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华民族 > 普米族 > 饮食起居  > 详细页面

普米族服饰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编辑整理:杨志孝 2017年11月21日 阅读量:

  根据普米族古老的习俗,普米族儿童在十三岁以前不分性别,全穿一件右襟麻布长衫,女孩发饰前留一辫,上拴红绿料珠;男孩则在头部的前边和左右各留一辫,不佩珠。十三岁成丁礼以后才改穿衣裤、衣裙式短装,转为成年人装束。

  普米族妇女的上衣为黑色、兰色、白色的开襟短衣,和男子基本一样,但袖口有花边,领口用花线绣上吉祥的图案。下身着百褶筒裙,裙脚边加一圈红线,裙裆口加一圈白色厚布,裙脚宽大,缝成褶皱形状,一般需布匹二丈多。腰间系一根彩带,彩带多用山麻或羊毛捻线织成。日常生产生活中,普米族妇女喜欢穿羊皮褂,皮褂有两种,一种是有袖子的开衫皮褂,一种是不作任何加工缝制的披肩皮褂,一般多用披肩皮褂。青年妇女均穿短上衣,古代是用麻制的,现代大多用棉布;过去多喜欢白色,现在喜用白黑红等多种颜色;右面开襟,下襟较短,窄袖高领。春天她们穿用条绒缝制、领和衣边镶嵌金银边的夹衣,称金边衣服。

  成年妇女都披皮披肩,通常是用山羊皮、绵羊皮、牦牛皮制成的,以山羊皮的为贵,披肩大多选用洁白的毛皮制成,美观大方。在披肩上结两根带子,系在胸前,白天可防寒,坐时当垫坐,睡时当褥子。兰坪、维西一带的妇女,则常常佩带色彩鲜艳的披肩,腰系叠缀花边的围腰布。普米族女子头饰分两种,未婚女子留长辫,用牦牛尾毛或丝线合拌搓辫成长发一根,先挽在头上,再将一串丝辫挽在黑发之上,并放一根红线,表示未婚。这种头饰简明美观,普米女子出外赶集,或走亲访友,均系此种头饰。另一种头饰则用一丈二尺长的黑布为料,做成头帽一圈圈缠上头上,为一般已婚或老年妇女的头饰。普米族妇女以佩戴耳环、头饰、手镯、胸链、彩带等饰物为美。这些装饰物大多用银子做成,富贵人家则用玛瑙、玉石装饰自己的妻子。有些地区的妇女要在头上插上獐牙,或一些银质小佛像等吉祥物,以求平安。

  男子上衣为对襟金边短衣,以黑白两色为佳,扣双钮在肘下。下穿麻布宽裆开桶裤,不用裤带,下加九尺长,五寸宽的麻布为梆腿至脚,上加五寸宽的白麻布在裆口起收缩作用,不穿内裤,腰间缠一根九尺长的腰带,衣裤一并栓紧,上下不分开,以便于活动。富贵人家则脚穿靴子,靴底钉上铁钉,走起路来格格作响,以示贵人一等。一般贫民则大多赤脚,或穿草鞋。日常生产劳动中,则穿羊皮褂,用麂皮或岩羊皮制成,腰间插烟锅。普米青壮年男子穿短上衣,有开襟,用银质纽扣,穿肥脚裤子,大多喜用黑色,少数用蓝色,外边穿一件长衫,束腰带;喜用白羊毛制作腰带,两头绣花,缠麻布裹腿,穿皮鞋。男子留长发,也用丝线把假发包缠在头上。也有些普米男子剃光头,仅在头顶留一撮发,编成辫子,盘于头顶。老年男女所穿衣服与成年男女基本相同,只是衣服大多用黑色,不戴饰物,也不用假发,有的也缠帕子,但多用蓝包,包头布也比青年人长得多,一律扎素色腰带,很少穿鞋。

  普米族的服饰,由于受所在地其他民族的影响,各地略有不同,但基本特征是相同的。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普米族的服饰也有了很大变化,年轻人平时大都不着民族服饰,只有节日的时候才着盛装。

参考资料:中国民族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