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华民族 > 赫哲族 > 节日庆典  > 详细页面

赫哲渔猎季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曹保明 2018年01月10日 阅读量:

隆重的祭江仪式。

来自俄罗斯的那乃歌者献唱。

  秋风,挟带着大地早晚生出的寒气,日夜吹刮着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汇合处——我国东北的抚远。而这时候,居住在这里的赫哲族开始了他们渔猎的黄金时期。赫哲族的渔民们起早贪黑地守在江边,等着捕头一拨上来的大马哈鱼,称为“抓季”。   

  所谓“抓季”,就是抓住季节,掌握好捕鱼的节点。大马哈鱼是从遥远的大海(鄂霍次克海)回游到乌苏里江、黑龙江来产卵的鱼类。每当立秋过后,它们经过一千多海里的奔游,回到乌苏里江和黑龙江流域。大马哈鱼分三期到达,每期大约在十天至半月左右;头一期(也称为“头一拨”)鱼肉肥硕;第二拨就有些瘦了,皮略显粗厚,但里肉依然鲜嫩;第三拨鱼到来时,已接近冬季了,它们已瘦得皮包骨,不适合食用,被渔民们用来喂马或直接晒干做鱼皮服饰等鱼皮制品。

  赫哲族,是一个古老的渔猎民族,古称那乃、黑斤,也被称为“鱼皮部落”,主要居住在我国黑龙江省同江、抚远一带。这儿素有“华夏东极”之称,是最早将太阳迎进祖国的地方。抚远辖5乡4镇,总人口12.6万,盛产鲟鱼、鳇鱼、大马哈鱼等,是“中国鲟鳇鱼之乡”和“中国大马哈鱼之乡”。

  自古以来,当地的赫哲族人就掌握了捕鱼的季节和节点。为此,渔民们学会了观察乌苏里江和黑龙江沿岸草丛中蛾子的颜色,以此来判断捕鱼时辰。当草丛中蛾子翅膀呈蓝色的时候,头一拨大马哈鱼就到了;呈灰色的时候,第二拨就到了;呈灰白色的时候,第三拨就到了。这种绝妙的观察办法是赫哲人历经千百年的渔猎生活而积累的经验。赫哲人说:“人要懒,没人管,三批棒子打你脸!”是指捕鱼下手晚了,只能捕来第三批大马哈鱼,那鱼已经瘦得如干柴棒子,只能用来打人了。

  赫哲族渔民捕鱼时首先要举行隆重的祭江仪式。今年的捕鱼开江仪式和大马哈渔猎文化节同时举行,由当地赫哲族大萨满尤军带领众人在乌苏镇的抓吉山下的江边举行。抓吉是赫哲语“湿地上一片高岗”的意思。赫哲族的渔民们认为,捕鱼是向大江索取,因此,捕鱼前必须要祭江神,以保佑渔民出江出海平平安安,满载而归。

  祭祀开始,渔民们先在江岸边摆上神案,在神案上摆上猪头、糕点、瓜果等祭物。然后,渔民们吹响了鹿箫号,此时,梆子和鼓也一起击响了。在一片隆重的鼓号声中,渔民们点燃了出船下水的鞭炮,开始请江神。大萨满深情地唱道:“五花山上飘白云,乌苏里江畔赫哲人,三通锣鼓惊天地,盛世时节祭江神……”

  在这虔诚的歌声中,众男女萨满纷纷出场,上香,跳祭祀舞,念请水神咒语“伊力嘎革仑故仑哦布杜里厄……”(意为“求神灵保佑,抚远的人欢迎朋友……”)。这时,大萨满开始取圣水(江水),求天赐福,并带领众人跳起了“鱼舞”。鱼是抚远赫哲人的图腾,人们钦佩大马哈鱼回游的精神和举动,它们从遥远的大海游来,历经种种艰险,最终游到了黑龙江、乌苏里江,甚至到达松花江水域,这是一种自然神力的回归。

