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华民族 > 佤族 > 文化艺术  > 详细页面

《图腾之旗》沧源佤族篇:神圣的图腾 血性的史诗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孙蓓 2017年11月06日 阅读量:

故事梗概

  很久以前,佤族英雄江三木落受命护送本族圣物到巴绕克神坛,鼓神梅绕格一路随行。其间,他们历尽苦难,但英雄不退缩、不踌躇,意志坚定地把圣物送到了目的地。圣物里装满的是掌管童贞与热情的种子娘布萝,在春天播撒下去,让英雄江三木落的精神一直传承至今。在现代佤族的“摸你黑”狂欢节中,佤族群众身上依然充满着火热的童年激情。

看点一:

  被誉为“大陆版《赛德克·巴莱》”

  《图腾之旗》沧源佤族篇全片无对白,超越了语言和文化的障碍,如一首宏大的视觉交响诗,勾勒出亚热带的奇观丛林景象,是一部拍给全世界“绿色饥渴”的眼睛看的影片,被赞为台湾史诗大片、广受好评的《赛德克·巴莱》的大陆版。

看点二:

  展现佤族人民的生活状态和图腾文化

  《图腾之旗》沧源佤族篇展现了佤族人民的生活状态,从最原始的狩猎到集市的产生,期间还穿插着爱情故事。伴随影片主人公的护宝历险之路,观众将充分领略沧源的钟火房古林、芒来峡谷、糯良黑石林等神秘苍远的奇绝风光,感受原始部落符码信息庞大的图腾文化。

对话

  导演杨蕊:佤族身上有人类童年时代的精神

  问:《图腾之旗》是如何酝酿创作的?

  杨蕊:《图腾之旗》微电影系列这个概念最早提出是在去年年初,当时北京民族电影展主席牛颂先生提出了“新文化”电影观的概念。他说,其实我们各个民族都有很多先进的民族文化,希望能够将它们提取出来,在今天这个时代重新被人关注。少数民族的很多文化观和价值观需要重新被认识。

  经过我们多次交流后,就策划出《图腾之旗》微电影系列,这个系列的首部沧源佤族篇也孕育而生。这个系列是以商业类型片的叙事方式,结合人文地理微电影的方式拍摄的,这在全国可能是首例。我非常感谢沧源县委书记齐腾武给予整个创作团队的莫大支持,使我们能够深入沧源的山山水水,深入到佤族群众中,汲取我们所需要的创作养分,这样才能够拍出一部好的微电影。

  问:作为一名女导演,是什么样的情感支撑您把这样一部“血性”的片子贯穿下来?

  杨蕊:说到“血性”,我并没有觉得它纯粹是阳刚之气,我觉得它应该是全体国民应该具备的一种精神。电影的海报,用了一个鼓神的后背,那坚挺的脊梁,本身代表着我们人类内心一种坚撑不倒的信念。我觉得《图腾之旗》沧源佤族篇不仅仅是一部血性的史诗,更反映出我们精神上趋向阳光的一个特质,这也是我内心真正喷涌而出想表达的东西。

  问:在这部片子当中,哪个镜头的拍摄让你印象最深?

  杨蕊:这次拍摄非常艰难。因为所有好看的景点、原始的景点都在深山老林里,最多要三四个小时才能进到取景地拍摄。此外,还要受到光线条件、器材搬运、时间限制等因素的影响。为此,大家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很重要的一个场景是拍摄鼓神。鼓神在这个片子里面是一个象征性的角色,要通过他的肢体语言来表达整个片子的灵魂。我们用了两天时间专门拍摄这个鼓神。在片子中可以看到鼓神的肌肉不断地变换着张力,有种强大的力量蕴含在里面。如果说观众从这个鼓神的身影中,能够感受到创作者希望传递出来的这种激情,那我们的心血就没有白费。

  问:《图腾之旗》沧源佤族篇的部分表现手法比较隐晦,会不会导致理解障碍?

  杨蕊:我觉得一部好的电影,应该是有几层含义的。第一层就是观众能够第一时间被这种震撼性的影像、创作者从内心蓬勃而出的激情所感染,我觉得这是成功的第一步。一部好的电影,它必须要有一种精神的吸引,有不断回味的诱惑力。电影的拍摄场地云南沧源,7年前我第一次去的时候,觉得它有一种天然的、民族的率真与野性。这7年来,我不断地深入进去,才发现它的神秘和原始对我的诱惑力之大。它就像一口古井,源源不断地给我精神上的滋养,我想一部好电影也应该是这样的。就如同我们翻阅一本好书,打开有吸引力的封面,然后会逐步看到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深邃的内容和精神。

  记者:为什么选择沧源佤族篇作为《图腾之旗》微电影系列的首部?

  杨蕊:因为我觉得它代表着中国少数民族身上一种非常宝贵的气质,这种精神气质,一旦彰显出来,它会滋养全体国人。如果非要用一句话来概括,我觉得它代表了人类童年时代的一种精神,可能这种童年时代的精神,我们很多现代人已经丢失了。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