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文学 > 作家  > 详细页面

将民族团结的种子埋入孩子心灵深处——访儿童文学作家王巨成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黄炳质 王珍 2022年06月10日 阅读量:

  

  

王巨成(右)在采访库尔班·尼亚孜。 王巨成供图

  2021年6月,“中华先锋人物故事汇”系列丛书第三辑出版,《库尔班·尼亚孜——用心血浇灌民族之花》(以下简称《库尔班·尼亚孜》)是其中之一。该系列丛书旨在全面系统地讲好中华先锋人物故事,在全社会特别是广大青少年中形成“见贤思齐、崇尚英雄、争做先锋”的良好氛围,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党爱国情怀。

  此前,应丛书出版方之约,儿童文学作家王巨成走进了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依麻木镇的国家通用语言小学,采访这所学校的创办者、校长库尔班·尼亚孜,完成了人物传记《库尔班·尼亚孜》一书的撰写。近日,本报邀请王巨成分享了该书背后的创作故事。

  【人物档案】

  库尔班·尼亚孜,维吾尔族,出生于1964年5月,是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依麻木镇走出的第一个大学生。大学毕业后他走遍了大半个中国,感受到了新疆与中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认识到语言不通是制约边疆地区发展的一大障碍。为引导和帮助家乡的孩子提升语言文化水平,他决定办一所国家通用语言小学。

  2003年,库尔班·尼亚孜拿出家里的全部积蓄60万元办学。尽管招生过程中不被理解,遇到各种困难,但库尔班·尼亚孜丝毫没有放弃。他坚持挨家挨户上门宣传、动员,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带来的种种好处。最终,在他的努力下,有80多名孩子成了学校的第一批学生。在这些学生的影响下,大家主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越来越多,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

  十几年如一日。库尔班·尼亚孜积极创新教学模式,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在孩子们心中。如今的国家通用语言小学,已成为当地最受欢迎的小学之一,还走出了第一位清华大学学生。库尔班·尼亚孜的故事也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

  “一滴水只有汇入大海才能获得永久的生命,一个民族只有融入祖国大家庭,才能得到永续发展。”这是库尔班·尼亚孜常对师生们说的一句话。

  “热爱”是库尔班·尼亚孜的品格魅力所在

  记者:您为什么会选择写《库尔班·尼亚孜》这本书?您认为它会给读者带来什么?

  王巨成:出版社编辑当初向我提供了一份中华先锋人物名单,我选择库尔班·尼亚孜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我之前通过新闻报道知道他;二是我自己曾经是老师,我相信一个老师去写另一个老师,至少从感情上来说,更容易理解他,也更容易走近他。

  不同的读者会从《库尔班·尼亚孜》中读出不同的库尔班·尼亚孜,但我相信读者都会从中读出“热爱”:对国家的热爱,对民族的热爱,对孩子的热爱,对事业的热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热爱”是库尔班·尼亚孜的品格魅力所在。

  记者:为了这次创作,您做了哪些准备工作?踏上新疆这片土地后,您的最大感受是什么?

  王巨成:在写作前,我搜集了我所能搜集到的关于库尔班·尼亚孜的新闻报道,并做了详细的笔记;了解了新疆的风土人情,包括服饰、饮食、民族节日等,也特意了解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有关历史。

  尽管我做了不少准备,但当踏上新疆大地,我还是感受到书本中、画面里的新疆与眼前的新疆不一样。她的安宁、祥和、热情、美丽,是那么的真真切切。在这里,我看了我想看的,去了我想去的地方,我所遇见、接触到的每一个新疆人都是那么的热情、友善、好客。

  记者:国家通用语言小学是一所怎样的学校?这个学校有怎样的老师?怎样的学生?“小学的一天”给您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

  王巨成:这是一所神奇的学校,是库尔班·尼亚孜以他切身的经历、感受以及热爱而创办的一所学校。学校面向南疆的孩子,教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学校的老师来自四面八方,他们看重的不是薪资待遇,而是被库尔班·尼亚孜的情怀所感动而来。他们都是尽心尽责、乐于奉献的好老师。

  而那些学生,他们是我眼里的“天使”。在学校里,他们如饥似渴地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们热爱祖国、热爱新疆、热爱学校,热爱库尔班·尼亚孜校长,热爱他们的老师。因为这所学校,他们的双眸格外清澈,他们的梦想被插上了飞翔的翅膀。

  我在学校看了学生们的宿舍、食堂,进入他们的教室,听了课,看了孩子们的作业,并采访了一些学生。我觉得,这所学校在学习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引导孩子的习惯养成方面,做得特别出色。

  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扎根

  记者:在创作过程中,您最难忘的一件事是什么?

  王巨成:我们在看到库尔班·尼亚孜今天所取得的成就以及获得的荣誉时,往往忽视他办学之初的艰辛。即使库尔班·尼亚孜自己,也将办学之初的艰难讲得云淡风轻。在当时艰难甚至面临风险的环境下,库尔班·尼亚孜不仅办成了,而且办学的宗旨旗帜鲜明,可见他的见识和勇气。在写作时,我就想,到底是什么力量让他坚持下来的?那应该是对国家的热爱,对新疆的热爱,这是大爱。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新疆人,库尔班·尼亚孜身上的那种家国情怀令我感动与难忘。这也是我下决心写好这本书的动力所在。

  记者:库尔班·尼亚孜当年用所有积蓄去创办一所民办国家通用语言小学,您怎么看待这件事?

  王巨成: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库尔班·尼亚孜骨子里就饱含着浓浓的爱国情怀。

  他创办一所国家通用语言学校,绝不是教南疆孩子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这么简单。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库尔班·尼亚孜把目光放在孩子身上,就是希望这些孩子从走进校门那一天就铭记: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新疆是祖国的一部分。他的各种坚持不懈的努力无不说明了这一点。

  语言是一把钥匙,这把国家通用语言的钥匙,可以帮助南疆的孩子开启梦想,让他们走得更远。语言还是一颗颗种子,这些种子必将在南疆孩子的心田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库尔班·尼亚孜的学校,特别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在他看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魂”,他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帮南疆孩子铸“魂”。

  记者:您今后还会写与新疆有关的作品吗?

  王巨成:新疆之行,给我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我搜集的材料,有的未能在《库尔班·尼亚孜》中用上,有的虽然用了,但是没有完全展开,因而我打算创作一部关于新疆少儿的小说,写他们的梦想,写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感谢所有阅读《库尔班·尼亚孜》这本书的读者,我由衷地希望各族孩子都能从这本书里感受到库尔班·尼亚孜校长浓浓的爱国情,都能深深地认识到我们56个民族就是一个大家庭,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个大家庭的爱护者、捍卫者。

  【创作背后】

  王巨成此次采访和写作的任务是向青少年讲述库尔班·尼亚孜的故事,教他们将自己的人生和祖国、人民联系起来,做一个大写的人,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他在校园里好奇地看,认真地听,细细地询问。孩子们熟练地打腰鼓、拉二胡、弹古筝、写毛笔字,很多还会唱京剧、画国画、剪窗花等。他们的多才多艺,以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让王巨成难以相信自己是身处祖国的西北边陲。

  王巨成立足孩子们的视角,从库尔班·尼亚孜的童年讲起,用充满童真童趣的文字,挖掘他成长过程中的感人细节、丰富的内心世界,将民族团结的种子埋入孩子们的心灵深处。

作者:黄炳质 王珍

  资料来源:中国民族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