  大萨满去江边取回圣水后,就开始围着托罗杆子跳三圈儿,随后把圣水弹向来参加仪式的渔民们身上,预示着人人可以分享这古老的仪式祝福。这时,敬神祀歌《色翁尼麻木》也响起来了,那是大萨满的祝福歌,他唱道:“保天下太平,百姓安康,连年有余(鱼),风调雨顺,幸福万年长。”瑟瑟的秋风中飘荡着浓浓的赫哲族渔猎文化的久远气息,所有人都被神奇而古老的文化氛围包围着……

  在抚远的抓吉渔村,渔民家门前的木杆上都晾晒着大马哈鱼。那粉红色的鲜嫩鱼肉,散发着浓浓的海鱼味道。鱼肉的粉红色泽,与空中飞翔的蛾子翅膀的晶莹光泽,就像点点光芒,在抚远的晴空下闪烁。大马哈鱼如一首古老的民歌,正悄然地唱响在茫茫的土地上,又如滔滔江水,流淌在人们的心间。这时候,大马哈鱼已不单单是一条条回游至乌苏里江和黑龙江水域的鱼,而是一个个令人无比难忘的久远记忆。

  这个季节,其实是赫哲族人情思奔放的季节,是这个古老民族充满了回忆与思念的季节。对于这个民族来说,鱼不单单是一种鲜味,而是一个久远难忘的故事。回游的鱼,牵扯着一种让族人无比难忘的情怀。

  每当这个季节到来,远在300多公里外、今天已属于俄罗斯阿穆尔州哈巴罗夫斯克的“纳尼区”的那乃人的心也在悸动着。他们早早开始准备来中国的抚远参加赫哲人举办的渔猎文化节,准备好要穿的民族盛装,调试好要弹拉的乐器,选好要唱的歌曲。

  “那乃”,俄罗斯人称“纳尼”,由于历史的原因,这部分赫哲人今天生活在哈巴罗夫斯克,那儿专门有一个“纳尼区”。当地的赫哲人专门成立了一个“纳尼剧团”。今年,他们特意从俄罗斯赶来,参加首届大马哈渔猎文化节,他们带来具有浓郁赫哲族文化情怀的节目,如合唱《那乃故乡》《我们返回自己的岸边》等。而且,团长别里特告诉我们,他的这个姓氏在今天的“纳尼区”是个大姓,这也是从前赫哲人的大姓,相当于今天中国赫哲族的“尤”姓、“吴”姓等。为了到抚远参加此次活动,他特意亲手制作了一把小提琴和一个口弦琴,还精心制作了古那乃人的服饰——深绿色的半长大袍子、戴帽耳的那乃帽、极具古赫哲人特色的鞋子。他们站在风中,帽耳不断上下翻动的情景,似乎让人看到了远古时期的江风吹打着他们的样子。这是一个经受了苦难的有情意的民族啊! 

  当那乃人的一首《那乃故乡》唱响时,我们发现,他们是用古赫哲语在演唱,伴奏的正是别里特制作的小提琴(杜契埃庚),这种乐器是古老的赫哲族民间乐器,它如一个盆子坐在那里,半口朝上,这种乐器曾经在黑龙江沿岸有着久远的历史,分布区非常广泛。令人遗憾的是,如今,这种乐器在我国已经不为人们所使用,成了博物馆里的珍藏品。这次,别里特亲自制作,并带来表演,着实令人大开眼界。这时,那乃人的歌声响起了……

  来到阿穆尔上游地带

  松花江河口反射出光亮

  来到阿穆尔下游地带

  阿姆贡河河口打开

  这是我出生成长的地方

  这是我最爱的地方

  阿穆尔河的中游

  是所有那乃人的故乡

  无论这首歌有多么强烈的俄罗斯文化气息,可是在歌调的深处,人们依然能够听出那久远岁月的痕迹。一股绵延悠长的民族感情,随着歌声,如同溪水历经千山万水缓缓流出。

  风把那乃歌者的歌声传向远方,灿烂的阳光照耀着抚远……正如不久前在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中获奖的《乌苏里传歌》一样,那已不是“船”歌,而是“传”歌了。那是一种古老的民族之恋,正在“传”向远方,传向大海,因为赫哲族人本就是大海的子孙,在这个季节,人们在欢庆着鱼的归来,也在欢庆着古老文化的回归。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