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华民族 > 畲族 > 文化艺术  > 详细页面

家谱揭开“崇安二蓝”身世之谜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 谢世清 陈华 2018年11月27日 阅读量:

《汝南郡蓝氏宗谱》中的蓝智像。

  历史上的畲族精英文人屈指可数,被称为“崇安二蓝”的元末明初著名文人蓝仁(号山)、蓝智(号涧)是其中的佼佼者。尽管《明史》有这二人的传,明《永乐大典》和清《四库全书》还收录了他们的诗集,但可供后人考证他二人身世的史料并不多,也就留下了很多待解之谜。

  蓝仁、蓝智生长在崇安县星村镇,崇安是闽北古城,属今天的武夷山市管辖。关于二蓝的身世,有一处来自官方的重要史料,就是清乾隆四年(1739年)编纂的《明史》。全文如下:

  “蓝仁,字静之;弟智,字明之,崇安人。元时,清江杜本隐武夷,崇尚古学,仁兄弟俱往师之,授以四明任士林诗法,遂谢科举,一意为诗。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内附后,例徙濠梁,数月放归,卒。智,洪武十年被荐,起家广西佥事,著廉声。”

  “崇安二蓝”身世还有更详细的记载吗?近期,在闽北浦城乡间的畲民家中发现的“三徵堂鉴修”《汝南郡蓝氏宗谱》给出了答案。

  《汝南郡蓝氏宗谱》创修于明初洪武三年(1370年),由蓝仁、蓝智兄弟参与纂修,蓝智还为之谱序。该家谱续修于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三修于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四修于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五修于清光绪十年(1884年)。现存的清乾隆三十三年江右南昌进贤堂刻本有部分残缺,清光绪十年豫章(今南昌)三友堂刻本保存完好。按民间惯例,续修家谱时如没有特殊原因都会完整保留原谱,并增添新内容。因而这部家谱的面世,对深入了解“崇安二蓝”的生平家世有较大的史料价值,它不仅补充了正史的不足,还纠正了正史的诸多谬误。

  澄清对于蓝智身世的两个误会

  蓝智,字“明之”而非“性之”。关于蓝智的字,《明史》称“字明之”,明《永乐大典》称“字性之”。小心谨慎的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提出:“(蓝智)字诸书皆作‘明之’,而《永乐大典》独题‘性之’。当时去明初未远,必有所据,疑作‘明之’者误也。”或许纪昀的疑虑是多余的。在《汝南郡蓝氏宗谱》中,不论是世系表,还是谱序,无一不称蓝智“字明之,号涧”。蓝智亲自参与修谱,他本人认定自己“字明之,号涧”,应该是准确无误的。

  蓝智荐授广西佥事的时间是在洪武三年(1370年)而非洪武十年(1377年)。《明史》称,蓝智在洪武十年(1377年)被荐,“起家广西佥事,著廉声。”可是在《汝南郡蓝氏宗谱》卷首,却有蓝智作《蓝氏世谱原序》,落款为“明洪武三年庚戌孟春月,广西佥事裔孙智谨序”。是蓝氏后裔在续修家谱时刻意篡改了蓝智被荐举的时间吗?明《永乐大典》收录了蓝智在广西任上所作的五言长诗《书怀十首寄示小儿泽》,诗后有其挚友张榘(号云松樵者)的附言,称蓝智是在洪武三年(1370年)以才贤荐授广西佥事的。家谱的记载与《永乐大典》不谋而合,显然,《明史》所言蓝智于洪武十年被荐是有误的。此外,从《明史·太祖本纪》中的记载也可以看出,朱元璋登基伊始就遣使分行天下,访求贤才。与蓝智同时代的“福建十才子”之首林鸿,于洪武三年(1370年)“以荐授将乐县训导,历官礼部精膳司员外郎”。从当时的历史背景看,蓝智于同年荐授广西佥事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史料显示,蓝智在广西按察司佥事任上是称职的。《明史》称其“著廉声”,家谱称其“有赫赫声”。其实早在受荐应征之前,蓝智心中就已有匡时济世的意愿,他有诗云:“若能据要路,先为捄(同救)疮痍。”在广西任上,蓝智在下乡巡按途中还激励自己不忘“豺狼迹须扫”的使命。

