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华民族 > 瑶族 > 饮食起居  > 详细页面

探访古风犹存的民族

来源:民族画报 作者:丁卫国 2019年01月21日 阅读量:

  白裤瑶的风俗习惯至今仍遗留着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阶段的文化信息,它是一个由原始社会生活形态直接跨入现代社会生活形态的族群,被国际人类学、民族学人士称为“人类文明的活化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我国民族文化保留最完整的一个族群。

  据《南丹瑶族概述》:白裤瑶是广西红水河与打狗河之间南丹一带的原住[族群]族群。尽管不断有外地别姓的人通婚加入,但总体上还是接受了白裤瑶的民族习惯,融汇成现在的白裤瑶。也正因为有不同种姓的人加入白裤瑶中,从人种上为白裤瑶注入了活力,使白裤瑶不致因近亲繁衍而萎缩。

  白裤瑶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化特征。由于白裤瑶人口不多,很少与外界交流,本民族语言表达的意思不易被其他民族知晓,加上白裤瑶对其他民族的语汇也不愿过多了解,所以文化相对封闭,保留在初始状态。从他们的行为规范可以看出,白裤瑶留有自己丰厚的文化积淀、艺术标准和审美观。

  2003年12月3 日《广西日报》消息:广西首家白裤瑶生态博物馆在南丹县里湖乡怀里村破土动工。2004年2月,我走进白裤瑶聚居的里湖乡怀里村,探访至今保留着原生态生活习俗的神秘族群—— 白裤瑶。

里湖乡的白裤瑶村寨

  神秘的铜鼓

  当我来到怀里村村口的时候,最先看到的是几个白裤瑶青年男子,正在打陀螺。为了不影响他们的兴致,我远远地站着看。

  打陀螺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正式比赛项目,但在偏远的山区看到原汁原味的打陀螺游戏还是第一次。乡里的干部告诉我,打陀螺是白裤瑶男子最喜欢的一项群众体育活动,起源于何时说不清楚,但是人人喜欢玩。农闲时节,男人们不辞路远山高,艰辛跋涉聚集起来,一玩就是几天。

白裤瑶男子在打陀螺(张小宁  摄影)

  突然,村里传出咚咚的铜鼓声,我听说铜鼓是白裤瑶最神圣的祭物,轻易不从家里拿出来,依照过去的风俗,一般只有在葬礼上才用。但村民们告诉我不是办丧事,是一部分村民在练习打铜鼓。

  打铜鼓有严格的规矩,铜鼓从主人家里拿出来以后,首先要举行祭鼓的仪式。铜鼓根据葬礼主持人的安排,顺序悬挂在木架上,木架搭多少要根据铜鼓的多少来确定。铜鼓数量的多少是根据葬礼主家家庭情况决定的,亲戚朋友多的请的铜鼓就多,亲戚朋友少的铜鼓来的就少。铜鼓悬挂的顺序也是有规矩的,挂在开头和结尾的铜鼓必须是葬礼主家请来的,挂在第二的是主家舅舅的,然后按亲朋好友的顺序排列。

  鼓队排好后,葬礼主家村寨的寨老开始祭鼓,他用白裤瑶本民族语言叙述祭词,意思是告诉铜鼓今天请你来是为什么。然后用树叶沾上米酒在每个铜鼓的太阳花上擦3遍,再把一扎糯米挂在木架上,表示让参加葬礼的鼓神酒足饭饱。接着是启鼓,每个铜鼓两个人,一个人低头敲鼓,另一个人用木桶在鼓的后面晃动,和鼓的声音发出共鸣。

打铜鼓是白裤瑶葬礼上延续至今的送葬仪式

白裤瑶以麻绳计算参加葬礼的人数

  至今白裤瑶用铜鼓送葬的习俗仍然在延续,只是铜鼓的作用已经不光局限在葬礼上了。喜庆节日、舞蹈娱乐白裤瑶都打起了铜鼓,但是铜鼓从主人家里拿出来后祭鼓的规矩是不能改变的,要告知铜鼓为什么把它请出来,祈福它好好表现。

  永远的百褶裙

  有人说,白裤瑶妇女的一生都在为做衣服而忙碌,这话一点不假。尽管现在我国服装的样式丰富多彩,面料五花八门,但是白裤瑶仍旧保持自己本民族的着装习惯。妇女们每年自己种棉花、自己纺线、自己织布、自己印染、自己绣花、自己缝制衣服。

  在怀里村,我看到沿山坡的地里,白裤瑶妇女手持线轴在几根木桩子间来回走动,一会儿工夫,白色的棉线就形成了一个回字形的图案,远远望去就像迷魂阵。旁边的人告诉我,这是白裤瑶妇女在“跑线”,就是在织布前把线捋顺,然后把顺好的线缠在织布机的线板上。

跑线的白裤瑶妇女

白裤瑶至今仍使用原始的纺线方法

白裤瑶古老的绕线方法,远看像一个“迷魂阵”

  村里家家户户的门前,白裤瑶妇女不管是老年人还是青年人都在忙着纺线和画着蜡画。白裤瑶女子从小就跟着母亲学纺线、织布、蜡画、绣花。十二三岁就开始给自己缝制嫁妆,结婚后又要给孩子和丈夫做衣服。

  百褶裙是白裤瑶妇女一年四季的服装,做工十分复杂。她们把织好的土布剪裁好,用竹片蘸着当地生长的粘膏树的汁液把图案画在白布上。白裤瑶服装的图案都是祖先传承下来的,世世代代延续至今。

  画好的白布放进盛有牛胶和蓝靛的缸里浸染7— 10天,当布匹染成深蓝色时拿出,再放入盛有草木灰的热水中,用灰水将粘膏脱去,清水洗净后晾干,就成了一块有白色花纹的蜡染布。白裤瑶妇女在白色的花纹上绣上彩色的丝线,再把三幅绣有图案的布连成一块4米长的裙布,在裙脚边上缝上一条手掌宽的黄色蚕丝,最后用2 条棉绳穿过裙头勒紧,百褶裙就做成了。一条百褶裙从纺线到完成据说需要两到三年的时间。

形如酒瓶的粘膏树,它的汁液是白裤瑶画图的原料

白裤瑶的服饰图案是传说中瑶王的印章

河边晾晒的百褶裙像一朵朵山花

缝制百褶裙的白裤瑶妇女(张小宁  摄影)

白裤瑶男子的传统服饰,裤子上的红色五指叙述着一段白裤瑶的传说

  在怀里村我走访了一些人家,听说了许多有关白裤瑶美好的传说,也听说了不少白裤瑶神秘的故事,有些现象至今向外来人解释不清。从怀里村出来,一条清澈的小河边,几个白裤瑶妇女在洗衣服,晾在岸边的百褶裙摆成一个个圆形,就像一朵朵盛开的花朵,点缀着河岸,点缀着秀美的瑶乡。

  

资料来源:《民族画报》2005年第5期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