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节日 > 文化娱乐性节日  > 详细页面

绕三灵

来源: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网 2022年11月29日 阅读量:

  “绕三灵”是云南大理洱海西部白族乡村的一种游春歌舞节会,它既包含着对神灵的朝拜,又充满着以男女情爱为主要内容的纵情歌舞,是一种极其古老的民俗活动。白语称为“拐上哪”,“拐”是游逛的意思,“上哪”为古白语表述情爱活动场所的专有名词,现代语言中没有准确的对应词汇,故有人将之汉译为“绕山林”或“绕桑林”,其实该活动与山林、桑林都没有直接关系,而从其游逛活动必经的“佛都”、“神都”、“仙都”三大寺庙,译作“绕三灵”较为符合此项活动的实际。

  绕三灵会期为农历四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共三天。届时,各村庄的成年男女包括中老年人身着节日盛装,不少人甚至浓妆艳抹,自发地以村社为单位组成歌舞队列,集众达数千人次,先后汇聚到大理古城南门的城隍庙,从这里出发载歌载舞巡游三日。第一天经“佛都”崇圣寺三塔,沿苍山脚向北“绕”到五台峰下喜洲庆洞庄的圣源寺。圣源寺以供奉“中央本主”南诏清平官段宗榜而有“神都”之称。这里成为“绕三灵”的中心活动地点。人们先在此烧香磕头,唱诵经文,祈求风调雨顺,人寿年丰,然后到野外跳起霸王鞭、八角鼓舞、唱曲对歌,尽兴狂欢,通宵达旦。第二天又继续载歌载舞经喜洲各村庄“绕”到洱海边河矣城村号称“仙都”的金圭寺。第三天再沿洱海边来到大理城东的马久邑村,在此地的本主庙歌舞、祈祷后尽欢而散。

  “绕三灵”活动的特点,除了向本主神灵祈求风调雨顺的内容之外,主要在于其歌舞活动所表现的男女情爱无所顾忌,放达不拘。每个歌舞队列领头者均为男女巫二人,他们以一手共执一株齐人高的树枝,另一手分别挥舞牦牛尾和花手巾,边舞边唱,引领着队伍缓缓前行。树枝上挂着红绸系着的葫芦,据说葫芦象征母腹,红绸象征阴血。他们口唱的调子称“活恩枯”直译为“花柳曲”,一唱一和,幽默风趣。其后的歌舞队列,唱的也都是充满艳情的调子,跳的是霸王鞭和八角鼓舞,舞姿多有男女背靠背、心合心、脚勾脚等形式,无拘无束地表达着炽热的情感。

  对“绕三灵”活动的形式,史料多有所载。明代一些野史称“此俗一传数千年”,“敬祖思源,延续后代,男欢女恋,日夜作歌,无老少之忌,共游歌于苍洱之间”,并记有当时人们赞美绕三灵的白族民歌曰:“唱尽人间欢乐歌,男女老少共享乐,三都盛会古人定,情合意也合。”清代杨琼的《滇中琐记》也载:“大理有绕山林会,每岁季春下泛,男妇坌集,殆千万人,十百各为群,……男者犹执巾秉扇,足踏、口歌,或拍霸王鞭。……相传起于南诏。”现代学者多数认为“绕三灵”既是祈求风调雨顺的农事节日,也是古代男女追求性爱自由的遗风。至今活动内容虽有增减,较之古代更讲文明而大体形式依然如故,充分显示着白族人民热情奔放,能歌善舞的民族性格。

  

  资料来源: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