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建筑 > 民族建筑资讯  > 详细页面

探访瓦子街

来源:上杭县人民政府网 2023年07月31日 阅读量:

探访瓦子街

  福建上杭是客家民系成长的摇篮,在客家民系播迁发展中,是继客家民系宁化石壁之后的另一个“祖居地”。从福建龙岩上杭出发,向两广、两湖、江西、四川、台湾等地的后裔有千万之众。从族谱中可以看到,大量没提到“石壁开基”的家谱,却有关于瓦子街迁出的翔实记录,其中就包括了朱德、郭沫若等后来入川的客家家族。

  据统计,目前至少有74例27个姓氏的族谱或资料直接指向上杭的瓦子街。新世纪以来,不断有来人、来信、来电上杭查询“瓦子街”、“瓦子坪”、“瓦子巷”、“瓦子堡”、“瓦子乡”。所有这些要求查找的人有族谱为证。

  专家们从族谱中记载各姓氏迁出的时间上分析,瓦子街存在的时间应该在明朝的洪武至万历年间(1368—1619),地点就在上杭老县城范围的某一区域,也就是宋朝时的郭坊村。宋时,县衙附近的北门街曾经是繁华的商业街,百姓紧靠北门街和新街而居。百姓筑房,烧砖烧瓦,就近取土。“断砖可用,碎瓦弃之”。人们在这片废墟上天长日久地踩着,便成了“瓦子坪”(客家人口语中有“瓦子坪”的口头禅),坪上又盖起了民房,成为“瓦子巷”、“瓦子街”。随着时代变迁,这些地名逐渐被新的地名取代。而逐步淡出了当地居民的记忆,而外迁的人们在追根溯源的传统中,固化了“瓦子街”的渊源,当他们源着族谱溯本时,故乡的人们只能茫然以对。幸好这些有心的客家后裔唤醒了祖地上杭的记忆。

  居住在原县衙附近的耄耋老人回忆,上杭城曾流行一种奇怪的“驱灾辟邪”民俗: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二至十五日,附近小孩成群结队在坪里互掷瓦片以驱除“瘟疫”,常发生小孩被瓦片击中流血,父母不但不予劝止,仅以香灰涂抹伤口,就让孩子们继续参“战”。这种只有上杭才有的习俗,表明了和“瓦子街”的某种联系。现在在老城区一带,人们在建房或挖掘宅基地时,往往会发现三尺以下的地里布满了二尺以上的碎瓦层。看来,“瓦”确实是上杭老城的一个重要符号。

  时过境迁,上杭在新世纪的曙光中迎来了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机遇期。上杭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客家历史和文化的挖掘、传承,通过对古建筑、古文化的保护利用,使得瓦子街以崭新的形式出现在世人面前。走进瓦子街,就是走进客家悠久的历史,走进客家祖地美好的明天。

  《时雨记》碑

  《时雨记》的作者是我国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王阳明(1472-1528)名守仁,字伯安,号阳明,世称阳明先生,浙江余姚县人。他少年时学文习武,在父亲(王华,明成化十七年状元)的教诲下,十分刻苦,学业大进,“骑、射、兵法,日趋精通。”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守仁考取进士,授兵部主事,后擢右佥都御史,续任南赣巡抚。因其“上马治军,下马治民,文官掌兵符,集文武谋略于一身做事智敏,用兵神速”,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封“新建伯”,卒谥“文成”公。

  王阳明是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来到上杭的,是因为要铲除漳寇之乱,奉命驻扎在上杭县城。他来上杭之后,做了二件深得民心之举。第一件是建浮桥。他驻扎在上杭县城之后,看到过往汀江极不方便,于是选择了南门的一个渡口下方(即现在的阳明门附近)建桥,结果很快就在南门建起了漂亮的浮桥,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阳明桥。他做的第二件大事便是为百姓祈雨。这年三月上杭恰逢大旱,这位富有仁爱之心的巡抚在任所察院行台替老百姓祈雨。果然,“雨日夜,民以为未足,逮四月戊午班师,雨,明日又雨,明日又大雨,民乃出田。”(王阳明·《时雨记》)应乡绅之请,他欣然将行台内清风亭改为“时雨堂”,作《时雨记》。当他登上城南之楼,看到百姓出田插秧的欢腾情况,而赋《上杭喜雨》诗三首。当我们吟诵“山田久旱俄逢雨,野老欢腾且纵歌。莫谓可塘终拟险,地形原不胜人和。”这样的诗句时,不难想象,当时他是如何的兴奋与激动。这也难怪,出师上杭,不仅顺利地平定了寇乱,而且为百姓做了好事,可以说是“双喜临门”。王阳明虽然在上杭驻扎才短短的二三个月,但给上杭百姓留下的“仁政”却是长久的。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上杭建文成公祠,祠内置王守仁手书石刻《时雨记》碑以为纪念。“政声人去后”,王阳明不是上杭最有“政声”的官员,但他作为既有“政声”又有重大成就的名人,却是上杭历史上独一无二的。

