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研究 > 民族学与人类学 > 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  > 详细页面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人类学的使命担当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田阡 2020年06月18日 阅读量:

  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课题。迈向人民的人类学,具有兼顾学术研究与关怀国家命运、民族命运的传统,有助于认识我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缔造、发展和巩固过程中的历史回声和时代强音。

  “多元”和“一体”,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主体性与人类学新发展。人类学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研究,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主体性问题。早在20世纪20年代末期,以吴文藻为代表的人类学家曾着力厘清中华民族内部的民族关系。新中国成立以后,费孝通等一代学人相继参与了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和民族识别工作,提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近年来,学界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大议题的深入讨论,更加深刻地表明,人类学的未来正在于研究阐明“一”的方向和“多”的动力,发掘多元与一体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

  “拓展”和“汇聚”,中国实践与人类学本土化理论新取向。中国民族学人类学者秉承“强国富民”的学术情怀,或钩沉史海,阐述对中华民族统一性的理解;或投身田野,调查书写民族志,将人类学本土化理论研究与中国实践相结合,以超越小型社区研究范式;从走廊、山地、流域看中国,开拓从海南岛试验到环南中国海的区域研究,形成了“大中国”观认识。今天的人类学,还应从解读兴边富民行动、精准扶贫、人口较少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多重面向,并研究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用一种复线式的切入路径,在人类学整体框架下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涵进行全面观照和丰富延展,为增强中华民族认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供学理支撑。

  “超域”和“跨界”,多学科视野综合与人类学研究新方法。人类学正在从静态、封闭的地域研究转向动态、开放的超域研究。在多元交汇中,各分支领域如都市人类学、教育人类学、艺术人类学、互联网人类学等日渐活跃,激发了“跨境与人口流动”“国家与民族认同”“边疆政治与社会稳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与民族教育”“中华民族视觉形象”“互联网+民族团结”等学术与现实相结合的话题讨论。多学科视野综合与新的研究方法相结合,包括大数据系统、地理空间分析等,逐步建立以点带面的研究范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立体化呈现、多层次阐释。

  “理论”和“自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人类学新使命。中国人类学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民族领域基础理论问题和重大现实问题研究,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政策的话语体系,提升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感召力。要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术体系、学科体系和理论体系,从单一取向走向多样性、整体性视角;加强边疆与西部民族地区发展研究,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研究;加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与民族精神标识研究,创新中华民族形象呈现与传播路径;加强对跨国流动和移民社区、文化多样性、命运共同体等全球范围内人类学焦点议题的研究,推动中国人类学研究登上全球人类学研究高地,以更具表达力和解释力的学术理念和研究范式,肩负起新时代中国人类学的学术使命与全球化观照。

  作者:田阡

  资料来源:

  中国民族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