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史志 > 岁月留痕  > 详细页面

巍山马帮运输

来源: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2022年11月23日 阅读量:

  巍山历史上是滇西茶马古道的重镇之一,马帮便是运输的重要工具。据统计,民国12年(1923年),全县有骡马7800匹。1949年,有7784匹,长运马帮204个。

  巍山马帮东到昆明,远至广西百色;东北经永胜到达四川西昌、会理、雅安一带;北至丽江、维西、中甸、德钦;西到保山、腾冲,进缅甸至密支那、腊戌,另一条西路经龙陵、芒市、畹町进缅甸;西南至昌宁及临沧专区各县;南到思茅、普洱一带。

  马帮实行驮运,马背上罩有马鞍。马鞍用木板和木条制成,形似拱桥。鞍两旁捆载物品。旧社会,有马鞍制作的专业户,地址在今群力门外月华街。现今仍有少数制马鞍的民间手工业者。

  历史上,匪患频发,赶马人为安全起见,常常数人相约结伴而行,故慢慢形成马帮。马帮有独家经营的,有合伙经营的。每一个马帮都有一个领帮人,俗称马锅头,为整个行程的总指挥。马帮里配备懂各方面技术的人,如兽医、马夫、修理、钉掌等。马帮中有一匹领头的骡子,脖子上系一硕大的铜铃,第二匹骡脖子上挂一串较小的铜铃,行走起来,铃声可以传至数百米外。头骡、二骡的头上还挂着红绸。马帮行进中有一人一路敲击铓锣,铓锣的作用,一是在山间丛林中引导马帮行进,二是可向其他马帮传递信号。

  马帮运输路途遥远,有驿站马店方便投宿,如果前后无店,就在深山丛林中露宿。为安全起见,马帮也常带自卫武器。露宿时,多选丛林中的平地,将卸下的马驮子按同一方向三四驮一组排列,赶马人在驮子下面铺上毡子,作为地铺。近旁烧一火堆,既可做饭、取暖,夜里又可以警示附近的野兽侵袭。所有马匹则集中一处喂料歇息。

  马帮出发,讲究吉利。一般由马锅头烧出行码子祭拜天地,做简单的起程仪式。行进途中,禁忌说不吉利的话,一些与不吉利的谐音物品也不能说,而要改说其他约定俗成的行语。如吃饭叫“开稍”,闲夜叫“开亮”,抱柴叫“栈格”,碗叫“莲花”,筷子叫“帮手”,勺子叫“密棹”,肉叫“下数”。吃饭时,第一碗饭不泡汤,勺子也不能放在汤盆里,以及还有一些禁忌,这已形成行规。帮中如有谁违背了这些规矩,就处罚他把头骡的大铜铃挂在脖子上绕驻地3圈。在行进中如遇到路上有蛇,不能打死,要绕开而行。

  巍山马帮运输一直沿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支援进军西藏和中甸、小凉山剿匪中马帮都发挥了重大作用。1953年,县政府组织了344个马帮运输小组,8692匹骡马,运送援藏物资6000多吨。

  

  资料来源: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