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教育 > 民族教育概述  > 详细页面

清末民初鄂伦春民族的新式教育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李贵彬 2018年09月19日 阅读量:

  鄂伦春族世代生活在黑龙江与大兴安岭、小兴安岭之间,民风淳朴,长期过着单一的渔猎、采集生活。鄂伦春民族一直处于有语言、无文字,没有自己的民族学校的状况。清朝对黑龙江地区各民族实行的以“国语骑射”为核心内容的旗学教育,加之清政府排斥汉族文化,使黑龙江的少数民族教育处于极其落后的状态。直到1905年清废科举、兴学堂,才陆续在瑷珲、黑河、墨尔根建立新学堂,允许鄂伦春族子弟就近入学。

  1908年兴东道毕拉尔路协领庆山筹办的毕拉尔路蒙养小学堂,于1910年2月开学,校址设于协领公署所在地的车陆(现逊克车陆乡),这是鄂伦春的第一所小学,稍稍改变了“鄂伦春人户,向无寺院教读,前清时代私设满文学塾,仅识满洲文字,法不识汉文,其稍晓汉语者十之二三”的教育落后状态。

  随着第一所鄂伦春学校的开办,鄂伦春民族教育迅速兴起。1914年1月,黑龙江省立第三鄂伦春国民学校在嫩江县城正式开学,有学生30名。1914年7月,黑龙江省立第二鄂伦春国民学校在毕拉尔路协领衙门所在地车陆成立,有学生31名。1915年11月1日,黑龙江省立第一鄂伦春国民学校在库玛尔路宏户图成立,有学生30名。1920年5月,在嫩江县城东北喀尔通屯建立公立第一鄂伦春国民小学,学生25人……从1914年到1928年,共兴办鄂伦春族初、高等小学8所,其中省立3所,路立4所,群众集资1所。

  学校的资金来源共有3种:第一种是公立,吃、穿、用、学杂费都由政府承担。第二种是由鄂伦春群众集资。第三种是公私合办。在4所路立学校中,从选派教员到规章制度的制定,再到学校开办地点的选择均由政府教育部门决定,而学校的办公经费一般由猎户分摊。

  鄂伦春族学校采取了有别于传统的新式教育方式,但具体开设课程没有详细的记录,笔者通过对史料的研读归纳出课程的设置情况。据《监察鄂伦春学务委员邹召棠视察省立第三鄂伦春高等小学校办理情形请鉴核事呈》中记载:“校长刘喜雨管理校务任事勤实,担任高小级历史、地理、修身、国文、讲经、音乐;国民两级修身、国文、汉语、音乐。教员崔崇绵教态活泼,教授得法,担任高小级算术、理科、手工、图画、体操;国民两级手工、图画、算术、体操。”在《监察鄂伦春学务委员邹召棠为视察省立第二鄂校情形请鉴核事呈》中记载:“校长李殿卿教授修身、国文。教员索文聚教授算术、体操、音乐、手工、图画。”《黑龙江省长公署为筹办鄂伦春国民教育给教育厅训令》中附的《筹办鄂伦春国民教育简章》中规定:“各路国民学校教科宜注重修身、国文、算术、体操四科,并应添设汉语一科,以便从事教授。”以上课程设置说明,鄂伦春教育当时已经具有近代新式教育的雏形,注重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打破了传统学习中重文轻理的偏见,可以说是少数民族教育的一大进步。

  鄂伦春民族新式教育能在短短的时间内获得巨大的发展,有其内在的原因。

  其时,边疆民族危机严重,一些有远见的地方官员在寻求解决方法时,把兴办鄂伦春民族教育与维护边疆安全联系在一起,提出“整顿鄂伦春人教育,关系筹边治内,洵为急要之图”的呼吁。边疆危机严重,大力加强鄂伦民族教育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有效途径,也是地方官员的共识,有了这样深刻的认识,兴办教育就少了很多障碍。

  黑龙江“地旷人稀,文风素弱。纵有向学赴考之人,每科兼满合号者不过百数十人”,同时,清政府长期在此地区排斥汉文化的影响,正是因为传统文化的落后,却给鄂伦春民族的新式教育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此外,由于俄国在此地进行文化渗透,在与俄国人的来往中,漠河一带的鄂伦春部落经常与俄商进行民间贸易,兑换烟、酒、糖、布匹、火药等物品。与俄国人交往时,鄂伦春人民不自觉地学会了俄国人的语言风俗,受到俄国及西方近代先进科学文化的熏陶,开阔了眼界,为兴办鄂伦春族学校奠定了基础。

  从1914年到1928年,短短的15年间,鄂伦春民族新式教育实现了从无到有,这对于一个有语言、无文字,处于原始社会形态的少数民族来说是具有深远意义的。鄂伦春民族新式教育的兴起和发展,达到了使鄂伦春族“青年咸受适当教育,了解国家种族之真意及人民应有之生活”的现实目的,促进了鄂伦春民族的发展,同时对维护边疆的稳定,抵御外来侵略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来源:中国民族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