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影视 > 新媒体  > 详细页面

王金梅:用手中的笔和镜头记录草原的美丽和枯荣悲喜

来源:民族画报 作者:鹰鸽 2021年09月06日 阅读量:

  “每当走近人民大会堂,望见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庄严神圣的国徽在蓝天下辉映耀眼,心中总有万千的使命感和自豪感涌起,我要努力让政策的‘好声音’传出去,把各族百姓的诉求送进来……”王金梅说。

在全国两会媒体记者会上,王金梅代表中国网现场提问。

  王金梅现任中国网·草原频道主编、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委员。连续十余年参与全国两会上会报道工作,采访了百余位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并多次参与全国政协、国家民委、农业农村部等到民族地区的考察调研,深入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等地草原牧区,通过新闻报道、委员提案、调研报告等各种形式持续关注草原生态保护和草原文化传播。她和团队依托中国网独具特色的外宣资源优势,向全世界展示中国草原大地的发展变迁、魅力风采,生动讲述草原生态保护、脱贫攻坚、民族团结进步故事。

王金梅专访国际马头琴艺术家齐•宝力高。

  写好一篇报道,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我在现场”。王金梅对新闻业务敬业钻研,不仅致力于提高自己洞察社会的“眼力”、思辨万象的“脑力”和描摹万物的“笔力”,同时非常勤于践行“脚力”。手机上记录行程的APP默默记录着她践行“脚力”的数据:飞行里程40余万公里,近800个小时,380次。仅2020年,就飞行了40多次,80多个小时,里程4万余公里。冬季零下40多度的内蒙古呼伦贝尔,云南怒江畔崎岖盘山路才能到达的贫困村庄,海拔4000多米的雪域西藏,漫长的荒无人烟的东西南北边境线……都曾留下她的脚印。

王金梅在零下40多度的冬季呼伦贝尔采访拍摄。

  在行走草原的过程中,她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通过一篇篇新闻作品表达,策划推出了个人体悟式报道专栏“大梅看草原”。她深入田野乡村,跨上马背、抓起粪叉,体验真正的牧民生活,撰写了一大批“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新闻报道作品,被称为“一个人的队伍”“马背记者”,她带领的中国网草原频道成为中央重点新闻网站中关注“保护草原生态,传播草原文化”的重要媒体平台。

王金梅策划推出个人体悟式报道专栏“大梅看草原”。

  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和方向在哪里,她的身影和“眼睛”就在哪里。担任内蒙古自治区十二届政协委员以来,她在相关领域深入调研、多方收集意见,就草原生态保护、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脱贫攻坚、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等内容,提交多篇提案,建议被多部门采纳。在深入基层的采访调研工作中,她积极地与农牧民百姓沟通交流,积极宣传党和国家的好政策,通过新闻报道、采访沟通、社情民意信息等多种渠道,听民意、排民忧、解民困,努力当百姓诉求的“传声筒”。她参与的新闻专题“肝胆相照建言改革——民主党派、政协委员献策中国”获第二十一届全国政协好新闻二等奖,她连续多年被评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优秀员工”,同时也打造出了一支优秀的草原报道团队。

王金梅在锡林郭勒草原的夏季那达慕上体验牧民生活。

  在王金梅看来,记者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记录之者”,更是“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记者最神圣、最光荣的使命,就是记录下这个时代,记录下这个时代里鲜活地生活着的人民,和他们的生活。“将脚下的泥土变成笔尖的芬芳,把心中的感动化成鼓舞人心的力量。”这句话是一直是王金梅的职业追求,也是她努力的方向。

作者:鹰鸽

  资料来源:民族画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