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风俗 > 交往习俗  > 详细页面

哈达与藏族礼仪文化

来源:西藏旅游 2022年07月13日 阅读量:

  哈达是素重礼仪的藏民族社交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珍贵礼品。献哈达是一种普遍而崇高的礼节,这种习俗几乎反映在藏民族生活的各个领域。一条洁白的哈达,不仅是藏民族内人与人之间友谊的象征,也是藏民族同其他民族间友好的信物。

  1、什么是哈达?

  “哈达”,藏语音译,更贴近的发音为“咔嗒儿”,在藏语中是丝绸、丝绢之意,是礼仪往来使用的丝织品,近似于汉族古代的礼帛。在藏族地区凡觐见佛像、敬谒活佛、拜会尊长、迎送贵客、婚丧节庆都有献哈达的习俗。随着时代的发展,哈达的功能远远超出了这个范围,如今在表彰会、庆功会、赛马会等活动中,除物质奖励外,还给立功获奖者献一条洁白的哈达,其深情寓于其中。

  哈达作为藏族礼仪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如今青藏两省区接待外宾或上级领导来指导工作时,不贴大红标语,也不挂欢迎横幅,更不用敲锣打鼓,给他们献上一条洁白的哈达,就表达了发自内心的诚意,因而成为一种时尚。

  2、哈达怎么来的?

  藏族自古崇尚白色,认为白色是纯洁、吉祥、诚挚、善良、正义和繁荣的象征。藏族崇尚白色由来已久,先民们把羊毛挂在门楣和各种器皿上;山口、要道的嘛呢石堆上放白色石头;插箭祭“拉则”(山神的居所)时,在箭杆上系白色羊毛等等,无处不见白色崇拜的印记,藏族居住的青藏高原人们习惯称做雪域,作为最常见的景物伴随着民族漫长的历史,白色更自然地进入藏民族的审美观念中,渗入藏民族的灵魂深处。

  藏族地区没有丝绢,以前就有用野兽和动物皮、羊毛等作为礼品和奖品的习俗。藏王松赞干布颁发的法规第十五条中就有以虎皮赏赐英雄的条文。据本教史料记载:第九代赞普布德贡杰时,本教徒哇托坚(羊毛缠头之意)在进行宗教仪规时,将羊毛缠在头和脖子上,此俗由此而传。后来人们将羊毛织成巾和绢的形式,替代此习俗,哈达的雏形由此形成。公元六世纪,随着丝绸之路的进一步开通,松赞王“丝绢缠头,披彩缎之斗篷,著钩尖之革履”(《白史》),这些波斯之俗一度盛行,曾几何时波斯绸替代羊毛织品,但这种价高质优的丝绸,只能在宫廷或贵族当中流行,广大的老百姓是无缘享用的。

  公元十一世纪仲敦巴迎请阿底峡来拉萨讲经时,敬献丝绸等礼品,但当时没有哈达这一专用名词,故人们没有留意这段《弟子问道录》中敬献丝绸的文字记载。到公元十二世纪时,八思巴从元大都第一次返藏时,向卫藏地区各大寺院的菩萨、佛像及僧众官员敬献或赐奉从内地带来的物美价廉的丝绸即哈达。据传,当八思巴向大昭寺的所有菩萨敬献哈达时,壁画中的一尊度母伸手讨要哈达,这尊讨要哈达的度母后来被称为“卓玛达领玛”(讨要哈达的度母)。从此,“哈达”一词正式载入史册,为世人所知。以往献丝绸的习俗,也正式由物美价廉的哈达所替代。但“哈达”是藏语“咔嗒儿”的变音,虽像蒙古语“哈达咯”,被载入史册时,以蒙古音记藏族音所致。

  从黄教创始人宗喀巴时代开始,互献哈达的礼俗在民间越来越普遍,经时代相传,形成了许多独特的习俗,如《土观宗教源流》记载:宗喀巴拜师学内外别三种时轮时,依次向师傅敬献洁白、纯黄、深蓝三种颜色哈达。

