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字 > 民族地区 > 发展谋略  > 详细页面

宁夏实现“双碳”目标、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路径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卜晓燕 杨美玲 成文浩 史舸 2022年10月31日 阅读量:

银川是宁夏沿黄城市群中心城市,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图为阅海湖秀色。新华社发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赋予宁夏的时代新使命。宁夏位于黄河上游,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在我国生态安全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要坚决响应党中央号召、落实党中央部署,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宁夏碳排放现状及特征

  碳排放总量整体呈现缓慢上升趋势。宁夏二氧化碳排放主要由包含煤炭、焦炭与原油等八类能源在内的一次能源消耗产生。宁夏碳排放总量从1997年有记录以来呈上升趋势。从有数据记载的1997年14.4百万吨增加到2020年224.23百万吨,其中碳排放主要是生煤在发电供暖中产生的,其次是在煤炭开采与选矿中产生的。宁夏碳排放主要来源于工业,尤其是化工、钢铁、有色和建材行业,在节能情景下,预计宁夏碳排放总量在2029年达到峰值。1997年以来,宁夏碳排放总量变化可以划分为持续平稳增长、呈现下降趋势、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三个阶段。从不同阶段碳排放总量变动分析可以看出,碳排放量与国家的重视程度、政策措施出台等密切相关,同时也受宏观经济走势和发展需求的影响。

  碳排放量空间呈现非均衡分布。从地域看,虽然各市、县(区)的经济发展、资源禀赋和增长潜力各不相同,但宁夏的产业结构、经济结构、能源结构仍然以倚煤倚能为主。1997年以来,银川都市圈的碳排放增速最快,南部山区各县增长最慢。这表明,近些年宁夏的发展主要集中在沿黄城市带。近年来,宁夏着力实施了调整能源利用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等一系列举措。2017年以后,宁夏碳排放量增速明显下降,而银川市碳排放量与固原、中卫、石嘴山相比差异较大,仍处于高位阶段。

  煤炭发电供暖的碳排放占比高。1997年至2019年的调查数据显示,宁夏碳排放主要来源于工业,工业碳排放份额稳定在较高水平,且出现明显扩张,主要集中于煤炭发电供暖产业、煤制油产业。整体能源消费结构单一,煤炭资源占主体,以煤炭发电为主的能源结构仍然偏重。

  碳排放强度时空变化大。从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关系来看,2006年至2020年,宁夏碳排放强度呈现降低趋势,表明宁夏单位GDP煤炭消耗、电力消耗均呈现下降趋势。其中,银川市、吴忠市的碳排放强度呈现下降趋势;中卫市、石嘴山市、固原市呈现缓慢增长趋势。固原市、中卫市、吴忠市碳排放强度始终高于全区平均水平,银川市始终低于全区平均水平,这表明,近些年来宁夏的技术水平和低碳能源占比程度得到提高。银川市通过调整能源利用结构、优化产业结构等措施,能源利用效率有所提高,固原市、中卫市、吴忠市的能源利用结构、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能源利用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宁夏实现“双碳”目标的几个着力点

  实现“双碳”目标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是系统的而不是独立的,是艰巨的而不是轻松的,对宁夏而言更是形势所逼、发展所迫、责任所在,挑战前所未有,困难前所未有,任务前所未有。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决策部署上来,把实现“双碳”目标摆在重要位置,全力抓好各项任务落实,为宁夏未来发展谋求更大空间。

  优化产业结构,强化低碳技术支撑,实现生产过程“去碳化”。一是优化产业布局,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发挥优势,继续增加对金融业、旅游业、科研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产业优化去碳。二是大力发展草原和林下种植、沙漠和黄河生态旅游等低碳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度挖掘产业产品价值,提升产业结构质量,为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三是加大对优势科研团队和机构的支持力度,推进绿色减排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四是建设低碳试点,引领低碳转型。因地制宜发展可再生能源,打造“低碳社区”“低碳园区”等低碳样板,打造“零碳小镇”“零碳社区”等零碳样板,建设石嘴山和宁东能源化工基地低碳示范区。五是进一步提升公众低碳意识,建立区域低排放标准,提高管理精细化水平,以全民行动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促进能源转型,推动能源供给侧革命,实现能源供给“低碳化”。一是完善能源资源配置和资源治理结构等,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二是转变能源消费结构,降低煤炭等能源消耗比重,进一步增加可再生能源的供应,并加大新能源在各个领域的使用力度,尽快突破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的障碍,并广泛普及。三是推进水泥、煤化工、建筑、交通等能源密集型部门的低碳技术应用。强化重点碳排放区域、行业、企业管控,强化企业碳排放报告管理,推进企业能源和碳排放管理体系建设,推广低碳新工艺、新技术,推动工业领域煤炭高效利用和电能替代,协同推进温室气体减排,探索企业能源降碳的激励机制,鼓励高碳排放企业开展碳达峰研究。

  深挖低碳和清洁能源潜力,实现清洁电力替代能源消费“零碳化”。宁夏拥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多种新能源储量密集,等级优良,开发潜力巨大。清洁能源具有显著的资源组合优势和优越的综合开发条件,为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能源基础。要积极建设可再生能源项目,深挖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发展潜力,推进以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替代碳排放强度控制制度。进一步完善清洁电力消纳长效机制,推动多能互补,加快储能技术以及设施部署,形成更大范围、更大规模的清洁电力智能调度新格局。加速淘汰落后燃煤机组,结合保障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需求以及电力安全稳定供应要求,适度发展灵活调节的超临界以及煤气化联合循环等先进燃煤发电技术。加快先进节能减排技术推广,继续大力挖掘节能增效潜力。

  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减碳化”。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推进资源总量管理、科学配置、全面节约、循环利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一是推进资源节约利用,严格能耗物耗准入门槛,实施重点耗能行业节能改造行动。二是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加强重点行业废水废气废渣和余热余压循环再利用,推进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加快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三是推进资源高效利用,强化政策引导,推动水资源、能源、建设用地指标向资源利用效率高、效益好的行业项目倾斜配置。推动煤化工等传统产业延长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降低能耗和碳排放。以建设新能源综合示范区为抓手,大力发展光伏、风电,推进氢能“制运储用”全链条发展。四是推动新能源与现代煤化工、新材料等产业融合发展、耦合协同。对标行业能效先进水平,推动存量高耗能行业实施节能改造,挖掘节能潜力,为新上优质项目腾出用能空间。将能耗指标向强度低、效率高、效益好的地区、行业、项目倾斜配置。

  强化自然生态保护修复,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实现增汇和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清洁化”。要优化生态系统布局、物种配置、生态系统管理,加强生态建设和管理,增强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实现碳汇最大化。一是加强贺兰山、六盘山、罗山、白芨滩、沙湖、哈巴湖等国家自然保护区建设,让森林、草原、河流、湖泊休养生息,有效发挥自然生态系统固碳作用,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二是加强自然保护区碳汇计量测算,制定评估行业规程,推进生态服务功能的市场化补偿,适时将碳汇考核指标纳入地方政府考核体系,增强各级政府对自然保护区碳汇功能的重视程度,发挥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碳中和功能的协同效应。三是加强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保护修复,加强林地、草地、湿地等修复和保护等重点工程建设,全面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四是健全碳排放交易权制度,畅通森林、草原、湿地等生态修复与保护工程参与碳汇交易的途径。

  (作者单位:宁夏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作者:卜晓燕 杨美玲 成文浩 史舸

  资料来源:中国民族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