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华民族 > 撒拉族 > 风俗习惯  > 详细页面

撒拉族婚礼撷趣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马文林 2017年11月23日 阅读量:

  青海省循化县是全国惟一的撒拉族自治县,撒拉族的婚礼别有一番情趣。

  撒拉族婚礼一般在黄昏举行。仪式开始,先由女方的长辈在庭院里给新郎戴上新帽,系上绣花腰带,再进新房,由已婚的至亲陪伴,面对阿訇坐在炕上的木凳上。岳丈问新郎:“我女儿已许配给你了?”新郎点头允认,然后阿訇起诵“尼卡亥”(证婚词),把盘中的红枣、核桃分撒给室内外的所有人,婚姻算正式准认。

  阿娜(新娘)出嫁这天,至亲好友,左邻右舍的男女老幼纷纷赶来,坐在新娘身旁,一边给新娘梳妆打扮,一边专心致志地倾听姑娘哭唱的“撒赫稀”。

  到掌灯时分,梳妆好了的新娘,由至亲长辈二人搀扶,哭唱着缓缓退出大门,在门前的场院里绕走三匝,徐徐撒完一把粮食,象征家中五谷丰登,到婆家生根发芽,然后登上新郎家送来迎亲的骡马,带上面纱,由至亲中已婚的两名妇女陪伴,其他新朋簇拥,浩浩荡荡奔向婆家。这时,女方村里早先嫁到男方村庄的妇女们,端着一盘盘香喷喷的“比里买亥“(油拌的面食),在村外的道旁热情迎接,并通风报信,密报本村“挤门”的情况,使送亲者有个精神准备。

  此刻,在新郎的大门口,村里的小伙子们挽袖露臂,准备“挤门”──阻挡新娘入门。送亲的一方认为,这天是新娘一生中最宝贵的日子,应该足不沾尘,由长辈直接抱入洞房,迎亲的一方却认为这样会有损新郎的身价,以后难使唤和驾驭新娘,硬要新娘下马步行。于是你冲我堵,兴高采烈,大喊大叫,互不相让,致使送亲的人要把新娘带回去。但这不用担心,经长者对本村寨的人嗔怪一顿,对送来者和颜悦色地赔个不是,客人们仍和好如初,一一返回,上炕入席。

  新娘就餐前,由至亲长辈作一番美好的祝福,然后用筷子揭开新娘的面纱,撒拉语叫“巴西阿什”。这双象征吉祥的筷子,新郎家一定要破费收回。餐毕,新郎家的妯娌们端一盆净水,前来向新娘索取喜钱。她们用筷子或手搅动盆里的水,象征婆家清白似水,愿新娘深扎根、结硕果。撒拉语称此为“盖吉尔桥依”。

  这时,年轻人纷纷起来,把新郎的父亲、哥哥、阿舅捉起来,满脸涂上锅灰,头戴破草帽,眼挂空心萝卜镜,用木棒抬起来,或让其骑牛转圈,热闹非凡,直到讨得一笔可观的喜钱方才罢休。接下去表演“骆驼戏”、“宴席曲”。

  第二天,在大庭广众中,娘家陈列陪送新娘的嫁妆,大伙儿一一观赏新娘精心刺绣的鞋袜、枕头等,并让其给新郎的至亲长辈们拜礼,为了表达对新娘家长及至亲们的深情厚谊,男方也拿出一部分钱财,予以酬谢。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