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华民族 > 满族 > 饮食起居  > 详细页面

满族传统住行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编辑整理:布拉格 2017年12月20日 阅读量:

  满族早期多依山傍水而居,以方便和适应他们的生产生活习惯。满族农村房屋正房一般为三间或五间,坐北朝南便于采光,均在东端南边开门,形如口袋,俗称“口袋房”,便于聚暖。东西各有厢房,配以门房,这便构成通常所说的四合院。房屋多为起脊式砖瓦房,俗称“海青房”。房柱皆插地,门向南开,高大宽敞。房内正对门一间谓堂屋,又称外屋,设厨灶锅台、水缸,灶通西内室火炕,火炕(满语称“土瓦”)。从堂屋西墙开门为里屋,为南、北、西三面构成“万字坑”或“蔓枝炕”。

满族传统民居 老铁摄于辽宁新宾赫图阿拉古城

  满族尚右,西墙供祖宗牌位。西炕为窄炕,不住人,下通烟道。南北对面炕。上铺炕席,或糊炕纸刷油。炕梢置衣柜,柜内装衣物,柜上叠置被褥、梳妆用品。夜间长辈居于西屋南炕,北炕分居兄弟子媳。就寝时,头朝炕外,脚抵墙,对防寒和呼吸新鲜空气颇为适宜。墙壁多贴有纸画。为御北方寒冷,有的还建有火地。屋外西山墙头砌有圆形烟囱(满语称为“呼兰”),高出房檐数尺。烟囱根底有窝风窠,以挡逆风。南北墙上有窗,窗户纸糊在窗棂外,多用“高丽纸”,纸上淋油或盐水,免得为雨雪淋湿脱落。窗棂及门上亮子窗棂构成各种图案,美观牢固。窗户分上下两扇,上窗可用棍支起通风。房梁上常悬有悠车,婴儿放在悠车里。炕上摆有长方形炕桌,吃饭时围桌盘膝而坐,既暖和又方便。炕桌左右铺有毡褥子以待宾客。房棂、椽、栋多有雕花油彩。厢房则设碾房和仓库(满语称“哈什”)。房外四周环砌围墙。院内东南竖有“索伦杆”,杆上有锡斗,杆下放三块石,称为“神石”。杆后是一面用砖砌成的壁墙,墙头饰有雨搭(图片同上)。

  过去,城中的富贵人家多住四合院。四合院大门多为三间屋宇式建筑,正房三至五间,东西厢房一般也是三至五间,四周围以砖墙,门房两侧设有石礅,称为上马石。有的四合院分为前后两院。满族的这些民间居所式样,大部分保留在东北的满族聚居区。但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除很少一部分人建房仍保留传统建筑方式外,绝大部分已建造成更为宽敞明亮的现代式房屋。

  为适应山区和林海雪原居住环境,满族聚居地区的传统交通工具主要有马车、爬犁、独木舟和桦皮船等。爬犁(满语称“法喇”)是雪上交通工具,将两根树干用火烤后弯成弓形,上端翘起,贴地部分宽约1米半,上面铺板或做成箱式,驾以马、牛,载人载物极为轻便。目前只在较为寒冷的北部山区偶尔使用,多以现代交通工具所取代。

  满族先民早期多使用独木舟,由粗大原木凿空而成,可容数人。后多使用桦皮船。

  桦皮船是中国北方渔猎民族以桦树皮制成的用于渔猎生产及水上交通运输的工具。满族称“威乎”,鄂温克族称“佳乌”,赫哲族称“乌末日沉”。采用纯天然材质的桦树皮纯手工制作而成,一般由船体、船桨和小鱼篓三部分组成。桦皮船用樟木、柳木做骨架,外用松脂将桦树皮粘在骨架上,用桦皮做船底和船帮,外涂以松脂,以防漏水。船体长约两丈,两端尖翘,船体轻便,一人便可扛着行走。木质船桨也需由高级技师雕刻而成。桦皮船靠人力划桨而行。一作鱼船,用来水上捕鱼(赫哲族人就坐着桦皮船,在湖上叉鱼;苏联西伯利亚的渔猎民族也使用桦皮船捕鱼);二作狩猎工具,如夏季夜间,鄂温克族人乘桦皮船隐蔽河边,当猎物到来,将头全部伸入水中时,猎人即快速划船,用扎枪刺获猎物。三作武装。满族八旗边卡士兵巡逻时用以渡河,顺流船速每小时可达50华里。

  桦皮船,现虽愈益鲜见,被现代船只取代。但桦树皮工艺产品,不仅质地柔韧、色调柔和、防腐耐潮、轻巧灵便、经久耐用,而且更具有观赏性和纪念性。

参考资料:郝文明、王铁志主编、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中心编《中国民族》,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