  对蓝仁身世的隐晦情有可原

  据《汝南郡蓝氏宗谱》记载,蓝智有同胞兄弟5人:长蓝诚,字静之,号山;次蓝复,字宜之,号虚白;三蓝礼,字立之,号田翁;四蓝智,字明之,号涧;五蓝瑶,字成之。统观全谱,令人惊讶的是只见“蓝诚”,不见“蓝仁”,而世人偏偏只知蓝仁,不知蓝诚。蓝仁是否是蓝诚的别名、曾用名?家谱中没有提及。

  《明史》记载,蓝仁“例徙濠梁”。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纪昀据此推断蓝仁是在明初内附,“随例徙临濠,则必尝仕张士诚”。元末群雄并起,泰州人张士诚是当时著名的反元义军领袖之一。张士诚为朱元璋所灭后,其帐下文人墨客都迁徙到临濠,纪昀由此推断蓝仁“尝仕张士诚”不无道理。若蓝诚果真投效诚王张士诚,他就不能再名“诚”了,为避讳改名谐音“蓝仁”在所必然,其家谱对诚公这段坎坷历程讳莫如深也情有可原。

  《明史》称,“(蓝仁)内附后,例徙濠梁,数月放归,卒。”似乎给人一个错觉,误以为他死于放归不久的元末。其实据家谱记载,蓝仁“终于明洪武廿一年,卒年七十一”。蓝仁的《蓝山集》中有诗《自述》,首句即“生年七十又周余”。

  放归后的蓝仁多年几乎居无定所,他不仅流落安徽,还远涉山西。在《大同路石佛谷过啼哭岭》一诗中,蓝仁写到:“云京石寺游,西北上丰州。山险为啼哭,路艰成阻修。闻名心已碎,未见泪先流。万里江南客,那堪过岭头。”足见他当时情绪十分低落。蓝仁膝下本有一儿一女,然而不幸接踵而至,其诗集中有《哭婿游彦辉》、《哭儿骨殖还故山》等令人不忍卒读的伤感诗篇。

  蓝仁苦难的一生使得他的思想和蓝智有所不同,如对待明初的荐诏,家谱记载蓝智是跃跃欲试,蓝仁却是三征不起。因为在蓝仁看来,所谓做官并非什么荣耀事,而是被抓丁派差。明洪武七年(1374年),蓝仁在蓝智上任4年后也应征而起,此次应证是否如蓝仁所说是“州县临门逼人去”?《明史》和家谱对此都没有记载。不过这段经历并没有改变蓝仁晚年穷愁潦倒的困境,他在洪武十九年(1386年)写就的诗中自称“衰容万感集”,“闭户唯僵卧”,这应该不是无病呻吟。

  暗示世系之变

  《汝南郡蓝氏宗谱》奉宋代蓝珪为入闽第一世,第十世蓝燧为肇居崇安始祖。蓝燧仅生一子蓝垶。蓝垶生子五:诚、复、礼、智、瑶,即蓝仁、蓝智五兄弟,是第十二世。五兄弟中老大蓝诚(即蓝仁)有子一;老二蓝复学仙得道,无嗣;老三蓝礼为当地名医,生子四;老四蓝智生子一;老五蓝瑶无子,以老三蓝礼次子入继顶嗣。在第十三世的名单中,笔者惊奇地发现蓝仁、蓝礼的后代从此被族谱排除在外。世系图显示,嗣后蓝氏子孙散居崇安、建阳、浦城,还有一些徙居江西省饶州、信州诸地,他们基本上都是蓝智后裔。

  虽然家谱并不明说,也许问题就出在二蓝的祖父蓝燧身上。据家谱世系和蓝智本人的谱序记载,曾祖蓝应午宋末曾为福安县令,单生一子蓝燧。时值宋元交替,蓝应午不知所终。蓝燧备尝艰苦,流落崇安,入赘当地裴克庄家,单生一子蓝垶。按民间习俗,蓝垶这时至少要兼蓝、裴二姓。幸好蓝垶生了5个儿子,问题得以迎刃而解:老二成道士除外,老大、老三归裴家,老四、老五归蓝家,因而顺理成章,蓝家后续世系仅存老四蓝智的儿子和老五蓝瑶的继子了。

  蓝氏家谱的插图中三徵堂宗祠宏伟壮观,笔者爬山涉水,在武夷山脚只见到其残垣断壁,数十年来这儿一直是村民的牛圈,二蓝后裔已星散他乡。桑田沧海俱往矣。血统传承并不重要,永恒的是大中华历史文化。

  

资料来源:中国民族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