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华民族 > 哈萨克族 > 概述  > 详细页面

哈萨克族简志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编辑整理:王韵茹 2018年03月20日 阅读量:

  一、民族概况

  哈萨克族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重要成员之一。据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我国哈萨克族共有1462588人。我国的哈萨克族主要分布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所辖伊犁、塔城、阿勒泰地区25个县市,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和位于天山北麓的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昌吉回族自治州、乌鲁木齐、哈密等地,少数分布于甘肃阿克塞哈萨克自治县和青海省西部。

  哈萨克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克普恰克语支,是黏着语。哈萨克语内部差别不大,地方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其语音、词汇上,语法方面的差异较小。哈萨克文属于表音文字,哈萨克族先民历史上曾使用过古突厥文、回鹘文。13世纪伊斯兰教传入以后,逐渐采用阿拉伯字母拼写自己的语言。1954年,我国修订形成了现行的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哈萨克文。1959年我国设计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文字方案,于1965年开始推行。但经过几年的实践证明,全面使用新文字的条件尚不成熟。1982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并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批准,恢复使用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老文字,将新文字作为音标加以保留。

  二、族称与族源

  哈萨克族历史悠久,但“哈萨克”的族称直到15世纪初才出现。“哈萨克”一词的含义有多种。一种是根据民间传说:从前有只白天鹅,和一位战士结了婚,成为哈萨克人的始祖,所以哈萨克即“白天鹅”之意;一种认为,哈萨克是中国古代“曷萨”、“可萨”或“阿萨”的异名;多数学者认为,哈萨克是“逃离者”“避难者”“自由人”“战士”之意。其来源于15世纪中,地处中亚乌孜别克汗国境内的一部分牧民,因不堪忍受汗国残酷统治,在其首领率领下向东逃到七河流域西部继续从事游牧生活。这部分从乌孜别克汗国逃离出来的人被称为“哈萨克”,意即“逃离者”“避难者”或“自由人”。

  哈萨克是一个古老民族,其祖先可追溯到公元前2世纪的乌孙。乌孙当时游牧于今伊犁河流域一代的广大地区。6世纪中叶,突厥人兴起于阿尔泰山之南,后建立强大的突厥汗国。突厥汗国不久分裂为东、西两部,乌孙故地属西突厥辖地。乌孙人中从此增加了突厥人的成分。10世纪中,喀喇汗王朝建立,其统治下的康里、奇卜察克、乌古斯等部落与乌孙部落出现了进一步的融合。12世纪,七河流域为西辽政权(1128—1192)所统治。历史上哈萨克的先民中又融合了契丹人的成分。13世纪,蒙古人兴起后征服中亚,进入中亚的蒙古人后来逐渐突厥化。蒙古人中的克烈、乃蛮、蔑儿乞等部的一部分也逐渐融合于哈萨克先民之中。15世纪初,原蒙古四大汗国之一的钦察汗国(又称金帐汗国)东部出现了一个分裂政权乌孜别克汗国,亦称“白帐汗国”。白帐汗国在阿不勒海尔汗统治时期,部分属民因不堪忍受其残酷压迫剥削,于1456年(明景泰七年)在其首领克烈和加尼别克率领下,东迁到原属察合台汗国东部领地的楚河、塔拉斯河流域地区,建立了政权,自称哈萨克汗国。至此,哈萨克族形成。   

  三、宗教信仰与民俗文化

  古代的哈萨克人曾信奉过原始宗教,即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等,后又信奉过萨满教、摩尼教、佛教和景教等。大约在喀喇汗王朝(10—12世纪)期间,古代哈萨克人的一些部落开始接受伊斯兰教,到15—16世纪,哈萨克族基本上全民族信仰伊斯兰教。由于历史上哈萨克族游牧经济发展十分缓慢的关系,在民间仍然保留着古老的萨满教的残余,主要表现在对自然界日、月、星辰的崇拜,对人的灵魂和和对火的崇拜等。新中国成立前,人们病了要去请“巴克斯”(巫师)念咒、驱魔,吞服香灰、“神水”等。

  伊斯兰教在哈萨克族中的传播经历了漫长的过程。由于哈萨克族主要以游牧为主,经常搬迁,居无定所,所以大多没有固定的礼拜寺和经文学校。游牧的生活方式,也不允许他们完全履行伊斯兰教规定的一切义务,牧民受伊斯兰教影响也因此受到限制。在哈萨克族中,每天做礼拜的人很少,一日做5次礼拜的人更少。牧区没有清真寺,做礼拜时,在毡房内或在外面空地上铺一块布,面朝西方礼拜即可。 哈萨克族的服饰有着明显的山地草原牧区生活的特色。衣服的原料,除布匹外,多用牲畜的皮毛,为了骑马方便,衣裤都比较宽大结实。冬天普遍穿毛皮大衣,衣袖一般都长过手指。男子内穿短衣,衣领较高,多绣花边,套西式背心,外穿大衣,腰束皮带,上系小刀。妇女多穿连衣裙,喜红色,胸前绣有花纹。过去,年轻妇女衣服上爱装饰银元和银制品及各色珠扣。老年妇女头戴白色披巾。

