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华民族 > 哈尼族 > 概述  > 详细页面

哈尼族简志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编辑:王韵茹 2018年03月20日 阅读量:

  一、民族概况

  哈尼族是一个跨境民族。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哈尼族共有1660932人,是云南独有的15个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的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思茅地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和玉溪市。国外哈尼族(阿卡人)约50万,主要分布在缅甸、泰国、老挝和越南等国家。

  哈尼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哈尼语又分哈雅、碧卡、豪白三个方言,方言之内,又有十多种土语。方言之间差别比较大,使用不同方言的哈尼人不能相互通话。方言内部一般可以通话,特别是自称相同的哈尼族人讲话,即使分布在不同的地方,差别也很小,都可以互相通话。

  新中国成立前,哈尼族没有与自己语言相适应的文字。但是,哈尼族中一些懂汉语文的知识分子,曾经用汉字记录过哈尼语的宗教经典、历史传说、民俗等内容。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于1957年帮助哈尼族创制了哈尼文。并于1958年开始推广,使用哈尼文进行双语教学,出版了大量课本、报纸、读物。

  二、族源与社会发展

  哈尼族最早的先民是公元前3世纪活动于大渡河以南的“和夷”部落。“和夷”是远古时期居住在中国西部的古代羌人的一个分支。哀牢山哈尼族的历史传说,讲述他们的祖先曾经游牧于北方一个叫“努玛阿美”的地方。后逐渐南迁,先是居住在“谷哈”地方,与“昆明种人”交错杂居。又因受到强大异族的侵扰,再次南移,分3路进入滇东南、滇南各地,逐渐定居下来。因此,哈尼族早期的历史文化是在动荡不安中形成的迁徙文化。

  公元前2世纪,汉朝在滇池以南的泸江区域设置有益州郡的律高等四个县(均在今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境内)。史籍记载活动于该区域的“和”部落,就是哈尼族的先民。公元7世纪,被称为“和蛮”的哈尼族先民就已广泛分布于哀牢山、无量山一带。南诏时,哈尼族逐渐向东南集中,其分布区域主要在元江外侧。这一地区,元朝设立和泥路,明初改为和泥府,后又分设纳楼、溪处、思陀、左能、落恐等长官司,以各部落首领任土司。

  哈尼族内部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分布在墨江、新平、镇沅等靠近内地的哈尼族,自明清以来陆续进入封建地主经济发展阶段;分布在西双版纳、澜沧一带的哈尼族,在傣族封建领主的统治下,还残存原始农村公社所有制的特点;而红河、元阳、绿春、金平和江城等地哈尼族,则已处于封建领主经济向地主经济过渡的阶段。

  三、经济生活

  哈尼族聚居地区资源十分丰富,水资源、森林资源、矿物资源等都是哈尼族地区巨大的自然优势。这里历来是云南省重要的木材基地,生长着大量优质树木和经济林木。同时锡矿的储量居全国首位,也是世界上主要产锡地之一。还蕴藏有黄金、白银、石棉和稀有金属。

  哈尼族多居住于海拔1000—1400多米之间的山腰地带,年平均气温在17摄氏度左右,四季温差不大,霜期短,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土地肥沃,适用于水稻生长。哈尼族以梯田稻作农耕闻名于世。有一部分哈尼族生活在高山地区,这里虽然不适于种植水稻,却是玉米、荞麦、豆类等旱地作物生长的好地方。经济作物有茶叶、紫胶、棉花、蓝靛、草果、棕片等。

  蜚声国内外的名优特产有哈尼茶、普洱茶(高山云雾茶)、玛玉茶、银针茶、马邓茶、普洱小粒咖啡、哈尼梯田红米、窝尼(僾尼)猪、红河棕片加工产业。

  四、宗教信仰与民俗文化

  哈尼族信仰以自然崇拜与祖先崇拜为核心的原始宗教。“贝玛”是主持各种祭祀活动、用巫术和草药治病的巫师。哈尼族最崇拜“神树”(伏玛),他们认为“神树”是哈尼族的保护神,祭祀“神树”叫“伏玛突”。在安村立寨的同时,要在村子上方选好一片“神树林”。平时严防牲畜进入,严禁伤害林中树木。

  在哈尼族的家族制度和亲属层序结构中,至今仍沿袭着一种宗法性的连接父系家族传承的精神文化纽带,即“父子连名制”。这是一种父名子名世代相连的命名制度,用以表明血缘关系的系谱形式。

