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华民族 > 畲族 > 概述  > 详细页面

景宁:以“四大能力”促“四大功能”发挥 努力推进“全国畲族文化总部”建设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辛永刚 刘健荣 2018年03月12日 阅读量:

畲族风情舞蹈诗《千年山哈》。

畲族婚嫁场景。

畲族三月三现场。

畲族非遗传承人制作草鞋。

畲族服饰。

畲族非遗进校园。

千年山哈宫效果图。

  景宁畲族自治县地处浙江省西南山区,与福建省接壤。从2010年到2016年,景宁的17万余各族干部群众,努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2009年对景宁提出的“努力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增进民族团结上走在全国民族自治县的前列”要求,从“全国畲族文化总部”的特殊功能定位出发,科学把握现实基础和长远走向,注重对县域内外各类优势资源的有效整合,以“四大能力”(文化优势聚合力、文化产业竞争力、文化传承创新力、文化品牌辐射力)建设为核心,发挥聚合、引领、示范、辐射“四大功能”,加快推进“全国畲族文化总部”建设步伐,重点抓好“八大工程”的建设。

  文化体制创新工程

  建立和完善文化产业、文化市场管理、文化遗产保护、对外交流等方面统筹协调机制。2008年、2012年,浙江省委两次打破常规,专门为景宁出台《关于加大力度支持景宁畲族自治县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全国十强、基本小康、文化基地”的目标定位,支持景宁畲族文化总部建设。

  2008年,全国畲族文化发展基地领导小组在景宁成立,制定出台了《“全国畲族文化发展基地”建设纲要(2008—2012)》,在宏观上对文化基地建设蓝图进行了描绘;出台了《景宁畲族自治县畲族原生态文化保护区实施方案》等,使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章可循。2009年,景宁设立建设全国畲族文化发展基地办公室,负责全国畲族文化基地建设的统筹协调工作。2010年,景宁制定《景宁畲族自治县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同年成立立法研究室,负责研究民族立法工作;2012年制定出台《全国畲族文化发展基地总体规划暨重点项目策划》,增设文化产业办公室,指导全县文化产业发展;2013年调整成立景宁文化建设暨全国畲族文化总部建设工作领导小组;2014年制定出台《全国畲族文化总部发展规划》《景宁畲族自治县文化产业规划》,把打造“全国畲族文化总部”和畲族文化产业化发展摆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为确保“全国畲族文化总部”的建设与发展,景宁市加快深化文化体制创新、完善权力责任清单、探索便民利民服务进程。

  努力优化民营文化企业发展服务机制。景宁出台相关扶持政策,重点发展文化旅游、工艺创意、艺术服务等民营文化企业,致力于形成一批品牌型、创意型、科技型文化企业骨干;围绕发展乡村旅游、文化旅游和农业旅游等,做好“旅游+”文章,推动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发展旅游新业态。

  文化生态保护工程

  坚持“大俗”导向。中国畲乡三月三系列活动不断创新、亮点纷呈。今年的三月三活动,“畲字号”活动多,推出9项中国好“畲”系列活动——中国好畲“居”十大特色民宿评选、中国好畲“剧”畲族精品剧目展示、中国好畲“品”畲族风情旅游商品一条街活动、中国好畲“娘”评选活动暨音乐剧《畲娘》展映、中国好畲“艺”畲族特色民俗文化展示活动、中国好畲“味”“畲家十大碗”特色菜系评选活动、中国好畲“景”旅游专列游畲乡启动仪式、中国好畲“技”第十一届畲乡传统体育节、中国好畲“音”第九届中国畲族民歌节畲族民歌邀请赛等。这些活动极大地提升了畲族文化的影响力。

  以畲族文化生态保护为核心,景宁加强畲族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使更多项目纳入保护序列:成功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3个、省级项目21个、市级项目39个、县级项目92个;建立省级非遗传承教学基地、省级生产性保护基地、市级生产性保护基地、市级非遗展示体验点各2个;创建市级非遗主题小镇(大均)、市级非遗民俗文化村(东弄);建立县级非遗保护传承基地29个,县级非遗教学实践基地8个,非遗“活态传承”示范村4个。

