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华民族 > 藏族 > 概述  > 详细页面

八思巴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编辑整理:李永超 2017年12月26日 阅读量:

  八思巴(1235—1280年),又译帕克思巴、八合思巴、发思八等,是藏传佛教萨迦派五祖中第五代宗师,元朝第一代帝师、学者。吐蕃萨迦人,生于款氏贵族之家,藏文史籍称作卓衮八思巴罗追坚赞贝桑波。萨班贡噶坚赞之弟桑察索南坚赞之长子。相传八思巴三岁能通诵莲华经咒,八岁能背诵《本生经》,九岁即能为人讲经,且出于名望大族,故时人称其为八思巴(意为“圣者”,犹汉之称“神童”)。宋淳祐四年(1244年),与弟恰那多吉随伯父萨班赴凉州(今甘肃武威)谒见蒙古阔端太子。途径拉萨,由萨班于大昭寺内为其授沙弥戒出家,取法名罗追坚赞。七年(1247年),谒阔端,备受宠爱,受命随伯父学显密教法和“五明”。十一年(1251年)夏,应召赴六盘山谒见忽必烈,备受崇敬,尊为“上师”。同年,萨班病逝后,继为萨迦派新法王。次年八月,为伯父灵塔举行开光礼后,离凉州取道朵甘思返萨迦。途中再次谒见忽必烈,表示效忠。忽必烈及王妃、子女皆从其受密教灌顶。

  宝祐二年(1254年),获忽必烈所赐“优礼僧人诏书”,确保后藏萨迦派寺院僧众不遭侵害。次年,返藏受比丘戒,至河州(今甘肃临夏),从高僧扎巴僧格受比丘戒后,折回上都(即开平府,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时佛道二教为取得蒙古统治者的支持,常激烈论战。六年(1258年),佛道二家各选十七名代表在忽必烈座前辩论,以决优劣。他作为佛家第二名“抗辩”名手参加,引经据典,驳倒对方,使道家辞屈折服,以樊志应为首的十七名道人诣龙光寺削发为僧。以学识和才能进一步取得忽必烈的信任。中统元年(1260年),忽必烈即汗位,尊其为国师,赐玉印,任中原法主,统天下释教。至元元年(1264年),设总制院,执掌全国释教和吐蕃僧俗政务,以其为总制院事领事。次年,受命返萨迦,筹建卫藏行政机构,举荐释迦桑波为第一任萨迦本钦,赐以“乌思藏三路军民万户”印。自此,有元一代凡本钦之任命皆由国师(后称帝师)举荐,成为定制。返中都(燕京,今北京)后,奉命以藏文字母为基础创制蒙古新字,六年(1269年),字成,颁行,是为八思巴字,以描写语音精确见长。因造字有功,次年升号“帝师”,加封“大宝法王”,更赐玉印。以乌思藏十三万户为其供养地。

  十三年(1276年),由太子真金率军护送返萨迦。次年,在曲弥(今日喀则县曲美区)举行有七万僧众参加的盛大法会,真金以忽必烈名义作法会的施主。八思巴有《彰所知论》等多种著述,并将内地印刷术、戏剧艺术、传至藏区,将吐蕃族建筑技术、雕塑艺术,引至内地,促进文化交流。十七年(1280年),卒于萨迦,忽必烈赐号“皇天之下一人之上开教宣文辅治大圣至德普觉真智佑国如意大宝法王西天佛子元帝师”。

八思巴(图片来自藏人文化网

八思巴文字(图片来自藏人文化网)

刻有八思巴文的古印章(图片来自藏人文化网)

参考资料:

  1.高文德主编:《中国民族史人物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2.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历代名人辞典》编写组:《中国历代名人辞典》,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

  3.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