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教育 > 双语教育  > 详细页面

寨子山下的双语教育

来源:民族画报 作者:陈涛 李睿劼 2018年05月29日 阅读量: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牟定县的最高处,位于凤屯镇的寨子山。在寨子山山脚下坐落着牟定县海拔最高的一所小学——腊湾民族小学。

  走进腊湾民族小学,浓郁的彝族文化扑面而来。在学校的操场上,学生们的课间操跳的是玛咕舞。玛咕舞起源于牟定县凤屯镇腊湾村,被誉为彝族文化的活化石,彝语意为老年人跳的左脚舞,习惯上称为“老人舞”。腊湾民族小学根据玛咕舞特点,编排出了玛咕舞课间操。在彝族传统民歌音乐背景下,孩子们围成圈,步伐缓慢而优雅。腊湾民族小学校长李发庭告诉记者:“腊湾玛咕舞有约定成俗的规定:三胡声不停止,四弦琴不弹奏,老人舞不上场,年轻人不能跳脚。长者在传承弘扬彝族传统文化的同时,我们还要将祖先尊老敬老的优秀品质告诉孩子们。”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牟定县腊湾民族小学根据玛咕舞特点,编排出了玛咕舞课间操。在彝族传统民歌音乐背景下,孩子们围成圈,跳玛咕舞

  看过腊湾民族小学课间操的人都会说:“腊湾民族小学的课间操都是跳出来的。”然而,对于这所双语教学的民族小学来说,其民族特色远不止于此。穿彝族传统服装、讲彝语也是这里的教育特色。

  课堂上,李有顺老师正在给三年级的孩子们上语文课。这里的语文课是双语教学,孩子们不仅要学习汉语,还要学习简单的彝文,实现双语人才的培养。李老师告诉记者:“腊湾村是典型的民族聚居村,这里大部分群众都是彝族,孩子们从生下来,家里使用的语言就是彝语。所以,我们从低年级开始,就要教孩子们如何使用彝族语言文字和汉语言文字,我们的授课基本上由彝族老师来承担,必须懂得彝语,用彝汉双语给孩子们上课。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孩子们从彝语环境逐渐向汉语环境转换。”

课堂上,李有顺老师用双语给三年级的学生上语文课

  腊湾民族小学是牟定县海拔最高的小学,这里环境艰苦,但是来这里的老师都坚持了下来。明艳红老师2011年从楚雄师范学院毕业后,来到了腊湾民族小学。6年时间弹指一挥,她没有被艰苦闭塞的环境吓倒,反而更加热爱这份工作。现在,她带五年级数学课。她说:“在国家对民族教育的大力支持下,腊湾民族小学的办学条件有了很大改善,给我们老师盖了单身宿舍,现在吃的、住的都很好。我们的工资还比县里条件好的学校高出1000多元。”在采访中我们得知,李有顺老师原来是腊湾民族小学的老校长,作为本地人,他在腊湾民族小学工作快30年了,校长就干了17年。他说:“现在岁数大了,精力不够充沛了,校长得让年轻人干,这样才能保持办学有创新。”李有顺把校长一职传递给了30多岁的李发庭。去年刚刚接过“接力棒”的李发庭表示:“压力很大,但一定不能辜负乡亲们和老校长的期望。”

腊湾民族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在上计算机课,李欣洁同学在认真地制作PPT

腊湾民族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在上美术课

腊湾民族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在上实验课

课间休息,腊湾民族小学学生在打乒乓球

  腊湾民族小学老师们的“春蚕”精神,为这里孩子们的未来点燃了希望。在这个如今全校6个年级只有108名学生的小学里,在老师们的培养下,每年都有学生考出大山,考入一类本科大学,考取公务员等,成为国家有用人才。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