  持续开展“非遗进校园”等传承活动,建设多类型畲族文化传承基地。景宁先后建成“彩带编制展示”“传师学师”“畲医畲药体验” “大漈罐展示”等主题鲜明的35个乡村非遗馆,面积达2.1万平方米,让平时不易接触到的传统文化在各类展示馆里变成现实的存在。通过艺术作品、影视作品、网络媒体、文化丛书等多种形式,景宁积极推进畲族礼仪、畲族语言、畲族歌舞、畲族饮食、畲族建筑、畲族服饰、畲族工艺、畲族体育等八大系列畲族文化的推广与普及,实现了畲族文化的活态传承。

  文化优势集聚工程

  以“中国畲乡·和美景宁”为发展定位,打造一批标志性建筑、标志性仪式活动和核心产业平台。景宁打造了城市畲族化风貌改造工程、千年山哈宫、凤凰古镇、畲族特色小区、三月三广场、山哈大剧院、小城镇特色文化打造工程、畲族祠堂、民间博物馆和系列畲族风情演绎中心等项目。

  加快推进环敕木山畲族风情省级旅游度假区核心村寨“一寨一品”工程建设。景宁实施特色民居保护和改造、特色产业培育和发展、特色文化传承和弘扬“三特工程”,推动畲族文化“上墙”工作,结合新农村和美丽乡村建设,绘制畲族文化墙,进一步渲染畲乡氛围。今年景宁马坑畲族村、包凤畲族村被列入第二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命名挂牌村,加上第一批的李宝畲族村、深垟畲族村,景宁已有4个畲族村名列其中,占丽水市的1/2。

  文化产业振兴工程

  打造畲族旅游目的地。结合畲族历史文化、生活习俗、生产工艺,景宁积极发展畲族文化特色养生庄园,发展文化用品和民族工艺品制造、销售业,打造全国少数民族工艺品集散中心;强化畲元素、生态元素的提炼、吸纳,推动文化创意设计在畲医畲药、民族工艺品、轻工、食品、保健品、包装宣传等方面的运用,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全力推进农林水与文化融合发展,积极利用“金奖惠明茶”“中国茶文化之乡”等品牌优势,发挥茶文化研究会作用,促进茶文化与畲族陶艺文化融合;培育文化创意产业,引领文化精品和民俗文化向旅游商品转化。

  持续加大对文化龙头企业的培育和扶持力度。具有畲族文化元素的“畲山凤”“龙凤”等畲族服饰企业、“畲艺坊”“畲祖烧”等畲族工艺品企业、“山哈酒业”等畲医畲酒产业稳步发展,规模不断壮大,产品广泛进入市场;畲族彩带、畲医畲药等传统文化品牌效益凸显;休闲养生养老旅游、特色文化演艺、摄影写生等新兴文化产业迅速成长;继续推进旅游标准化工作,制定并推广“畲家十大碗”菜系标准,提升景宁特色餐饮品牌;开展星级旅游饭店、星级旅行社、乡村休闲酒店、星级旅游商品购物点评定指导工作。畲族文化产业涌现出一批分门别类、较具规模、较具专业水准的代表性企业和行业领头人,全县规模化文化企业达到50余家,实现文化产值达1亿多元,文化经济效应进一步显现。

  公共文化服务工程

  公共文化服务坚持“大雅”导向,传承弘扬畲族忠勇精神。景宁坚持推动精品文化在文化旅游融合中的引领作用,深化畲族人文精神建设,加强挖掘、研究、提炼、弘扬和发展具有时代特征、民族特色的畲族忠勇精神,开展多角度、多形式的有效宣传活动。通过整合资源、加大投入,继续推进乡镇文化站、村级文化礼堂、文化活动室等相关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和提升,强化不同类型民俗节庆、体育节事、赛事等系列平台建设。景宁特色文化小镇“畲乡小镇”荣获浙江省首批特色小镇文化建设示范点。

