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语言 > 民族语文概述 > 语言结构  > 详细页面

沙马拉毅:让彝文插上现代的翅膀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宋明 2017年11月02日 阅读量:

沙马拉毅与计算机结下不解之缘

  有民族自尊感的人,也一定是位有血有肉的人。

  18年前,一位从事民族语言文字工作的彝族教师,因不满足于某民族计算机的文字系统被外国人研制出来,而生发要将彝文计算机系统研制出来的决心。短短的几年间,他不仅实现了自己的诺言,使古老的彝族文字与现代化信息处理结合起来,取得国内外领先水平,而且使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当今是信息的时代,民族文字进入信息处理,具有重大的意义。自信便是这种创造的原动力。愿我们更多的人都能像沙马拉毅同志那样,为我们民族作出更大的贡献。

“我要让彝文进入电脑”

  西南民族学院沙马拉毅教授,从事民族语言文字的信息处理研究,是受一件事的刺激而引起的。1983年,他到学院图书馆看到一本杂志介绍说,我国某民族文字的计算机编码,资料被某国的人拿去,并将该民族文字的计算机系统研制出来,又销售给中国。沙马拉毅看了这篇文章后,很生气。当时就想,自己是名彝文工作者,有责任把彝文信息处理系统研究出来,也让外国人看看!

  说着容易做着难,要搞信息处理研究,沙马拉毅还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当时高校尚未开设计算机课程。他花了3天时间,骑着自行车跑遍了成都市的大小书店,买了39本关于计算机的书籍。但里面信息处理和具体操作的内容极少。沙马拉毅1个月就把这些书读完,工作之余就鼓捣计算机,琢磨如何将彝文输入到计算机里,为此他天天在桌子上、地上摆放着火柴,琢磨点阵里的彝文图案。小女儿见他摆火柴棍好玩,也跟着摆起来。渐渐地沙马拉毅计算机数据的纸有了几麻袋。这3个月的时间里,他吃不好,睡不好。妻子不解地说:“你不是科班出身,干嘛要费那劲去研究什么计算机信息处理?”可沙马拉毅充耳不闻。有一年寒假,他的妻子和女儿回凉山老家去了,沙马拉毅就买来方便面,把自己关在家里,每日足不出户,废寝忘食,直到有一天当他打开电视机,才发觉已是春节。1985年的一天,沙马拉毅坐在计算机前,当屏幕上显示出一个个美丽的彝文时,他感到喜悦与激动。

“沙马拉毅输入法”

  一次,沙马拉毅在图书馆里看到一个关于中文信息处理的学术讨论会的征文通知。他想,为何不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寄去呢!没多久,他就接到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邀请他参加计算机处理学术会的通知。当时沙马拉毅甭提有多高兴了,他是半路出家,从一个门外汉渐渐摸索着通向计算机信息领域的大门。他想通过这次会议,可以参与到中国计算机信息研究的行列中去。当时沙马拉毅虽在书上见过“驱动器”、“软件”、“硬件”等名词,但具体运作中却没弄明白。于是在这个仅有5天时间的会议上,他不耻下问,请教专家,虽然会期极短,却受益匪浅。

  1987年,国外计算机信息处理还是字母化、拼音化,汉字尚未进入计算机。沙马拉毅在北京“ICCP87国际学术会议”上,对专家说,汉字产生于中国,中国人有信心使古老的汉字进入计算机。他想,计算机识英文,也应识中文。而我国各少数民族的文字也包括其中。为填补这一空白,沙马拉毅开始在彝文信息处理领域里潜心专研。他的论文《计算机汉文、彝文、英文排版研制与设计》被商家中国计算机服务公司瞄上,他们共同合作开发出我国第一台计算机彝文激光照排系统,成为我国第一种少数民族文字激光照排系统,此项成果在国内外反响强烈,在全国“六五”期间科技攻关项目展览会上被国务院评为优秀成果三等奖,在国家电子工业部、国家民委联合主持的该项成果鉴定会上,给予高度评价,将其计算机彝语言信息处理编码输入认定为“沙马拉毅输入法”。《人民日报·海外版》也报道了此事。1992年,沙马拉毅和北大共同研制的北大方正彝文激光照排系统,广泛运用于彝文出版、印刷、教育、科研事业、办公系统等,开创了彝文现代化先河,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凉山日报·彝文版》由活字印刷改为激光照排时,还专门发了一篇文章说,用彝文激光照排,不要忘记沙马拉毅同志。

《彝文编码国际方案》诞生

  沙马拉毅的科研进一步深入,电子工业部又下达了任务,由他主持并完成了《信息交换用彝文编码字符集》、《信息交换用彝文15×16点阵字幕集及数据集》、《信息交换用彝文24×24点阵字幕集及数据集》等多项国家标准,被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实施,由国家标准出版社出版。国家将其研制的《彝文编码国际标准方案》,以中国提案的名义提交国际信息标准组织,并要求作为国际彝文信息编码标准。由于他在计算机信息处理领域里取得显著成绩,他应邀访问了澳大利亚,并作为中国专家代表团成员参加了美国、英国、土耳其、希腊、丹麦等8个国家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他宣读的论文得到各国专家的好评。

  沙马拉毅今年50岁,正值壮年,精力充沛,听他说话,看他做事,感觉他仿佛有使不完的劲。今年,他又有54万字的新著《彝文计算机信息处理专著》,这是我国第一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处理专著,它开发了彝、藏、傣文的网络系统视窗,并获得计算机彝文输入法专利。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