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艺术 > 民族戏剧  > 详细页面

北路壮戏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编辑整理:黄烁炎 2017年11月14日 阅读量:

  北路壮戏,主要流传于田林、隆林、西林、百色等地(属于壮语北部方言系统)。北路壮戏是在旧州一带的民歌、唱诗和民间杂耍“板凳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田林旧州是位于滇黔桂三省交界处,是边界商品交换的集散地,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个民族文化艺术的交流。这为北路壮戏的产生提供了土壤。清乾隆、嘉庆年间,当地艺人吸收了粤剧的某些优点将其糅合进本地用壮族和民间歌舞形式表演的“土戏”,丰富和发展了壮戏,成为田林九州壮戏的开山祖。到近代,田林壮戏趋于定型。当地艺人曾先后组织过壮剧戏班。在农闲、节庆期间进行演出,光绪年间曾组织有“兴隆班”等壮戏班子,还常到附近地区演出。早期的艺人还应邀到隆林、西林等附近县去传艺。西林那劳在嘉庆二十年就成立有半职业性质的壮剧戏班,隆林壮戏艺人季兆龙曾在光绪年间组织过庞大的“维新班”。后来,壮剧又流传到云南文山壮族地区。云南省富宁县在光绪三年(1877年)就有了较为完整的壮剧《侬智高》的手抄本。

  北路壮剧是伴随着民族的生产活动而发展的。常在婚嫁、节日和歌圩的时候登台表演。多采用“乖阿咧”唱腔,“乖啊咧”在壮语中是“聪明”的意思。北路壮族将壮族民间的谚语、俚语、格言融入剧中,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对仗工整、词汇丰富、押韵自然,在戏剧语言艺术方面独树一帜。

  北路壮剧早期的剧目,有很多是根据壮族民间故事改编的,如反对封建婚姻制度、追求自由恋爱的《卜牙》、《文龙与肖尼》、《刘四姐下凡》、《牛郎》、《鲤鱼姑娘》等。近代以来,大量编演“朝代戏”(即历史故事戏),如《杨家将》、《长坂坡》等,反映反宋斗争的《侬智高》和抗法斗争的《刘二打番鬼》,以及歌颂农民起义的《太平天国》等。为了表现更丰富的题材内容,北路壮戏的音乐唱腔,在原有的“正调”基础上,吸收民间音乐因素,发展出武公调、老汉调、丑角调、哭调、哀调、梳妆调、过场调、马到林等,属联曲体形式。伴奏乐器主要有壮族的鼓、钗、锣、马骨胡、葫芦胡以及笛子、三弦、二胡、唢呐等。在表演上有独特的身段、步法、手法,武打运用南拳,丑角背转身出场,旦角摆手转踏而唱,舞扇技艺也别致、丰富。语言唱词和道白都用壮语,唱词多道白少。服装多用民族服装,或是白布加彩画而成,化妆简单朴素。

参考资料:《壮族简史》编写组《壮族简史》,民族出版社 ,2008年7月第一版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