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华民族 > 德昂族 > 饮食起居  > 详细页面

德昂族房子的传说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编辑整理:吴悠 2017年12月26日 阅读量:

  德昂族,是中缅交界地区的山地少数民族。德昂族的家庭民居多为干栏式竹木结构、歇山式草顶的干栏建筑,主要有正方形、长方形、半圆形、弧形等多种风格。这种竹楼多用木料做柱子、横梁等主体框架。其它部分,如椽子、楼板、晒台、围壁、门、楼梯等均用竹子为原料,其次竹楼、竹壁、竹椽、草顶,屋脊上都装有草制饰物。

  比较典型而普遍的是以德宏地区一户一院式的正方形冠盖式竹楼。构架为穿斗式木梁柱,楼面、隔间均用竹片或木板铺设。这种竹楼分主楼和附房两部分。上下两层,有主副两座楼梯。主楼呈正方形,楼上住人,分为卧室和客厅,供全家人起居、会客和存放粮食、杂物之用;楼下圈养牲畜。附房多建在主楼的一侧,用作堆放柴草及安置舂米的脚碓。

  镇康地区若干小家庭同住一幢房子,房内中间有宽敞的走道,两旁为各小家庭住室,间壁而居,各有火塘,所以竹楼较大,有的占地近四百平方米。这种干栏式长方形大屋居住形式源于过去德昂族地区仍保留父系大家族社会组织,也就是说有血缘关系的后代都共同居住在一所大房子内,房屋的大小要依据家庭成员多少而定。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大家庭生活方式的改变而瓦解消失,但在解放初期还能看到它们的遗址或缩小了的原型。

  德昂族的住房依山而立,绝大多数坐西向东,只要太阳一出来,就可以照进正房。房子一般都是竹木结构,木头架子,竹子围棚,房顶盖茅章。式样十分别致,很象古代知识分子头戴的儒巾。这种别致的房子式样,据说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诸葛亮开发西南,各族人民和睦相处,过上了安宁、和平的日子,有个头人起黑心,想害死诸葛亮,他在雷弄寨边放起大火,烧得浓烟滚滚,黑雾蒙蒙。诸葛亮带领的队伍迷失了方向,他被绊马藤绊住,跌下深谷,七天七夜不沾水米。第八天早上,崩龙族姑娘阿婼到箐底背水,看到饿得要死的诸葛亮,觉得怪可怜,背上水后,把他搀扶回家。阿婼的父母看见姑娘扶回一个汉人,十分害怕,当辨认出是诸葛亮后,更加惊惶。正在这时,寨外响起了老吭(狗腿子)的铓锣声:“各家各户注意,诸葛亮的兵已被我们全部打死,只有他一人跑了。谁见了都要报告,谁要窝藏就要抓去剥皮抽筋剜眼睛。”第二天一早,老吭就要挨家挨户搜查。鸡叫第二遍的时候,勇敢伶俐的阿婼红着脸对父母说:“”实在想不出办法,只有我背着他到岩洞里去躲几天。为了救诸葛亮的命,老规矩也只好先不管……” 就这样,诸葛亮被藏进山洞。

  太阳刚刚露脸,阿婼就背着竹简送水来;太阳还没有当顶,阿婼就送饭来;太阳还没有落山,阿婼就把火塘烧起来……。诸葛亮醒过来知道事情的真相,他的眼睛红了,流下了感激的泪水。她给他送水送饭,他给她讲天讲地;她给他补衣添暖,他给她教织教耕。整整过了一年,年轻的诸葛亮和年轻的阿婼在熬煎中产生了爱情,两颗心慢慢连在一起了。正在这时,诸葛亮的大兵赶到,向他报告一个惊人的消息,别国又派兵侵略,他必须火速赶回。

  诸葛亮想把阿婼带走,又违反德昂族的规矩,只好与阿婼全家告别。临走时,诸葛亮脱下头上的帽子,双手递给阿婼说:“这顶帽子系着我的生命,我们恩爱难忘,请把它随时放在身边,见帽子就像见到人,等打完了仗我们凭帽子团圆。”阿婼眼泪汪汪地接过帽子,轻轻地说了一句:“但愿你快去快回来!”诸葛亮恋恋不舍地回答:“我打完仗再来接你。”

  诸葛亮走了,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三年过去,听说诸葛亮还在打仗;九年过去了,听说诸葛亮还忙着打仗;十八年过去了,听到了噩耗,诸葛亮操劳过度,仗还没有打完就死了,临死前还念叨着阿婼和帽子。

  不幸的消息,撕碎了阿婼的心,她向看东方,望着诸葛亮的去路,端着十八年没有离身的诸葛亮的帽子,两眼发黑,两手发直,两腿发颤,不喝水,不吃饭,谁也劝不转。一天,两天,三天,站到三十三天的中午,突然雷电交加,雷鸣电闪中,诸葛亮把心爱的阿婼接到天上。雨过天晴,阿蜡不见了,她站着的地方,长出了与诸葛亮的帽子一模一样的房子。老人门说,德昂族的房子是诸葛亮的帽子变成的。

参考资料:《中华民俗源流集成5 服饰 居住卷》,德昂族房子的传说,潘丽莉采录。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