇,让观众看到了创作者既回归传统又面向时代的创作态度,领略了艺术的延续与精神的传承。

《我们看见了鸿雁》剧照 东北师范大学供图

  “鸿雁北归还”“带上我的思念”, 在作品中,创作者以极具创造性的艺术手法塑造了一个鲜活的主题意象——“鸿雁”。振翅飞舞、翱翔长空的“鸿雁”贯穿整部作品的表达,宛如一封书信,寄托了青年舞者对舞蹈艺术家、蒙古族舞蹈奠基人贾作光的真挚怀念。

  随着琴声悠扬的《鄂尔多斯舞曲》响起,大柔臂、抖肩、摇篮步、勒马手等一系列蒙古族舞蹈标志性动作在舞台上展示,带领观众回顾贾作光一部部经典舞蹈作品,让人不禁发出“贾先生又舞起来了”的感叹。同时,创作者通过运用双时空的蒙太奇创作手法,虚实结合,不时将时空转入到贾作光的“舞蹈故乡”,给人一种“原来先生从未走远”的感受。

  “天上增一鸿雁,人间少位舞神。”舞蹈《我们看见了鸿雁》以隔空对话的形式,让观众重温“东方舞神”贾作光的洒脱、豪放,感受人民舞蹈家遗留的艺术财富。贾作光在其艺术生涯创作舞蹈作品近150 部,其中蒙古族舞蹈占绝大部分。他的作品坚持以反映人民的现实生活与精神风貌为主题,艺术视野极为宏阔、高远,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因此也被中国新舞蹈艺术开拓者吴晓邦称之为“贾派舞蹈”。贾作光用几十年如一日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取材人民,表现人民,奉献人民”的艺术追求,坚持走“为人民而舞”的艺术道路。后辈舞蹈工作者受其鼓励,借舞蹈向师者致敬,寄托深情。

  在蒙古族传统文化中,“鸿雁”翱翔蓝天的姿态,承载着草原人民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他们乐观豁达、坚强勇敢的宣言。蒙古族舞蹈注重在表现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升华精神世界,紧扣时代的脉搏,展现人们的精神面貌。

  在《我们看见了鸿雁》中,创作者运用戏剧式的叙述方式,带给观众无限的想象空间。作品中,城市青年搭乘去往内蒙古采风的大巴,尽管旅途一路颠簸,大家依然满怀期待。在“鸿雁”的带领下,青年们深入牧民生活,扎根在民族文化的土壤中,获取艺术创作的灵感。蓝天、白云、蒙古包,骏马、青草、牧民的微笑,这些让青年们化身为一只只“鸿雁”,张开臂膀,拥抱着眼前的一切。

  同时,作品既包含传统的蒙古族舞蹈语汇,也在立意和创作手法上有所创新。透过豪放、自然的舞姿,观众仿佛跨越历史时空,剔除世俗繁复,走进那片“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纯净世界,感受蒙古舞的艺术之美。作品中,蓝色的哈达是引领新时代青年触摸传统的纽带,它连通城市与草原,传递青年对故乡深沉的依恋。舞蹈中有这样一段,身着蒙古袍的青年站在最前面,紧随其后的现代都市青年成人字形排开,伴随着高亢、悠扬的琴声,青年们整齐舞动,激情而乐观,那沉稳的步伐、轻快的节奏、质朴的感情、粗犷豪放的张力,令人为之动容。

  《我们看见了鸿雁》既表达了“深扎”精神对艺术创作的重要性,也反映了青年舞蹈工作者的精神传承。“鸿雁”是驾鹤归去的贾作光,也是活在当下城市中的青年人。他们虽然不穿蒙古袍、不踩蒙古靴,但他们的心灵深受民族文化的熏陶,印刻着永不褪色的文化记忆。他们走在新时代辽阔的天地间,步伐稳健,心有蓝天。

作者:张提振

  资料来源:中国民族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