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华民族 > 鄂温克族 > 文化艺术  > 详细页面

鄂温克族鹿哨:人类狩猎文化中的别致风景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覃诗翠 2018年01月11日 阅读量:

长度:71厘米 材质:红松木 历史:1946年制作

  鹿哨,又称鹿笛、呼鹿,是生活在东北亚地区的狩猎民族,特别是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诸族,曾经广泛使用的拟声狩猎工具。猎人使用鹿哨模拟野兽的叫声,吸引野兽的同类接近,进入猎人的射程之内,极大地提高了狩猎的收获水平。后来,鹿哨逐渐发展出乐器功能,用作吹奏乐器。

  历史上,契丹、女真各部及近代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赫哲等民族都曾使用鹿哨。它是采集狩猎时代的重要实物遗存,具有特殊的文化意义。

  鹿哨由有经验的猎人制作,制作技艺靠一代代口耳相传。鹿哨形制丰富,有牛角形、喇叭形等多种,造型富有变化;制作材料普通,有桦树皮、桦木、松木等,易于获取;制作工艺简单,没有繁冗装饰。

  民族文化宫馆藏鄂温克族鹿哨,是鄂温克族老猎人西班于1946年制作的。1986年,民族文化宫文物专家在内蒙古自治区喀尔古纳左旗敖鲁古雅乡征集到本件藏品。

  这只红松木质地的鹿哨呈牛角形,中间镂空,以细鳞鱼皮熬胶粘合,头部细,尾部粗,呈喇叭状;在头、尾、中间箍三道箍,在接近头尾的两端缠细皮绳为环,环上系宽皮带,便于出猎时背挎于肩或平时悬挂。它在现存同类器物中制作时间较早,源流、传承清晰。在它质朴的外表下,集中体现了北方狩猎民族的生活经验、创造智慧以及审美观念。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