  太忠庙

  太忠庙,又称大忠庙,是为祭祀唐朝开元年间进士张巡而建的。太忠庙原先建在县城东北处,明嘉靖二年(1523年)时被毁,直至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迁建于现址,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重修。太忠庙有一幅震撼人心的对联。上联为:千载睢阳留碧血;下联为:万家玉烛照丹心,横批是:天地正气。这幅对联既写出了张巡的英雄壮举,又写出世人对他的缅怀之情。

  张巡(708—757)唐代河南南阳邓州人,是“安史之乱”时期著名的英雄。安史之乱时,张巡誓死守卫睢阳(今河南商丘睢阳区),屡次击败叛军,后终因寡不敌众,战死于睢阳。安史之乱后,唐肃宗下诏褒赠其为扬州大都督,诏封为邓国公。因他曾被诏封为御史中丞,故史称“张中丞”。后人为纪念张巡,在各地为他建立祠庙。至今,台湾许多居民仍供奉张巡像,并成立张巡研究会,出版各种研究著作予以宣扬传颂。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太忠庙留下了光辉的一页。1929年9月下旬,当中共闽西特委、上杭县委从庐丰迁入上杭城后,朱德等红四军领导就在太忠庙主持召开了红四军第八次党代会(红四军第一次至第六次党代会分别在湖南、江西召开;第七次党代会在福建龙岩召开;第八次和第九次党代会均在上杭召开)。会议讨论了政治形势、红军行动计划和军队纪律等问题,并选举产生了新的红四军前敌委员会。红四军“八大”为毛泽东回归红四军和在古田召开的红四军“九大”奠定了思想基础,创造了积极有利的条件。会后,红四军在上杭“分兵活动”,上杭县由此组建了总工会,又召开了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了“上杭县苏维埃政府”,开创了“红色政权”的新局面。

  孔庙

  上杭孔庙坐落在汀江河畔的县城东门学坪,故称学宫、儒学,又称文庙,始建于宋嘉定十六年(1223年),迄今已有780多年的历史。整座孔庙端庄雄伟,巍然壮观,布局严谨,气势宏大。庙宇高阁飞檐,殿堂金碧辉煌,其建筑与雕塑技艺极为高超,有“古建堪称‘世孤例’,宫体殿式臻造极”之赞誉。上杭孔庙系福建现存的历史较悠久,保存尚完整的古建孔庙之一。2001年1月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流芳坊

  流芳坊建于明正德九年(1514年),距今近500年的历史。明王朝明武宗皇帝时,为了表彰明诰赠奉议大夫、南京户部郎中吴谷用及其子南京户部贵州清吏司郎中吴湘在科第功名上的建树,由时任地方官员建立,以昭示朝廷的恩荣。牌坊上有(恩荣)字样,就是朝廷(皇帝)“恩赐荣誉”的意思。“流芳”是流传芳名于后世,即“流芳百世”的意思。从牌坊勒石上可看出,此牌坊于明清两代经吴氏后嗣(子孙后代)多次维修。牌坊上有“南京户部贵州清吏司郎中吴湘”和“南京户部郎中父吴谷用”等字样,可见吴谷用与吴湘是父子关系。经查考有关资料,吴谷用父子是胜运里汤湖(今属上杭县稔田镇)人;吴谷用,字时济,封赠南京户部郎中;吴湘,吴谷用之子,字茂泰(又茂参),明洪武年间荐科举人,官至南京户部郎中。

  吴氏后嗣(子孙后代)为官者众多,子孙辈就有14人被授予功名或担任官职。也正是因为人才辈出,所以吴氏后裔也十分重视流芳碑带给他们的荣誉。自明正德九年建造流芳坊后,曾进行过至少五次重修,分别为明万历二十九年由地方官员重修,清康熙、雍正、嘉庆和光绪年间由其裔孙进行过重修。

