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节日 > 民族节日研究  > 详细页面

寓教于乐——谈谈民族节日的德育功效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 曹庆峰,熊坤新 2018年09月18日 阅读量:

  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具有一定意义的、根据各民族传统习俗举行庆祝或祭祀仪式的日子。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节日之多难以计数,大致可以分为新年节日、生产节日、青年节日、纪念节日、习俗节日和宗教节日等。

  汉族的传统节日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少数民族则各有各的传统节日,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藏族的雪顿节、傣族的泼水节、锡伯族的西迁节,以及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过的古尔邦节、开斋节等。这些节日虽习俗各异,蕴含的意义不同,但各民族一般注重将道德教育寓于民族节日之中,为民族节日增添德育功效,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承勇敢顽强、不惧困难的民族精神

  这方面我们以蒙古族为例。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其名字意为“游戏”或“娱乐”,原指蒙古族传统的“男子三竞技”,即摔跤、赛马和射箭。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它已逐渐演变成包括多种文化娱乐内容的盛大庆典活动和物资交流活动。历史上的那达慕大会不受时间限制,通常在祭祀山水、军队出征、凯旋、帝王登基以及大型庆典等场合举行。如今的那达慕大会,在每年夏秋之交举行,大会规模一般是依当年牧业的生产情况而定。年复一年,通过这样的活动,蒙古族人传承了作为游牧民族所特有的勇敢顽强、敢拼敢搏的精神。对于一个民族的生存发展来说,这种民族精神和民族特质无疑是需要代代相传的。

  二、传承团结协作、勤俭持家的良好作风

  这方面我们以藏族为例。藏族节日繁多,其中最为隆重、最具有全民族意义的要数藏历新年。藏历新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是藏族人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从藏历十二月中旬开始,人们就准备节日用品。成千上万的农牧民涌入拉萨城,购买年货。藏历初一,是在凌晨时分吉祥的“折嘎”说唱中迎来的。藏族人大年初一“抢水比赛”,每户要出一名青年人到河边、井口或自来水下“抢”头道水,第一桶水被视为“金水”,第二桶水被视为“银水”,它们预示着吉祥、幸运、财源滚滚。当太阳升起时,着盛装的人们按长幼次序已吃完几道节日食品。邻居间要挨户端琪玛、敬青稞酒,高诵表示吉祥、健康、幸福、和睦的祝辞。这一天,许多农牧民还到拉萨的大昭寺进行朝拜,祈求新年平安、健康。

  到了大年初二,走亲访友活动使大街小巷热闹起来,到处都是“洛萨(新年)扎西德勒”的祝福声。大年初三的活动则以宗教、文体内容为主,广大农牧区要举行新马驮鞍仪式、赛马、拔河、投掷等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藏历新年的欢庆活动从藏历初一一直持续到藏历正月十五。在这些节庆活动中,人们传承的是团结协作、勤俭持家的传统美德,营造的是友好和谐、吉祥欢乐的节日氛围,延续的是互帮互助、共享共乐的社会关系。

  三、传承修身养性、重视德操的民族美德

  这方面我们以回族为例。回族有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这三个节日都是宗教节日。古尔邦节这一天要沐浴净身、室内焚香、斋戒半日,上午人们要去清真寺参加会礼,向麦加的方向叩拜,请阿訇宰牲,将所宰牛、羊肉的一部分分赠亲友、济贫施舍。圣纪节,是纪念先知穆罕默德的日子,纪念活动一般在清真寺举行,在活动中要诵经演说,讲述圣绩。有的地方还在这天举行盛大的尔麦里会(善事宴会),宴请宾客。回族人民正是通过这样的节日活动,自发、自觉地进行修身养性,重视自己的德行和操守,并将其视为美德来遵守。

  四、传承保家卫国、捍卫独立自由的爱国情怀

  这方面我们以锡伯族为例。西迁节是锡伯族的传统节日。在16世纪之前,锡伯族先民们生活在松嫩平原和呼伦贝尔大草原上。据史料记载,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清朝政府从盛京(今沈阳)等地征调了锡伯族官兵一千余人,连同他们的家属共三千余人,下令将他们西迁至新疆的伊犁地区进行屯垦戍边。这一年的农历四月十八日,将要西迁至新疆的锡伯族人和留居东北的锡伯族人,聚集在盛京的锡伯族家庙太平寺祭奠祖先、聚餐话别。次日清晨,锡伯族官兵及其家属告别了父老乡亲,踏上了西迁的漫漫征程。经过一年零五个月的艰苦跋涉,最终到达新疆的伊犁地区。在其后的二百多年间,他们戌守边疆、抵御外侵、维护地方安定,同时努力建设伊犁地区,发展当地的经济文化事业。现在的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就是他们当年的驻地,那里的锡伯族人便是他们的子孙。每逢农历四月十八日这一天,锡伯族人都要举行活动来纪念祖先西迁的历史壮举。这种节庆活动集中展示了锡伯族的文化传统、民族心理、民族情感、民间信仰及各种歌舞艺术,因此,西迁节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通过节日来传承保家卫国、捍卫独立自由的精神,在锡伯族人身上得到了突出的体现。

  五、强化本民族凝聚力和加强中华民族内聚力

  傈僳族的阔时节、藏族的藏历年、维吾尔族的诺鲁孜节都相当于汉族的春节。各少数民族群众通过积极参与全族欢庆的节日活动,强化本民族凝聚力。与此同时,我国节日更具有跨民族、跨地域的特征,这是我国历史上各民族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学习、相互融合的结果。在这种广泛交流、借鉴、学习、融合的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了广泛的包容性,使中华民族产生了强大的内聚力,这不仅有助于强化我国各民族群众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使得侨居海外的炎黄子孙“每逢佳节倍思亲”。

  总之,我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通过节日活动来发挥并提升德育功效,有助于各民族进一步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有助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资料来源:中国民族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