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华民族 > 瑶族 > 概述  > 详细页面

瑶族简志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作者:玉时阶 2018年03月19日 阅读量:

  一、民族概况

  瑶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跨境民族。据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中国境内有瑶族2796003人,主要分布在广西、广东、湖南、云南、贵州、福建、江西等省区。除中国外,世界上还有90余万的瑶族居住在越南、老挝、泰国、美国、法国、加拿大等国家,他们都是从中国迁徙而去,和中国的瑶族同宗同源,都是同一个民族。

  瑶语的构成十分复杂,主要由“勉语”“布努语”“拉珈语”“汉语方言”等四大方言组成,统称“瑶语”或“瑶族语言”,属汉藏语系不同语支。勉语属苗瑶语族瑶语支,布努语属苗瑶语族苗语支,拉珈语属壮侗语族侗水语支,汉语方言属汉藏语系的汉语。瑶族创造了瑶族土俗字,被称为“古瑶文”。

  二、族源

  瑶族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蚩尤时期。蚩尤部落与炎、黄两部落发生冲突,蚩尤部落败后,被迫南迁,分布于湖南、广东、广西、云南、

  贵州的高山密林中,主要从事刀耕火种的山地游耕农业。先秦时期,部分荆蛮被迫向南、向西迁徙,形成后来的长沙武陵蛮、零陵蛮、桂阳蛮。魏晋南北朝时,长沙武陵蛮后裔“莫徭蛮”仍主要分布在湖南境内。大约在唐末宋初,居住在洞庭湖一带的莫徭蛮分别向两广和贵州迁徙,进入两广的形成了瑶族;进入贵州的形成了苗族。后来,一部分称为“布努苗”的苗族从贵州进入桂西,与当地的瑶族融合成为瑶族,被称为“布努瑶”,这是瑶族的主要来源。除此之外,部分汉族与瑶族交流融合,也成为瑶族的一个来源。

  三、社会经济生活

  瑶族最早的农业是刀耕火种的山地游耕农业,直到20世纪中叶才逐渐消失。瑶族的传统生计方式是农业和林业,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旱谷、玉米、小米、薯类等;经济作物有茶油、桐油、茶叶、八角、蓝靛、香菇、木耳、笋干等;每主要用材林种有杉、松、樟、柏、楠等;畜牧品种有猪、牛、羊等。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来,瑶族地区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不小成绩,水泥、纺织、酿酒、木材加工、食品加工等新产业进入瑶族地区,瑶族生活基础设施等各方面都得到较大改善。

  四、宗教信仰

  瑶族民间信仰的“灵魂不死”和“万物有灵”自然崇拜观念,构成了他们最初的有神论观念,并由最初的自然崇拜发展到图腾崇拜、鬼魂崇拜和祖先崇拜。瑶族的自然崇拜包括太阳崇拜、雨神崇拜、山神崇拜、土地崇拜、火神崇拜等,“灵魂不死”信仰体现在祭祖先神、祭盘王、狗图腾崇拜等。瑶族巫师自称能通鬼神,上达民意,下传神旨,能预知凶吉祸福,为人消灾祛病,是神灵的代言人和使者,一般以问神、占卜等方式为人预测祸福、凶吉和病因,用请神驱鬼为人消灾祛病。在瑶族地区,巫师不仅是瑶族社会宗教活动的主持人,还是瑶族社会生产、生活的组织者、指挥者,是瑶族社会的精神领袖与民族头人。

  道教最初于宋代传人瑶区;清代,道教在瑶族地区广泛传播,逐渐融化在瑶族民间信仰中。瑶族地区的道教属正一派,重视符篆禁咒、修斋打醮,师公信奉“三元”、玉帝、雷王、帝母、神农、伏羲、盘王、社王、土地、城隍、本境、山魈、冯三界、瘟主、鲁班、功曹、四帅等。

  五、民俗文化

  瑶族的婴儿出生时,主家要插标为记,俗称“出世标”。婴儿出生后,要做“三朝”和安名。

  瑶族成年礼,男女有别。男子以经过度戒仪式为成年标志。度戒仪式所需费用较大,时间较长,有的地方三天三夜不停地做,有的地方为七天七夜,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时间多在每年农历十二月或正月。广西贺州一带的土瑶女子,长到十四五岁时,父母为其制作木皮帽和“情人房”。一切准备就绪,父母亲便为女儿举行“成人礼”。从此,姑娘便可搬入“情人房”居住,取得成人社交的权利与自由。云南省绿春县蓝靛瑶女子长到15岁时,便由女友帮铰去眉毛,理齐鬓角和后颈发角,再戴上一顶标志成人的帽子,就算完成了成年礼。此后,姑娘便可随姐妹参加社交活动。广东龙门县蓝田瑶族女子以“舞火狗”活动为成年礼,女子须连续参加3次“舞火狗”活动,才能取得谈情说爱的资格。

