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节日 > 庆贺节日  > 详细页面

中秋节的历史渊源与文化意义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黄永林 2021年01月13日 阅读量: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即将到来。

  作为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中秋节是一个象征团圆的节日,一个富有诗意的节日。祭月拜月、庆丰祈福、团圆欢聚……中秋节承载着人伦孝悌的血脉亲情,寄托着国泰民安和社会和谐的美好愿望,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从古至今,中秋节习俗传承不息,并被赋予新的含义,强烈地体现着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和价值取向,凝聚着共同的民族精神。

贵州凯里下司古镇的苗族姑娘在捏月亮粑。 吴吉斌摄

  ◆ 一个因月亮而生的节日

  我国传统文化对月亮情有独钟,月亮始终是柔和与光明的象征。人们在静谧的夜晚与月亮对话,将月亮看作上天对人事的见证,认为月亮能够带来人生的幸福,这种人生与自然的和谐是国人所特有的情感。

  中秋节正是这样一个因月亮而生的节日。早在远古时代,当我们的祖先遥望浩瀚天空的一轮明月时,不免对于月中的奇妙影像产生一些神奇的联想,进而形成许多关于月亮的神话,最著名的当属“嫦娥奔月”神话。“嫦娥奔月”融美月、美人、美景于一体,是人类以原始思维对月亮美好想象的结果。这一传说广泛流传于民间,也直接促进了中秋这一岁时节日的形成,给节日笼罩上迷人而瑰丽的光彩,增添了浓郁的诗意。

  不过,中秋节真正的源头却是我国古代的秋祀祭月。在农耕社会,农业的发展与季节、天气密切相关。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时代,为祈求五谷丰登,人们往往要祭祀土地神,春天播种时有“春祈”(春祀)习俗,待到秋季谷物成熟报告丰收时就有“秋报”(秋祀)习俗。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国语·周语》中,就有“古者,先王既有天下,又崇立于上帝,明神而敬事之,于是乎有朝日、夕月以教民事君”的记载。三国时期吴国史学家、经学家韦昭注曰“春分朝日,秋分夕月”,这其中的“夕月”就是古代帝王祭祀月亮的仪式。由此可见,真正将秋与月对应的,是皇家祭祀典礼。秋分拜月、祭月的礼制,直接反映了中国文化对月亮的崇拜,也体现出中国历法巧妙地把季节转换与农事结合起来的智慧。

  古老的中秋节祭月拜月习俗,实质上是人们敬奉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表达感恩祈福之情的表现。时至今日,我国不少地方和民族仍有中秋之夜祭拜月亮的传统习俗,虽表现形式各有不同,但在对月亮表达崇拜与敬畏,以独特的仪式和虔诚的心态祈福这一本质上有异曲同工之处。

  ◆ 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

  中秋赏月是自古至今普遍流行的节俗。“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时节,秋高气爽,月光如水,人们沐浴在洁净的月光中,获得身心的愉悦。赏月是人与自然对话、沟通的良机,也是实现人际关系协调的有效途径。

  据史料记载,魏晋之时,我国民间便开始有了中秋赏月之举,但尚未形成习俗。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唐代诗人李涉的《中秋夜君山台望月》有云:“大堤花里锦江前,诗酒同游四十年。不料中秋最明夜,洞庭湖上见当天。”此诗是李涉遇赦自今湖北宜昌返回洛阳途中所写,有劫后余生的小欣喜,因此抬头赏月,自是分外明亮。张九龄的《望月怀远》一诗是望月怀思的名篇,全诗构思巧妙,情景交融,细腻入微,感人至深。首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为千古佳句,意境雄浑豁达。

  及至宋代,赏月习俗从文人雅士遍及民间百姓,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因此形成。北宋米芾的《中秋登楼望月》就描写了当时中秋登楼望月的习俗:“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苏轼的《水调歌头》大家更是耳熟能详。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神话与现实、出尘与入世、感慨与旷达,层层交织,极富浪漫主义色彩,也极富哲理与人情。其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更是引起人们的强烈共鸣,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赏月之余,品尝月饼逐渐成为中秋节的一个民俗符号。有学者考证,月饼最早出现于北宋,主要为祭月仪式中供奉之用。南宋词人周密在《武林旧事》中记载了南宋开始出现作为食品的月饼。元末明初,月饼开始被作为馈赠礼物和节令食品。明代田汝成的《西湖游览志馀》载:“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明清以降,祭月活动已遍及全国,亲友们互赠月饼、月果已成礼俗。清代诗人袁景澜的《咏月饼诗》,“入厨光夺霜,蒸釜气流液。揉搓细面尘,点缀胭脂迹。戚里相馈遗,节物无容忽。皓月瑶池怨,碗中泛青光。玉食皆入口,此饼乃独绝。沾巾银丝透,举头相思愁。儿女坐团圆,杯盘散狼藉。”详细记述了制作月饼和中秋饮宴的情景。

  中秋之夜赏月、玩月、吟诗、宴饮,既有聚会玩乐的世俗享受,又有天人合一的超脱体验,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要和精神需求,这种氛围影响了整个社会,从而推动中秋节成为大众化的节日。

  赏月节俗在今天尤有意义。在明月当空的情境中,久居喧闹都市的人们难得地享受着回归自然的乐趣,而现代科技手段的加入,更是极大地创新了传统中秋节活动的表达形式,使之具有更为突出的艺术魅力和吸引力。

  ◆ 团圆、共享是永恒的主题

  团圆观念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精神内涵。天上圆月,人间团圆,圆满是人们希冀的生活目标,是国人特别追求的一种人伦境界。象征团圆的中秋节及其节令食品月饼无疑是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在长期的民俗活动与文化传承中,建构起人们以“家”为核心的团圆意识。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它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是社会凝聚力的重要来源。中秋是亲人团聚的节日,亲人的团聚有利于培养人们的家庭意识,而家庭意识则往往与义务、责任感密切相联。尤其是在当代社会,我国人口处于大流动、大迁移的状态,成千上万的人离开熟悉的家乡前往陌生的异地求学、务工,对家庭、家乡的思念使他们产生一种强烈的团圆情感渴求。利用中秋节这一传统节俗,有助于满足人们的情感诉求,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进而实现社会和谐,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小家”之外,还有“大家”。家国团圆的愿景是中国人爱家爱国的家国情怀的深层心理结构,是民族凝聚力的深层心理依据,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种精神资源。

  作为中华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产生和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中秋节因其节俗丰富,贴近人民生活的本性,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已成为全球华人共享的传统大节。同时,中秋节通过周期复现的形式,在传承传统文化中涵养家国情怀,也在不断强化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因此,通过中秋这一时令节日,建构一个充满亲情、温情的美好社会,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正是当今中秋节的重要功能之一。

  总之,感恩自然、期盼团圆、追求和谐是人类文化永恒的主题,中秋节融入了以庆丰收为前提的祈福感恩观念、以中秋月圆为基础的团圆和谐观念,它们最贴近民众生活和精神需求,这是中秋节代代相传的文化认同及其内在力量的体现。在未来的日子里,凝结在血脉里传承千年的中秋情结不会改变,隐藏在明月之后的家国情怀也不会改变,必将为中华民族的生息、发展和壮大提供丰厚的精神滋养。

一家三口在景观月亮下留影,庆祝中秋佳节。董乃德摄

作者:黄永林

  资料来源:

  中国民族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