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经济 > 扶贫开发  > 详细页面

以技扶贫 以智兴农

——记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服务团队

来源:中国民族报 2022年05月12日 阅读量:

团队部分成员在湖北恩施州鹤峰县参与数字乡村建设。 中南民族大学供图

  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服务团队成员有近200人,由湖北省科技特派员、该校计算机科学学院副院长帖军担任领队。自团队成立以来,成员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技部基础性工作专项等项目32项,获授权发明专利47项、软件著作权39项。团队充分发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信息、农业管理等学科和人才优势,以“互联网+现代农业”产学研成果转化,助力民族地区数字乡村建设。团队成员入选国家民委教学名师、领军人才及中青年英才4人,湖北省科技特派员3人,湖北省“三区”科技人才3人。

  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服务团成立以来,深入农村进行科技攻关,有效带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民族地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作出了积极贡献。

  六年如一 齐心深耕武陵

  以往春茶收购旺季,湖北鹤峰县的茶商往往一早开始忙碌,通常在晚上8点才能结束散鲜叶收购。之后的每日台账清理,还要花费四五个小时。

  2016年初,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服务团队来到鹤峰县,针对茶商的痛点,研发出“有机硒茶质量管理与追溯智能系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当年8月,项目顺利通过湖北省科技厅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认定该项目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茶叶鲜叶收购,传统过程需要四五分钟,使用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服务团队研发的系统,通过3次扫码,茶农即可凭打印小票领款,整个过程30秒内即可完成。

  智能追溯系统真正实现了一码溯源,其效率为茶商提供了极大便利。

  除了提供技术支持,团队还致力于为民族地区干部群众开展专业技能培训、专题讲座。例如,根据当地农业农村发展实际,开设“互联网+”“大数据”“智慧农业”等课程,内容包括新农村建设与特色产业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经济发展等,切实提升参培人员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多年来,团队积极利用高新技术,助力地方政府基础数据服务与农业数字化建设。2017年至2020年,团队分别为湖北省长阳、咸丰、五峰等11个县市建立农业大数据平台,汇集包括地理信息定位、物联网数据监控、气象数据、土壤水分数据、病虫害数据、作物长势分析、产品销售数据及流向等农业生产经营各环节的数据,为地方政务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2019年,团队和湖北鑫兴禾科技有限公司一起研发的智慧大棚系统,可实时监控农作物生长情况。与普通大棚相比,智慧大棚的数据更精准:可实时监测农作物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控制电动卷帘、通风窗开闭;通过无线通讯与大棚管理中心计算机联网,实时监管和控制。“温度过高,遮光帘就会自动卷起;棚内通风不畅时,通风设备就会自动开启。智慧大棚可1人值守,大大节约了人工成本,经济效益可提高10%左右。”帖军说。

  对照国际标准,结合地方实际,团队研究适合地方发展的智慧农业发展规划、数字乡村建设方案。通过研究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地区智慧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提出思路、对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互联网+农业”创新模式,有效带动了农民增收、企业增效。

  苦乐同心 用真情浇灌乡土

  团队的主要服务对象在武陵山片区,即湖北、湖南、重庆、贵州四省市相交地带的71个县(市、区)。前些年,这些地区大多交通不便。一些乡村甚至连汽车也无法通行。下乡时,常常需要老师、学生拉着沉重的仪器, 翻山越岭进村入户。

  “之前为了一个项目,我们早上出发,到达当地已是傍晚。”帖军回忆说,严寒使环山公路结了厚厚的冰,有的地方车轮直打滑,考虑到人身安全,大家只好步行。

  长阳县茅坪椪柑,是当地特色产业。然而,由于信息闭塞、交通不畅、品牌知名度低等问题,外界一度不知晓,销量不高。

  经过半年的攻坚,团队研发出长阳县农业主体数字化智能平台、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农产品智能收购客户端等产品。茅坪椪柑插上“互联网+”的翅膀,知名度不断提高,成为当地农民的支柱产业。目前,这些软硬件产品已在长阳县稳定运营多年。

  眼见团队的成果效益显著,中南民族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研究生黄坤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今后我将以自己的能力服务于农业建设,为乡村振兴贡献绵薄之力。”

  团队在为各地送去科技服务的同时,农户也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团队的感谢。

  在恩施调研的时候,有一次,临近傍晚,团队因为教学任务急需赶回学校。“从那里到县城1.5个小时,从县城到恩施3个小时,我们只好在路边等顺风车。当时有村民得知我们是来做信息化建设,便直接把我们送到了县城,又联系好车子载我们去恩施高铁站。”帖军说,农户的热心与质朴深深感染着大家,激励着团队继续奔走在建设“智慧农业”的道路上。

  教学相长 培育创新人才

  把科研平台变为人才培养的平台,需要坚持科教融合的理念。在帖军看来,仅仅局限于课堂,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如果仅停留在书本层面,当学生真正面对现实中的综合性难题时,应用能力就会打折扣”。因此,他将下乡调研、项目研发当作“集训”,用一个个实际项目组成“大型复杂作业”,考验每一位学生,“逼迫”着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得到进步。

  “教学相长,这对老师和学生来说,是一个双向提升的过程。”帖军说,更重要的是,有过下乡调研经历的学生,在思想观念上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以往,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学生往往有着成为游戏设计师的梦想。然而,当他们真正来到了广袤的农村天地,看见农民的勤劳与淳朴,学生的心灵一定会有所触动,甚至会影响他们的择业观念。

  “高校作为传播知识、文化的场所,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职能,又自带科技和人才优势,理应主动承担起助力乡村振兴的时代大任。”帖军说,未来,团队将继续奋斗在乡村振兴一线,协助民族地区建设数字乡村,用科技创新助力智慧农业的发展。

  

  资料来源:中国民族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