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研究 > 民族学与人类学 > 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  > 详细页面

历史民族区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编辑:未沫 2020年09月01日 阅读量:

  历史民族区,亦称历史文化区,是尼·切博克萨洛夫在《民族·种族·文化》中提到的概念,是指“一个由于共同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长期交往和相互影响而在居民中形成类似文化生活(民族的)特点的人们居住区。”

  这一概念以经济文化类型理论为基础,切博克萨洛夫认为经济文化类型是处于大致相同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在相似的自然地理条件之下的各族人民,在历史上形成的经济文化相互联系的特点的综合体。因此,以相近的经济发展水平为基础,居住在相似地理环境的不同民族,可能有相似的经济文化类型。如果同一经济文化类型的民族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形成共同的文化区域,便成为历史民族区(历史文化区)。

  但相比于经济文化类型强调经济水平和地理这两点,历史民族区这个概念更加强调历史和民族这两点。总得来说,首先,历史民族区与具体各民族的联系更加密切,会关注到民族的历史和界限。其次,历史民族区与语言的关系也更加紧密,历史民族区内每个民族各自的历史和相互之间的影响都会体现在语言方面。

  历史民族区在经济文化类型的基础上,将人地关系进一步推到人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在每一个历史民族区内各民族有相似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通常除语言外,似乎很难看出各民族之间的界限。历史民族区是一个历史范畴,因此即使有发展变动,也稳定性,无论是从文化特点还是历史民族区的界限来看,都相对稳定。这种文化区可大可小,例如,西欧可以看作是大的历史民族区,其中还可以划分为中欧、西欧、北欧三个历史民族区;亚洲作为大的历史民族区,其下又可以划分为西亚、中亚、南亚、东南亚和东亚等历史民族区。

 编辑:未沫

  资料来源:

  1. 宋蜀华,白振声主编.民族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

  2. 邓红,李天雪.对前苏联“经济文化类型理论”的再研究[J].广西民族研究.2006(03).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