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服饰 > 民族服饰研究  > 详细页面

民族服饰中的“叠穿

来源:中国民族报 编辑整理:未沫 2019年05月17日 阅读量:

  叠穿”总是时尚爱好者的拿手戏,将若干件风格迥异、材质不同的服饰进行重组混搭,既打破了服装的季节限制,也丰富了视觉上的层次感,可谓是温度风度都加倍。“叠穿”同样活跃在民族服饰之上,层叠错落的服饰宛若将西南山间的梯田穿着于身,光影之间折射出意想不到的多样性和时髦感。除此之外,在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中,“叠穿”更意味着“衣多”——家庭富裕,“人美”——妇女手巧。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馆藏哈尼族叶车“雀巴”(7层)和“雀帕”(下摆13道“假边”)

  生活在云南红河的哈尼族叶车女性的“雀巴”和“雀帕”就是典型的“叠穿”习俗。“雀巴”由若干件款式相同的衣服钉缝在一起,几件衣服虽是里小外大,但袖长和衣长则为里长外短,为的就是可以层层显露,看清衣服的件数。“雀巴”无钮无扣,下摆呈圆弧状,穿着时,左襟搭于右腋下并用细棉绳系住。叶车女性的“叠穿”尚不止于此,“雀巴”里面还要搭上一件无领无袖的马甲式贴身对襟内褂“雀帕”。与“雀巴”是实打实的“叠穿”不同,“雀帕”仅在下摆处钉缝上十几道假边,以示多衣。时过境迁,现在的红河还出现了将马甲“雀帕”改短套在“雀巴”之外的穿着方式。无论哪一件在内、哪一件在外,“雀帕”“雀巴”叠在一起,从里到外,除了表现出服装件数,蓝色布料深浅交替的排列凸显了叶车服饰的层叠之美,展示了制作者的精湛技艺和生活的富足。

  贵州大方县广西南丹瑶族男性4件“叠穿”的盛装,女性衣身后摆做成假三层的盛装;贵州息烽苗族女性4件贯首衣的组合搭配,汪家山苗族女盛装的多层尾饰,麻江瑶族绕家女盛装下摆和袖口……都展示了少数民族斑斓多彩、各具特色的“叠穿”文化。

  

  贵州大方县显母村苗族女性的“叠穿”裙

  要论“叠穿”的数量之最,则当属贵州大方县显母村的苗族女性了。与苗族惯用银饰的固有印象不同,这里的苗族女性鲜以银为饰,她们用数量极为可观的服饰“叠穿”来彰显富裕。节日里,显母村的苗族女性换上盛装——数条百褶裙系在腰间,塑造出丰腴的臀部造型,内层裙子素净无花,外层裙子则布满条带状蜡染装饰。在这个难得的大型社交场合,未婚女孩通过“叠穿”后的独特造型来展示自己的魅力,衣物的数量和精致程度成为了吸引异性、获得肯定的重要标准和获得美好婚姻的重要条件。到了婚礼时,女性所着裙子的数量更是可达35条。婚后,她们要在裙边加上一圈深色边饰以作标识。

  

  层层花背身上系

  同样的习俗也存在于贵州水城的苗族生活圈中——姑娘们将数件花背一起系在身上,奔赴节日的跳花场。小伙子遇上心仪姑娘,就会抢走她的花背。哪个姑娘失去了更多的花背,就意味着收获了更多的爱慕。

  至此,“叠穿”不再只是一种单纯的搭配方式、一种造型手段,而是一项具有识别、传情等礼仪功能的集体行为。

  资料来源:中国民族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