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华民族 > 土族 > 饮食起居  > 详细页面

青藏高原上的奇葩——土族“盘绣”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祁春英 2018年01月09日 阅读量:

土族盘绣和新娘鞋

  开栏的话:刺绣是我国著名的传统工艺之一,汉族有享誉盛名的苏绣、湘绣、粤绣和蜀绣四大名绣。而我国的少数民族其实对刺绣的运用更普遍,他们的服饰、用品等都有美轮美奂的刺绣。苗族有破线绣、侗族有打籽绣、藏族有堆绣……对他们来说刺绣不仅是一门技艺,也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对美的追求的生活方式。从今天起,“名绣”栏目将带你进入少数民族刺绣的绚烂世界。

  2007年夏天,笔者前往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东沟乡作田野考察。那天天高云淡,我刚进入村子,就被热闹的人群所吸引。原来人们正在观看土族婚礼中古老而富有民族特色的场面——摆嫁妆。耀眼的“五彩袖”服装和“盘绣”品尽收眼底,真是大饱眼福。尤其“达博普斯尔”(大包带)集土族盘绣精华之所在,色彩绚丽,美轮美奂,表现了土族妇女娴熟、精湛的盘绣技艺。那抢眼的生命不断头的图案,寓意着一对新人情感似流水不断、源远流长。“达博普斯尔”是女方家“冠戴新郎”时不可缺少的主要绣品。土族婚礼中的一个隆重仪式,称为“冠戴新郎”,届时岳父、岳母拿出准备好的盛装,馈赠给新郎,在穿戴过程中主持这项仪式的人还要吟诵赞词:“新婿戴新帽,像勇士戴银盔;新郎穿新衣,像武士穿盔甲……”由此看来,土族盘绣的产生应该与其先民吐谷浑重视军事装备建设和游牧生活有关。吐谷浑军人的披肩、盔甲、马鞍、战袍等除了用皮革缝制外,还用刺绣装饰。而盘线绣结实耐磨,且保温,符合高寒地区游牧生活和将士作战的要求。土族继承并发展先民留下来的传统的盘线绣艺术的可能性是极大的。

  土族女孩从七八岁开始学习刺绣,到十七八岁时成为盘绣能手,她们为之倾注了青春和心血。不但为兄弟姐妹绣制了大量的衣领、胸花、围肚、腰带等,还为自己绣制出嫁时必需的一切绣品。出嫁时,她的针线活是衡量她是否是一个能姑娘、巧媳妇的标志。在土族古老的婚俗中,“摆针线”仪式,就是亲朋好友对新娘子盘绣工艺的一次大观赏,如果技艺超群,会让婆家觉得娶来巧媳妇是全家人的福气。在出嫁过程中,她所有的头饰、服装、鞋袜、佩戴饰物等分别要在娘家的嫁桌和婆家的娶桌摆出来,称为摆嫁妆,就像一个小小的服饰博览会。土族的这种婚俗,使得土族盘绣文化的传承性极强,并大大促进了土族盘绣艺术的发展,使土族独有的盘绣艺术日臻完善成熟。近些年来,土族妇女的眼界开阔了,她们的刺绣不仅用于服饰,还扩大到去绣制佛像、壁挂、柱抱、被面等,使土族的盘绣艺术品成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商品。

  土族盘绣深受藏传佛教、道教、萨满教等多种宗教影响,构图多元化;讲究丰富的吉祥寓意和绣面充实,对图案纹样有严格的要求。盘绣的图案和花样有法轮(土族语为“扩日洛”,表示地球)、太极图、五瓣梅(还有被扩为六瓣、七瓣、八瓣的)、神仙魁子、云纹、菱形、雀儿头、富贵不断头(土族的长腰带和裤带头、烟包、衣领上绣有的一种四方连续图案)、人物、佛像等几十种图案。传统圆形图案里套有七瓣的表示地球的七大洲,与现代地理知识完全一致。

  盘绣的针法十分独特,土族独有,至今尚未发现我国其它民族采用此针法的例子。盘绣的绣女操针时,用一根绣花针,两根色彩相同的丝线,一根线盘,一根线缝。土族妇女盘绣不用绷架,而是直接用双手操作——左手拿布料,右手拿针,盘线挂在右胸衣服上,缝线穿在针眼上。走针时把盘线盘在针上,当针抽上来后,用左手大拇指压住线,用右手针缝压。就这样上针盘,下针缝,一针两线,使两毫米大小的圆圈,均匀排在缝线上,像无数的葡萄串,展现在布料上。盘线要求严密平整,缝线端正结实。盘线似一般刺绣技法中的豆针绣,缝线似一般刺绣技法中的直线绣,但它又是由密集的豆针绣组成。盘绣虽然费工费料,但成品是一块厚实华丽经久耐用的刺绣珍品,可以几年甚至几十年不褪色、不松线,始终保持着独有的魅力和神韵。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