  后来,随着藏传佛教的盛行,信仰藏传佛教的蒙古族和土族等也很快地吸收了这种礼仪文化。如今散居在国外的藏胞,他们无论走到天南地北,都会把哈达文化带上,成为世人皆知的礼仪文化。

  3、哈达的原料和种类

  哈达的主色或原始色为白色,后佛教在藏区的盛行,哈达的内容及颜色也注入了新的生命,如观世音(洁白)、文殊(纯黄)、金刚手(深蓝)三怙主的颜色作为哈达的主要颜色。后来地(黄)、水 (白)、火(红)、风(黑)四大种颜色也渐渐盛兴,再后来,地 (黄)、水(白)、风(黑)、火(红)、空(蓝)五大种颜色有时也用上,但是黑色很少见,往往为深蓝色等其它颜色所替代。

  每种哈达上的图文也有各异,如云彩图、化日呈样、八宝图、五妙欲乐图、五智如来图,也有吉祥如意、福、寿等字样。

  哈达是用丝绢、丝绸、丝纱和白麻等织成,因其原料质量不同而分为很多种,最初产的内桑玛和关确仁钦玛是属于特等哈达,此后的尼德玛和屯靠玛的质量和规格都不如前者,属于二等哈达,再后来产的程列达杰玛和阿西、索西、西尊、索南哈达等属于三等哈达。

  以白色哈达为例,分内库哈达、阿西哈达和索西哈达三种。内库哈达是从皇家内库中拿出来的长2丈宽2尺左右的特制上等品,它分为“吉祥八瑞”、“有寂安乐”、“化日呈祥”和“长寿”四种。内库哈达边沿有城墙图案,中央织有右旋海螺等八祥瑞图,上下两端绣有二龙戏珠,左右两边印有象征坚不可摧、永恒常在的“”字符。与内库哈达相对的是外库哈达,后来人们习惯把外库哈达称索西哈达。阿西和索西又各自分为上、中、下三等,其中头等阿西哈达是用丝绸面料制成,它质地优良,长6尺。

  除了上述的颜色外,还有五彩哈达。五彩哈达是献给菩萨时做彩箭用的,只在特定场合用。它的颜色为蓝、白、红、绿、黄。蓝色喻为蓝天,白色喻为白云,绿色为江河水,红色是空间护法神,黄色象征大地。

  哈达又根据产地的不同,有卫藏哈达、塔尔寺哈达、汉地哈达、邛崃哈达等多种称呼,还针对哈达的价格及质量有“尊达”等称呼。

  1. 哈达的敬献礼数及功能

  藏民族把哈达视为如此贵重的礼品,所以敬献哈达也有其自身的规则。一般哈达顺长叠成双层,折叠口朝自己,用双手恭敬地呈献,以示佛教四大皆空的教义和对对方尊敬之意。哈达洁白无暇的颜色标志着自己纯真无邪的心,而哈达的顺长标志着师徒和诤友之间关系永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长久。

  噶厦**官场用哈达规矩较为严格,一般都不使用内库哈达,只有噶伦和秘书长们在藏历正月初二向达赖喇嘛贺新年时敬献的才是内库哈达;平时接受达赖喇嘛召见时敬献的也都是上等阿西哈达。各级官员使用哈达都按自己的身份、名号,使用不同等级的哈达,很少有越轨乱礼行为。

  民间个人使用哈达则比较随便,可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及喜好而定。通常给活佛、长辈敬献哈达时,要求躬身90度,双手捧哈达必须过头顶,献到对方手里或放于座前,如对方骑着马,亦可将哈达系到马蹄子上;同辈之间献哈达,一般略躬身平伸双手将哈达捧送到对方手中或腕上即可;若对晚辈或下属赠哈达,可将哈达搭到对方颈项上或递送到对方手臂上即可。有些地方还有这样一种习俗:来访的客人临走时,常把一条哈达放到自己休息的地方。那意思是说,谢谢你的款待,或理解为我人虽走了,但心还留在这里。西藏日喀则地区,献哈达的方式与其它藏区不一样,那里是将哈达从前往后搭,两边正好落在背部。

  总之,哈达在藏族的社交活动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它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越来越引起研究者的极大兴趣。

  

  资料来源:西藏旅游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