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服饰 > 民族服饰研究  > 详细页面

文质彬彬的彩绘泥塑文官俑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阿迪力·阿布力孜 文/图 2018年12月11日 阅读量:

唐代彩绘泥塑文官俑。

阿斯塔那墓出土的彩绘泥塑文吏俑。

  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历史展厅展出了一尊造型独特的唐代彩绘泥塑。该俑头戴幞头,身着青色窄长袖圆领长袍,腰系带,盘坐于地;他的面部表情被刻画得十分自然,国字脸,大眼,大耳,高鼻,嘴唇紧闭,略带微笑;腰板挺直,略向前倾,右膝竖起,左腿盘坐,右手臂弯曲,臂肘着于右膝上,似乎要将下巴托在右手上沉思。

  雕塑者采用写实的艺术手法,将唐代文官的面部表情、衣纹褶里都刻画得十分细致,同时注重人物内心世界的塑造,神形兼备。幞头、圆领袍、腰带和皮靴,是唐代文官服装的几大要素,这尊彩绘泥俑再现了唐代男子的风采,说明唐代西州同样实行中原内地的服饰制度。

  唐朝统一西州(吐鲁番)之前,即北朝至唐朝以前,吐鲁番古代居民穿着什么样的服装,这方面考古发现的服装实物不多,而多为服装面料的残片。但古墓泥俑实物资料提供了不少这方面的信息。如1972年吐鲁番阿斯塔那墓出土的一组北凉泥俑,再现了南北朝时期吐鲁番居民的穿着习俗。从这组泥俑可以看出,当时男女一般上穿短衣,下穿长裤,也就是史书上记载的“裤褶装”。这种服装有别于中原地区的深衣,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如古籍中记载:“丈夫从胡法,妇女略同华夏。”北朝时期,吐鲁番男子穿着胡服,而妇女的服饰与中原居民相似。

  公元640年,侯君集攻下高昌,唐朝在此建立西州都护府。此后,情况有所改变,唐代吐鲁番地区实行和内地一样的典章制度,服饰制度也随唐制,特别是文官的服饰最为明显,这尊彩绘泥塑男坐俑就是一个比较鲜明的例证。与此同时,西州官员虽然穿着中原特色的幞头和圆领袍,但比较尊重当地居民的服饰风俗。

  唐代男子服饰,以幞头袍衫为尚,幞头又称袱头,是在汉魏幅巾基础上形成的一种首服。唐代以后,人们又在幞头里面增加了一个固定的饰物,名为“巾子”。巾子的形状各个时期有所不同。除巾子外,幞头的两脚也有许多变化,到了晚唐五代,已由原来的软脚改变成左右各一硬脚。

  新疆博物馆收藏的吐鲁番市阿斯塔那墓出土的一尊文吏俑,也值得关注。该俑为彩绘泥塑,高23.9厘米,头戴幞头,圆脸大耳,粗眉大眼,唇上留有八字胡须,身穿青色圆领长袍,腰系蹀躞带,下穿裤子,脚蹬皮靴。该俑右臂弯曲执于胸前,手握一只毛笔,笔尖朝上;左手置于腰带处,腋下夹着一卷带有汉字的文书类纸,显得文质彬彬,可见他是一位文职官员。该俑穿着的圆领袍和革带皮靴,无疑是典型的唐代男子服装款式,但他穿着的袍服与众不同之处在于,袍服下部加一道横襕,清晰可见。

  一般认为,圆领袍是来源于北方游牧民族的款式,采用窄袖、紧身,再穿上一双皮靴,具有一定的胡服色彩。初唐中书令马周看到这种服装,认为不太符合中原汉族传统服饰,对三代深衣十分怀念,但如果恢复深衣,又觉得不太符合时尚,所以决定对上衣下裳连属的深衣进行改良。为了表示对古人的尊重,马周特地在袍或衫上加一道横襕,以示未忘记上衣下裳的祖制,故又称“襕衫”。随着唐朝中原地区与西域社会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密切,“襕衫”也传入西域地区,特别是当时的吐鲁番汉族居民,虽处胡地,并未忘记祖制,襕衫成为他们的常服。

  从这两尊文官男俑的服装上看,其面料有可能是丝绸。据史书记载,至少在北朝时期,吐鲁番已经能够生产丝绸了,当时的“高昌锦”,也是西域著名的织锦,享誉周边地区。

  

来源:中国民族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