  流芳坊的保存,说明至明代客家民系已在上杭形成相当影响,是上杭作为客家祖地地位的一个佐证。1984年5月,县人民政府公布流芳坊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10月在紫金南路(瓦子街)改造时进行了重修。

  客家摆大盘

  摆大盘是客家人招待客人的最高礼席。家里来了最尊贵的客人,招待时吃一盘菜,摆一盘菜,第二天派专人将摆盘菜送至客人家,让客人全家分享。

  摆大盘是客家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内涵:(1)体现客家人对客人的最高礼节。您到我家做客,我要让您全家都感受到热情,在过去食物匮乏的时期尤为珍重。摆大盘主要选择干菜类(便于送菜),数量为九盘,是数字中的最大数,表达主人对客人的最高敬意。(2)体现客家人的美好愿望。每一盘菜,都有一个吉祥的名称,如团团圆圆、五福临门、福禄寿喜、天长地久、风调雨顺、金鸡报喜、年年有余等。(3)体现客家人的大气和客家菜的特色。客家人宴请客人都用大碗、大盘、大鱼大肉、大圆桌,体现纯朴、大方、热情。客家菜讲究色、香、味、形,通过摆大盘把客家菜的形展示出来。(4)体现客家人的天地人和理念。开席时,要请最尊贵的客人宣布开席。在宴席过程中要燃放三次喜炮,第一次是客人宣布开席时,第二次是端上大块红烧猪肉时,第三次是结束宴席时。燃放喜炮是表达对天地的敬意,让天地知道,让天地共享,让天地高兴,以实现天地人和、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望。

  ■ 丘氏宗祠

  “丘氏宗祠”坐落在上杭瓦子街解放路,早年为海内外丘氏裔孙纪念客家丘氏开基始祖丘三五郎的宗祠。建于清嘉庆二十年,属典型的清代古建筑,也是最具特色的客家古建筑之一。属土楼围屋式结构兼有客家民居“三堂出水”的建筑风格。该祠占地约5000平方米,坐北朝南,连进四大栋,四周围房,配房为二层建筑计100余间,如今该祠虽经190多年风雨,却仍保存完好。

  同时“丘氏总祠” 也是清朝著名的抗日保台爱国志士丘逢甲创办“上杭县师范传习所”所在地。1905年,清末爱国诗人丘逢甲联络上杭举人丘复等丘氏族人,在丘氏总祠创办“上杭丘祠师范传习所”,开国文、英文、算术、史地、植物等课程。在丘逢甲的倡议下,上杭黄坑崇德、中都忠实、忠恕,东溪立本各小学同时设立。曾是福建省最早的民立师范,是上杭历史上第一所培养师资的学校,为兴办新学培养了骨干力量。

  ■ 丁状元旧居:

  丁状元旧居位于瓦子街解放路,是明代古民居,现今大门口还挂着“丁状元旧居”的牌匾。丁状元名叫丁锦堂,字笏初,号福三,清上杭在城里(今临江镇)人,清同治十年(1871年),他在殿试中荣登辛未科钦点武状元,成为清代福建省第一位武状元。

  公元1875年(光绪元年)授以振威将军衔,任广东南澳厅游击,代理镇守总兵官职务。身为海防重地军事长官,他肩负重任,恪尽职守,任职16年,列强一直不敢侵犯南澳,保卫了东南海疆安全,是客家的英雄。

  ■ 郭氏宗祠:

  “未有上杭城,先有郭坊村”,郭姓为上杭大姓,人数众多,素有“郭半街”说法。郭氏宗祠建于明正德5年(公元1514年)。占地面积三千多平方米,祠址在瓦子街杭中路59号。门首镌有石刻楹联:“开辟郭坊吾祖始,源流杭邑我家先”。

  ■ 中共上杭支部旧址:

  中共上杭支部旧址位于学坪的常初堂择日馆。它建于清代,砖木结构楼房,占地30多平方米。1925年党的四大召开后,为组建中共上杭地方组织,中共广东区委、汕头地委和中共厦门特支先后派遣共产党员到上杭开展革命活动。1926年12月,共产党员温家福、雷三明、罗大准、吴梅林在学坪常初堂择日馆楼上开会,成立中共上杭支部,推举温家福为支部书记,归属中共汕头地委领导。中共上杭支部成立后,积极开展了一系列革命活动,广泛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共产党的政治主张,编印进步刊物《上杭评论》,发展了一批新党员。中共上杭支部的成立,为上杭传播马列主义,促进革命形势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也使上杭成为汀属八县革命运动的中心。1986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资料来源:上杭县人民政府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