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华民族 > 鄂伦春族 > 概述  > 详细页面

鄂伦春族生产习俗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作者:吴雅芝 2017年12月20日 阅读量:

  鄂伦春人过去在家庭公社“乌力邻”里,同生产共消费,在当时生产力十分低下的情况下,凭着扎枪和弓箭,单个人很难获得能够满足衣食需要的猎物,必须要有“乌力邻”全体成员的通力合作,才能战胜凶猛和庞大的野兽,所以,在“塔坦达”领导下的集体狩猎是当时最主要的劳动形式。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个体小家庭的大量流动,不仅社会组织“乌力邻”由原来血缘性的家庭公社演变为地缘性的地域公社,劳动组织也随之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集体狩猎已不再是“乌力邻”倾巢出动,而是由几个小家庭的成员自愿结合成“安嘎”来进行。同时还出现了集体和个人等多种劳动形式。狩猎也不再单纯是为了满足衣食的需要,剩余猎物可以拿去交换,猎产品已趋于商品化。故此时一些珍贵的细毛皮张和药用价值较高的兽类,成了鄂伦春人主要的狩猎目标。这样就形成了一年中的四个狩猎旺季,即:农历正月至2月是“鹿胎期”;4月至6月是“鹿茸期”;9月至落雪为“叫鹿尾期”;落雪后至来年开春是“打皮子期”。大概是源于原始的围猎,鄂伦春人把狩猎叫“打围”,而这四个狩猎旺季就叫“红围期”。“红围期”除“叫鹿尾期”外,都组织“安嘎”集体出猎。“安嘎”是一种临时性的狩猎组织,狩猎旺季将临时,由一人发起,串联几位亲朋好友或志趣相投的人组成一个“安嘎”,待猎期结束,“安嘎”自行解散,下次出猎时再重新组合,因此其成员并不是固定的(图为熟化狍皮,吴雅芝摄影)。

  “叫鹿尾期”是鹿发情交配的时期,鹿鞭鹿尾质量最好,因此主要打鹿。另外,这个季节狍子等野兽膘肥肉嫩,是晾晒制作冬储肉干的最好时节,所以一般不组织“安嘎”,而是两三个小家庭一起游动,找一个猎物多的地方安营扎寨,男的打猎,妇女晾晒肉干。周围的猎物打得差不多了,再转到另一个地方去。不过,像这种游猎,虽说是几个家庭一起游动,但在猎场上基本是个人打个人的,自家晾晒自家的肉干。

猎获 张林刚摄影

  个人单独狩猎基本都是在集体狩猎的空隙进行,主要是为解决临时食肉问题,在驻地附近,早出晚归,一般不在外宿营。有一些猎手,因为家中有老幼病残需要照顾,脱离不开或者马匹不好跟不上集体行动,不得不长期在驻地附近单独狩猎,这些人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常能得到别人热心的帮助。还有一些人认为自己的狩猎工具好、技术高,随集体出猎,打到的猎物都被别人平均分配去了,太吃亏。因此同自己的妻子、儿子一起出猎;有的人宁愿常年孤独寂寞地自己打猎,也不肯跟随集体或他人一起出猎。这种现象及其个别,对这种人大家都比较反感,认为他们过于自私,没有互帮互助的精神。因此这种人常常遭到冷遇。20世纪50年代以后,狩猎工具得到进一步改善,有的猎人骑着摩托车甚至开着汽车打猎,更主要的是狩猎不过是鄂伦春族多种产业中的一项副业,打猎的人越来越少,集体狩猎的形式已经不复存在了。1996年,鄂伦春自治旗政府提出了在全旗范围内实施禁猎的举措,这意味着鄂伦春族必将彻底放弃传统的狩猎经济。

参考资料:韩有峰著《鄂伦春族风俗志》,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出版,1991年版。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