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华民族 > 回族 > 风俗习惯  > 详细页面

宁夏回族婚礼:信仰中的喜庆

来源:中国民族报 张景璐/文 张治军/ 图 2017年11月23日 阅读量:

新娘出发前,在头上蒙上一块红纱

新娘在出嫁前,要请人用线“扯脸”

回族婚宴上有许多回族特色小吃

  婚礼,是回族人一生中的一个大礼。回族老人常常把给儿子举行婚礼、完婚叫“卸担儿”,认为这是“终身大事”,是老人的责任。回族对婚礼特别重视和讲究,但由于回族群众分布在全国各地,回族婚礼形式也多种多样。笔者曾有幸参加了宁夏吴忠市同心县河西乡的一场回族婚礼。

  回族婚礼一般有这样几道程序。首先是提亲,回族有句俗话:“一家女儿百家奔。”当回族姑娘长到十六七岁时,就有人上门提亲。男方看好某家的姑娘,就请媒人到女方家去提亲。提亲时要带上些礼品(茶、糖),并向女方介绍男方的家境和宗教信仰等情况。女方若觉得合适,就会收下礼物,并另请一个媒人到男方家查证。如双方没意见,姑娘和小伙子就可以见面了。小伙子会给姑娘“见面钱”,姑娘要当众表态,同意就收下“见面钱”。

  提亲后,就得吃“定茶”(意为定亲)。男方家里要择一个吉日,准备一些礼品如茶叶、红白糖、桂圆肉等,用红纸包成小包,并给未婚妻准备两三套衣服,由小伙子和父母一起送过去。女方家里则要摆下宴席热情款待,并给男方适当的回赠。

  吃“定茶”以后,还得“插花”(即下聘礼)。《古兰经》第四章第四节说:“你们(在婚姻上)要给妇女们聘金,作为(一项无条件的)礼物。”伊斯兰教的这一要求是为了提高妇女地位,保障妇女生活。经过长期的演变,这一教义已经成为回族的一种民俗。自此一桩婚姻就算定下了。

  新郎朱永龙、新娘马燕就是如此定下了亲事。

  结婚之日,新郎朱永龙准备好接亲车,因为女方家住得远,他提前出发了。女方家在结婚这天,请人用线绞去新娘脸上的汗毛,俗称“扯脸”。新娘马燕穿上了红色衣服,以示吉利,并洗大净(伊斯兰教净礼之一,即用清洁的水清洗全身),这叫“离娘水”。出发前,新娘头上蒙上了一块红纱,同时,女方家还要从亲戚朋友中请夫妻和美、儿女双全的人来送亲。

  接上新娘的车子到婆家门口时,邻里乡亲故意把公公、婆婆拉到车前,用一根绳子系住车头,大家像赶牛一样,大声吆喝,让公婆往前拉,这叫往家里拉扯新媳妇。乡亲和亲戚朋友自动排成两行,喜笑颜开。从大门到新房门,新娘的鞋是不能沾土的,沿途要铺上红毡子或毛毯。

  送亲人进屋后,男方一面接待客人,一面请阿訇按照习俗,念“尼卡哈”。首先,阿訇选读了一段《古兰经》,然后阿訇问新郎:“你愿意娶她为妻吗?”新郎马上表示愿意。然后再问新娘,新娘也表示同意,阿訇接着就宣布:“从现在起,你们二位正式结为夫妻。”并告诫新郎、新娘婚后要互敬、互爱。这时,参加婚礼的邻里乡亲、亲朋好友早已准备好朱红或锅底黑粉、墨汁,给新郎抹脸。直到抹成大花脸后,新郎才能进洞房。

  新郎进门后,先洗脸,然后揭去新娘头上的红纱,并相互交换礼品。新郎送给新娘一个装着钱的小红包包,新娘则给新郎一个小红布袋袋。之后,新郎从被褥、床下、枕头里搜寻早已准备好的喜枣、喜糖、喜核桃等装进口袋。这时,门外闹洞房的人涌进来要喜糖,新郎就站到门口往院里撒,这叫“撒喜”。

  吃过晚饭,大家开始闹洞房。大家推选一个幽默风趣的人当“司仪”,出点子,串节目。

  第二天拂晓,新郎准备好水放在门口,因为新郎、新娘在天亮前要沐浴。吃罢早饭,新娘的奶奶领着新娘认大小。认大小时,新娘长长地叫一声长辈,长辈长长地答应一声,并略表心意,给新娘一点见面钱。婚礼三天后,新郎准备礼品陪新娘回门,去看望岳父母及亲属。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