  哈尼族作为一个山居农耕民族,水稻的耕种占最重要的位置,常年以米饭为食,构成了他们传统的饮食文化。哈尼族的饮料主要是酒和茶。

  哈尼族传统节日主要有十月年和“苦扎扎”节。哈尼族纪年以农历十月为岁首,过十月年,就是过新年,历时六天。红河地区过“苦扎扎”节,一般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前后,节期3—5天。

  哈尼族服饰是其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哈尼族善于用蓝靛染布,喜欢用自己染织的靛青色土布做衣服。哈尼族的服饰多种多样,可谓一个山梁一种装束,服饰朴实、粗犷、美丽。男子一般穿对襟上衣和长裤,以黑布或白布包头,老年人多戴瓜皮帽。妇女服饰因地而异,较多地保持了本民族的特色。红河州等地穿右襟无领上衣,以银币作纽扣,下穿长裤。墨江一带下穿长及膝的短裤,盛装时外加披肩一件,有的还系花围腰,打花绑腿。在衣服的托肩、大襟、袖口及裤脚上,都镶上几道彩色花边,坎肩则用挑花做边饰。西双版纳和澜沧江一带的妇女,下穿及膝的折叠短裙,打护腿。平时多赤足,年节穿绣花尖头鞋。少女或青年妇女喜爱以银链和成串的银币、银泡作胸饰,戴耳环或耳坠,澜沧、孟连等地的哈尼族妇女喜戴大银耳环。以黑或蓝布缠头或制作各式帽子,上镶小银泡、料珠。或者坠上许多丝线编织的流苏。妇女成婚前后,服饰有明显区别:红河、墨江一带未婚垂辫,已婚盘于顶;墨江部分少女头戴青色小帽,系白色或粉红色围腰,婚后取帽,改系蓝围腰;西双版纳及澜沧哈尼族,未婚妇女裙子系得高,紧接上衣,已婚则系得低。

  哈尼族住房主要分地面建筑和干栏式建筑两类。一夫一妻是哈尼族基本的婚姻制度。哈尼族的丧葬通行火葬,清代中叶以后,逐渐演变成木棺土葬。

  五、文学艺术

  千百年来,哈尼族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口头文学,有神话、传说、史诗、故事、寓言、童谣、谚语、谜语等,反映了哈尼族人民的思想感情和社会生活。神话史诗有《创世纪》和《洪水记》。哈尼族能歌善舞,是个主要有“拉巴热”与“阿基估”两类。“拉巴热”多在婚丧、节日、祭祀等重要的仪式活动中吟唱。曲调庄重肃穆,“阿基估”即唱山歌,只能在山间和田野演唱,以情歌为主,男女对唱,歌声悠扬,歌词生动诙谐,热情奔放。乐器有三弦、四弦、巴乌、笛子、响篾、葫芦笙、牛角号、木叶、牛皮鼓、锣等。哈尼族人能够随手采片树叶,信口吹奏,抒发情感。木叶声音清脆悦耳,优美动听。“巴乌”是哈尼族特有的乐器,用竹管做成,音色深沉而柔美。

  哈尼族每个支系都有自己的舞蹈。分为大鼓舞、扇子舞、乐作舞、碗舞、三弦舞、拍手舞、木雀舞圈击掌并伴以“乐作”的欢乐歌声起舞。扇子舞流行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男女老少都喜欢跳。舞蹈具有诗、歌、舞一体,互为依存的特点。多数舞蹈还与鼓有关,或以鼓伴奏,或用鼓做道具,边敲边跳。鼓是哈尼族村寨的标志之一,在发生地震、火灾、日月食、战争和节日庆典时方可敲鼓击铓。

  哈尼族妇女制作的工艺美术品非常具有民族特点。她们自己栽种麻、棉、靛草,自织自染土布,并巧妙地运用编、绣、挑、排、扣等手法,编织服装、饰物、用具。年轻女子喜欢用“腰机”编织一种称作“帕阿”的彩带,既美观又实用。不少男子还从事平面和立体的木雕工艺。

  (编辑时略有改动)

参考资料:

  1.朱志民、李泽然著:《走近中国少数民族丛书—哈尼族》,辽宁民族出版社,2014年

  2.杨圣敏主编:《中国民族志》,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年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