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文学 > 民间文学 > 研究  > 详细页面

“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启动 我国开建“数字化的民间文化长城”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肖静芳 2018年08月13日 阅读量:

  一项被誉为中国民间文学“四库全书”的“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正式启动。10万民间文艺工作者60年来辛苦采集、记录的所有民间文学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将进行数字化存录,总字数达8.4亿,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口头文学资料最为系统的民间文学数据库。2010年12月30日,该项目启动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从上世纪50年代起,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就开始组织民间文艺的田野调查和采风,10万民间文艺工作者走遍全国2800多个县(市、区、旗),进行民间口头文学的普查、搜集、整理、研究和编辑出版工作,保存了全国30个省(市、区)60年来的口头文学普查记录资料县卷本,共计5166种,约8.4亿字。这些资料绝大部分为内部编印资料,其中还有1000多册手抄本或手抄本复印本、油印本,如得不到及时保护,将有“得而复失”的危险。

  将幸存下来的口头文学遗产进行数字化存录,不但是最好的保存方式,也是再抢救的过程。在中宣部、文化部和中国文联的支持下,由中国民协启动实施的“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旨在以现代高科技手段制成数据库,对口头文学遗产进行数字化存录。数据库遵照统一的规范和要求,每篇作品附有讲述者基本信息(身份、年龄、职业、性别、民族)、采集者与记录情况(采集者个人信息、采录时间、地点及作品流传范围等要素),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民间口传文化特点。

  据介绍,“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将分期分步进行。第一步,将中国民协现存的民间文学作品资料本按照学术标准作科学分类,对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歌谣、史诗、长诗、谚语、谜语、歇后语、曲艺小戏等各类民间文学作品进行数字化处理并建立数据库,计划于2014年7月之前完成。第二步,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众多成果转换为数字化产品,打造我国规模最大、种类最全、资料最丰富的民间口头文学数字图书馆,人们可以通过浏览器进行在线阅读和资料检索,使这些宝贵遗产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