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语言 > 民族语文概述 > 语言结构  > 详细页面

云南:少数民族古籍若干年后变“天书”?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王长山 2018年01月08日 阅读量:

  精通古籍者越来越少   

  父亲翻阅彝文古籍的场景永远刻在李自强的脑海中,更让他不能忘记的是在自己这一代人手中流失的古籍文本。

  “当时我们并不知道它的价值。”李自强是云南省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平甸乡的普通农民,他的父亲是彝族毕摩,存有上百册彝文古籍。几年前,当毕摩的父亲去世了,家人把全部彝文古籍搬出门外堆放在屋檐下,不久便散失殆尽。

  该乡张朝顺的父亲也是当地有影响的毕摩,存有60余部彝文古籍,数年前毕摩去世时,其家人把古籍作为毕摩的随葬品全部烧毁在坟旁。

  云南省元阳县黄草岭乡杨批抖老人,是当地哈尼族群众中有影响的民间艺人,能诵唱数万行的古歌,该乡马普成老人,亦能诵唱数部长诗,但都因年老体衰在前两年去世了,去世后无人再能唱出两位老人的古歌和长诗了。 

  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办公室(简称古籍办)透露:云南这个全球少有的少数民族古籍资源丰富的地区,目前每年古籍正以上千册的速度流失。

  “大量散落民间的古籍原件不能及时搜集而被毁坏流失,古籍的传承人员不断去世,使古籍未能及时翻译就成为了无人能懂的‘天书’,我们又无资金来抢救。”提起这些,云南古籍办主任普学旺忧心忡忡。

  仅在云南,少数民族古籍就有少数民族文字文献古籍、口碑古籍、用汉文记录并涉及少数民族先民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内容的鲜为人知的文献和碑刻三大类。据不完全统计,云南省少数民族文字文献古籍有10余万册(卷),少数民族口碑古籍约有4万余种。这些少数民族古籍包括了历史、哲学、宗教、医药、科技等各民族先民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的丰富内容,是各民族先民智慧的结晶。 

  民族古籍大多由民族的民间知识分子、祭司、民间艺人等所掌握使用,精通古籍者本身为数不多。随着岁月的流逝,迄今精通古籍者更是越来越少。

  “天书”造成民族古籍间接流失

  在丽江,和树杰坐在束河古镇的茶马古道博物馆中,一笔一划地教几位学生写东巴象形文字。他的爷爷已经离世多年,经过多年的家传,和树杰已经能读能写古老的东巴经了,还学会了作为一个新的东巴的许多本事。 

  东巴是纳西族的东巴教“祭司”,也是“智者”,可谓“能歌善舞,多才多艺”,要懂得并且能进行复杂的祭祀仪式,还要能绘画、书写经书、舞蹈,仅就熟练认识、诵读、书写复杂的东巴象形文字就不简单。 

  “现在,一些人学会几个象形文字后就到市场上赚钱,有一些是乱写的字,我们都不认识。”提起这些,和树杰就很忧虑。来自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鲁甸乡村子里的他,至今“固执”地认为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不能丢,更不能变味。“只能传承,不能人为塑造。”这是他的信念。 

  东巴如“国宝”一样,可岁月无情。近几年,一些大东巴日渐仙逝,有关部门正行动起来进行培养新一代东巴的系列工作。虽然,和树杰只是靠家传“自学成才”,但是传承的历史责任感也让和树杰感觉到一种“义不容辞”,“我自己就要从点滴做起,磨练自己。”

  一批东巴古籍虽已得到抢救,但至今仍散存于民间或散存于全国各地图书馆等有关部门的其他东巴古籍,则因多数东巴现已去世,无人能读懂而变成“天书”了,从而造成少数民族古籍的间接流失。尤其是彝文古籍,类似流失更为突出。由于彝族支系繁多,各支系中流传的彝文古籍相互有差异,甲支系看不懂乙支系的古籍。

  民族古籍文献流失的严重性主要体现民族文字文献古籍原件的流失、精通古籍的人才的流失、无文字民族的口碑古籍自然流失三个方面。关于古籍的传承,专家们认为,要尽快进行建立民族古籍传承人员命名制度,以保护和完善民族古籍传承机制,从而实现民族古籍在民族地区的长期而有效的传承。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