  哈萨克族主要从事畜牧业,所以食物多以肉、奶为主,面食为辅。肉食主要有牛、羊、马肉,平时多吃羊肉。食法主要有煮、炒、烤3种。秋季,牧民用牛、羊、马肉做成腊肉、熏肉和灌肠,以便于长期储存。奶类主要有羊、牛、马和骆驼奶等。奶制品种类较多,有酥油、奶疙瘩、奶酪、奶皮子等。酥油用羊奶制成,其色洁白,富有营养。奶茶在哈萨克族饮食中占有特殊地位,一日三餐离不开。客人到家,必敬奶茶。马奶酒是哈萨克族的名贵饮料,是款待贵宾和盛会中的高级饮料。哈萨克族的面食主要有馕、包尔萨克、抓饭、那仁、面条等。包尔萨克是一种用羊油炸成的小面块,那仁则是将羊肉切碎加上洋葱、香料搅拌蒸熟而食,也有的拌入面条置盘中抓食。

  哈萨克族以游牧经济为主,为了便于逐水草迁徙,一般在春、夏、秋三季住毡房,冬天住土房或木房。”。毡房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为穹形,下部为圆柱形。下部四周是用横竖交错相连而成的红柳木棚栏构成的围墙,上半部由几十根撑杆搭的骨架而成。骨架搭成后,外用芨芨草制成的席子围住,其外再包以围毡。毡房顶端有天窗,打开可通风透光和排除屋内炊烟等,晚上或刮风、下雨雪时盖上。毡房对于哈萨克人来说,不仅住宿,而且也是接人待客的地方。同时,人们还在里面从事手工生产,制作奶食品,春季接羔时圈羊羔。此外,唱歌、跳舞也常在毡房举行。

  四、文学艺术

  哈萨克族文学主要形式为民间口头文学,传统的诗歌、故事、谚语、格言等都是靠人们世代口头相传而流传下来。承传的方式主要由专门的歌手进行演唱,这种歌手在民间被称为“阿肯”。

  哈萨克族民间文学包括有神话、传说、民歌、故事和叙事长诗等。神话包括关于宇宙起源、人类起源、民族起源等神话。传说中的《赛里木湖的传说》、《乌伦古湖的传说》、《玛尔哈乌里的白鼻子黑马》等较为著名。哈萨克族民间故事十分丰富,且幽默诙谐,著名的如《骑黄马的猎手》、《四十个谎言》等。民间叙事长诗是哈萨克族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约有200多部长诗,又可分为英雄长诗和爱情长诗。著名的英雄长诗有《阿勒帕米斯》、《英雄塔尔根》、《甘布拜》、《阿尔卡里克》等;爱情长诗有《科孜少年与巴彦姑娘》、《季别克姑娘》、《萨里哈与萨曼》等。民歌是哈萨克族文学中最丰富和最富有特色的部分,哈萨克族中有句谚语说:“歌和骏马是哈萨克人的两只翅膀”。民歌主要包括习俗歌、人生礼仪歌和宗教仪式歌等。

  哈萨克族书面文学最早记载的是14世纪的著名诗人穆罕默德·柯热孜米,作品有《爱情史诗》。近代著名诗人有阿拜·库南拜、唐加力克·卓力得拜。。新中国成立后,哈萨克族著名诗人作家有阿斯哈尔·塔塔乃、郝斯力汗、乌拉孜汗、阿赫麦提等。

  哈萨克族音乐具有浓厚的草原牧区生活特色,乐曲十分丰富,可分为三大类:一是对山、水、草原和家乡的赞颂;二是对草原上各种牲畜和动物的赞颂;三是对人生、动物遭到不幸的同情和忧伤。新中国成立后,又创作了许多歌颂共产党、歌颂社会主义新生活的乐曲。著名的乐曲有:《黄膘马》、《枣骝马》、《黑走马》、《野马奔驰》、《湖上波浪》、《恰拉甫》、《草原的欢乐》等。哈萨克族民间乐器主要有冬不拉、库布孜、斯布哈孜(笛子)等。

  哈萨克族能歌善舞,其舞蹈形式、内容大都反映了草原牧业生活的特点。舞蹈可分为歌舞和乐舞两种。歌舞又可分为便装歌舞、扮装歌舞两种。舞蹈中以骑马为题材的较多,著名的有《走马舞》。反映哈萨克族牧业生产的舞蹈有《挤奶舞》、《剪羊毛舞》、《擀毡舞》等;反映哈萨克族狩猎活动的舞蹈有《熊舞》、《斗熊舞》、《鹰舞》等;反映他们娱乐活动的有《叼羊舞》等。

  哈萨克族的工艺美术主要表现在刺绣、雕刻方面,大多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草原生活气息。哈萨克族刺绣和雕刻的图案题材最基本的图案是日月星辰、动物、花草树木以及各种几何图案。图案着色富有象征性,如蓝色表示蓝天,红色象征太阳,白色象征真理、快乐和幸福,黄色象征智慧和苦难,黑色象征大地和悲哀,绿色象征春天和青春。

  (编辑时略有改动)

  

参考资料:

  1.艾克拜尔·米吉提、伊拉达·拉音别克著:《走近中国少数民族丛书—哈萨克族》,辽宁民族出版社,2014年

  2.杨圣敏主编:《中国民族志》,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年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