  聚焦民族文化,致力建设全国畲族文化新高地。景宁深入开展“我们的畲音,哪里都听得见”畲语保护传承活动,制定发布畲语传承方案,编印畲语教材,开展畲语考级,举办畲语诵读大赛,举办畲语培训班,建立畲语传承基地,力争在畲族语言保护和传承上走在全国前列。

  文化创新研发工程

  加强创新研发平台、服务机制的建设。通过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专业创新机构的合作,景宁采用项目外包、成果采购、人才聘用、合作开发等手段,推进重大文化创新项目的研发。例如,将千年山哈宫的陈展设计、公共文化建设、畲族服饰的沿袭等内容融入到2017年11月举办的“第二届中国畲族发展景宁论坛”中讨论,充分运用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名专家、学者的外来智力资源,为畲族文化的发展献计献策。

  开展赛事、论坛、专题讲座和节庆等活动。景宁充分利用网络等现代科技手段,实现管理服务创新,并优先发展智慧旅游,在服务、营销、管理为一体的“三网”创新运行机制中实现智慧旅游新突破;不断开发畲族文化软件产品,出版《畲族文化研究文集》《畲族源生服装图系研究》等书籍;在民族工作重点乡镇有关学校建立畲族传统体育、山歌、语言、武术等传承基地;在郑坑乡吴布畲族村举办非遗文化节,在东坑镇深垟畲族村举办畲族药膳养生节,在渤海镇安亭畲族村举办传师学师节,在大均乡大均村举办畲族传统渡亲节,在澄照乡金坵畲族村举办蓝氏文化节等文化节庆活动。

  文化传播辐射工程

  加速畲族传统婚嫁、祭祀、山歌、体育等文化元素与旅游深度融合。景宁通过完善“一乡一品”“一月一节”节庆文化旅游体系,力促畲族彩带、服饰、银饰等文化产品向旅游商品转化;立足“中国畲乡三月三”活动品牌,通过加大与中央、省市主流媒体的合作,不断挖掘民族文化和旅游文化资源,实现文化和旅游的有机融合,提升景宁知名度,使之成为全国畲族同胞文化交流和民族团结交融的核心平台;加快千年山哈宫项目建设,以山哈宫系列活动为核心,积极构建全国畲族文化交流平台;从2014年起每两年举办一次高水平的中国畲族发展景宁论坛,努力将其构建成为全国性民族工作发展交流的平台。

  自1984年设县以来,景宁先后举办了畲乡文化节、风情节、中国畲乡三月三等文化活动,2007年起统一冠名“中国畲乡三月三”,举办了中华畲族服饰大赛、畲族传统体育节、中国畲族民歌节、百项非遗技艺大比武、中国少数民族(畲族)工艺品设计制作大赛等活动,共接待海内外宾朋156万余人次,带动相关产业收入3.8亿余元,累计招商引资8.2亿余元。“中国畲乡三月三”已成为提升景宁知名度的重要平台,打造“全国畲族文化总部”的炫丽名片。2017年“三月三”系列活动参与人员达700万余人(各类游客、网红直播、海外直播、参与互动等),实现了“全民参与、全球共享”的整体效应,影响面广、好评如潮,活动亮点可圈可点。

  文化品牌铸造工程

  立足民族民间文化和生态文化特色。景宁打造了“中国工艺品之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文化建设示范区”“国家级畲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等一批有影响力的地域文化品牌。大型畲族风情歌舞《畲山风》《千年山哈》,先后荣获第二届、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创作、演出和表演金奖,浙江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浙江省第四届鲁迅文学艺术奖。

  实施名企、名品、名家“三名工程”。强化技术进步、产品创新、质量控制、标准化建设和市场营销等各关键环节管理,景宁打造一批文化产业品牌;办好“中国少数民族(畲族)工艺品设计制作大赛”“中国(浙江)畲族服饰设计大赛”“中国畲族民歌节”“全国畲族体育竞技大赛”等经典赛事;通过文学、戏剧、摄影、音乐、电影和电视剧等文艺手段,精心创作一批经典畲族文艺作品,抓好“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五个一工程”奖等重大奖项参赛参展作品的创作生产,打造文艺精品。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