  在瑶族中,以歌为媒,通过对歌来物色对象较为普遍。瑶族婚姻,既可娶妻,也可招郎入赘。招郎入赘则别有情趣,其方式主要有“上门顶两头”“断亲不断种、后代须留根”“上门养老送终”“上门还礼金”“上门还酒礼”等。瑶族在结婚之日,都要由家中长辈和兄弟姐妹、亲朋好友组成送亲队伍,陪送新娘或女婿出门。结婚时,大部分瑶族都要举行拜堂仪式。婚宴开始前,要准备“踏房桌”或“亲家会面桌”。

  瑶族的下葬形式主要有火葬、树葬、岩葬、土葬等。在土葬中,有一次葬与二次葬之分。瑶族土葬大多是垒土为坟,也有的地方是将死者下葬后,不垒土为墓,而是以种树埋石为标记。

  山区瑶族靠山、种山、吃山,多以玉米、红薯、芋头、豆为主粮,杂以旱谷、大米而食。平坝地区的瑶族则以大米、玉米、红薯、芋头为主粮。瑶族的特色食物有“肉鲊”等,有吃生羊血的习俗。

  过去,瑶族居住的房屋称为“人字寮棚”。之后,居住在广西大瑶山和环江一带的瑶族,以楠竹为建筑材料,做成竹舍而居。在平坝地区和丘陵地带的瑶族,住房多为泥墙瓦顶屋,少数为泥墙茅草顶屋。老式的平房共开两个大门,左为人们平时进出的大门;右为鬼门,平时不开,只有死人时才打开。广西大瑶山一带的茶山瑶主要居住干栏建筑。广西桂北一带瑶族主要居住吊脚楼。

  瑶族民间节日繁多,一年之中,大节十余,小节数十,节日的形式和内容多姿多彩。其中最隆重的是盘王节,又称“做盘王”“跳盘王”“游盘王”“还盘王愿”“祭盘王”“祖公愿”“祭盘古”“打盘古斋”“盘王醮”,其源于祖先崇拜。一般在秋收后至春节前的农闲时间举行。定期的盘王节一般都固定在农历十月十六日,一年一次;不定期的盘王节为3年、5年、10年、12年举行一次,具体时间由师公择吉月吉日举行,间隔的时间越长,节日就越隆重。

  瑶族男子上衣多为大襟或对襟短衫,下穿长裤,冬天裹脚绑;女子多穿大襟右衽衣,下身穿百褶裙或宽筒短裤,裙长短不一。喜戴银饰。瑶族服饰因地域和支系差异而有所不同。广西大瑶山的茶山瑶、花篮瑶尚白色,而盘瑶、坳瑶、山子瑶则禁用白色,各支系的男女都有梳发髻、穿木屐的习惯,喜戴银饰,如银钗、手钏等,外出大都佩带刀具;都安一带的布努瑶男女穿边襟上衣,喜用黑布包头,戴手圈等饰品;十万大山区的瑶族,上衣后幅长、前襟短,着短裤,妇女喜戴银饰。湖南一带的瑶族,男女上衣对襟齐领,下摆及膝;多打青布绑腿;女子喜戴沉重的耳环。

  六、民间文艺与科技

  瑶族民间文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主要有神话、传说、故事、寓言等。瑶族神话内容包罗万象,大致上可分为天地起源神话、人类起源神话、万物起源神话、图腾神话、斗争神话;瑶族民间传说与瑶族的一定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或一定地方风物民情密切相关的传奇故事;瑶族民间故事对自然的关系及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充分的反映;瑶族民间寓言多是通过一些简单的故事给人们以启迪和教训。

  瑶族民歌多是一些情歌、劳动歌、风俗歌。在与其他民族交融中,民歌歌腔日渐丰富,出现大量的操汉语西南官话的官话歌、白话歌、梧州话歌、操壮语的壮语歌以及受汉文化影响的湖南、桂东、桂西、桂西北的瑶族多声部民歌。瑶族民间舞蹈大多具有娱神功能,后渐向娱人为主的功能转变,主要有长鼓舞、狩猎舞、开山舞、铜鼓舞等。

  瑶医是中医的一个重要分支,瑶族每个村寨都有精于药学和医术的草医。瑶医在对付虫叮蛇咬、跌打刀伤、风湿瘫痪和避孕绝育等方面有许多特效良药,针灸、磁灸、骨灸、蛋灸、火灸、艾叶灸、打火罐、按摩、刮痧等是瑶医治疗疾病的常用方法。

  在瑶寨,有许多别致的树汁染、蜡染、挑花、刺绣、织锦等手工艺品。

  

  (编辑时有改动)

  

参考资料:

  1.丹珠昂奔主编:《走近中国少数民族丛书—回族》,辽宁民族出版社,2014年  

  2.杨圣敏主编:《中国民族志》,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年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