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全部分类

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华民族 > 汉族 > 饮食起居  > 详细页面

汉族特色民居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作者:布拉格 2017年11月15日 阅读量:

  汉族居房建筑的民族形式为斗拱挑檐的木结构,俗称“大屋顶”。这种民族形式的住房建筑,最早萌芽于半坡遗址草泥木柱网结构和河姆渡遗址干栏式榫卯结构的房屋。经过长期交流和融会,至西汉时期,形成以“秦砖汉瓦”和木结构的完整的建筑结构体系,史称“土木之功”。这种斗拱既起支撑的力学作用,又有装饰的艺术效果,体现了汉族住房建筑浓厚的民族风格。汉族建筑布局还有一个比较普遍的特点,即平而向纵深发展,分上房下房、正房侧房、内院外院,楼最高不过两层,往往形成左右严格对称、庭院与建筑物融为一体并相对独立封闭的住宅建筑群。房屋基本都坐北朝南,注重室内采光;以木梁承重,以砖石、土木垒护墙;以堂屋为中心向两边延伸,以雕梁画栋和装饰门面见长。

  汉族由于分布地区广大,其传统住房因地区不同而有不同的样式。居住在华北平原的汉族,其传统民居多为砖木结构的大屋顶房,院落多为四合院式,以北京四合院为代表;东北汉族,其传统民居多为大木梁起脊式砖瓦房,木栏大院,厚木门,热炕头,外面冰天雪地,里面温暖如春;居住在陕北的汉族,则根据黄土高原土层厚实、地下水位低的特点挖窑洞为住房,窑洞不仅冬暖夏凉,而且不占耕地面积;居住在南方的汉族,其传统住房以木建房为主,讲究飞檐重阁和律卯结构。由于南方各地习俗和自然条件不同,在住房建筑布局上也有不少差异。如丘陵山地的楼房多依山而建,江浙水乡则注重前街后河,苏州楼阁烟雨缥缈,与山水园林相印如画;古徽州的历史名居宗祠错落有致,白墙黛瓦自成一派;福建一带的客家围龙屋更是别开生面,蔚为壮观。

北京四合院

  又称四合房,是一种汉族传统合院式建筑,其格局为一个院子四面建有房屋,通常由正房、东西厢房和倒座房组成,从四面将庭院合围在中间,故名四合院。自元朝建大都起,四合院就与老北京的宫殿、衙署、街区、坊巷和胡同同时出现。元世祖忽必烈“诏旧城居民之过京城老,以赀高及居职者为先,乃定制以地八亩为一分”,分给迁京之官贾营建住宅,北京传统四合院住宅大规模形成即由此开始。

  四合院式民居,在汉代已渐成熟,唐代广泛使用。四合院大小规模不等,大型的四合院有二进、三进和东西跨院,或内有花园亭阁。不论大小都以中轴线为中心,建造大屋顶,两边基本对称。四合院大都为封闭式格局,布局严谨,幽雅美观,屋内冬暖夏凉。北京恭王府大观园为四合院建筑艺术之精华。

陕北窑洞

  据古建筑学家考证,4000多年前,西北黄土高原上的汉族先民就有“挖穴而居”的习俗,直到今天,窑洞式房屋还广泛分布在黄河中上游的各省、自治区,居住人口达4000多万。窑洞分为土窑、砖窑和石窑三种类型。土窑较为原始,也很坚固。它是根据地势或在自然垂直的断崖上,或在陡坡上先人工削一段崖壁,再掏挖而成,内呈拱型,有门洞、过道、住房

  等。土窑砖窑,一般先用泥土烧制成砖,然后在松软的黄土地带上砌制成窑洞。石窑,大都根据当地圈窑石料的质地、纹理和色泽而制作。一般依山而建,坐北朝南。石窑上往往雕、凿、刻出多种图案。

  过去,窑洞样式还包括土基子窑洞、柳椽柳巴子窑洞和接口子窑洞等另外几种。窑洞不占平常用地,不破坏地形地貌,又有利于生态平衡,窑洞还有冬暖夏凉的优势,它是北方汉民族就地取材的特色民居,乡土气息浓厚。

江浙水乡民居

  江南民居普遍的平面布局方式和北方的四合院大致相同,只是布置更紧凑,院落占地面积较小,以适应当地人口密度较高,要求少占农田的特点。江南民居,大的住宅一般从大门起经过轿厅、客厅、正房到内室或后房,两侧有花厅、书房、卧室及至小花园、戏台等。一般大的住宅可有两到三条平行的轴线。

  江浙两省,自古就有“人间天堂”之美誉。这里河湖交错,小桥流水、古镇庭院、田园村舍如诗如画;古典园林、曲径回廊,魅力无穷;吴侬细语、江南丝竹、别有韵味。

  江南水乡的民居以苏州、杭州最具代表性。住宅外围的墙壁高大、粗犷,因为南方的房子大多是较高的二层楼房。另外,南方的民居经常房房相连,中间的风火墙隔断,是为了防火的考虑,庭院的面积不大,加上楼高,使天井显得分外高深。但不论建筑规模大小,江南民居都体现出一个与北方民居的明显区别,那就是雕刻装饰极为繁多,却极少彩画,墙用白瓦青灰,木料则为棕黑色,或棕红色等。与北方的绚丽色彩相比显得十分淡雅。

  苏州园林楼阁的屋顶多为九脊顶式,飞檐翘角,显得轻盈飘逸;九脊顶结合直线和斜线,在视觉效果上给人以棱角分明、结构清晰的感觉。

  由于土地珍贵,屋宅内外的空间都得到最大利用,因为绝大部分民居出门见水,所以几乎每家门外都有一个小小的埠头。主妇每日洗衣、洗菜、淘米等都在这里,来往小船也可在这里停泊。和水路相比,街巷显得十分狭小,有的仅容一人牵牛而行。高高的垣墙夹着曲折的街巷,营造出曲径通幽的别样意境。

徽派古居

  徽派古建筑以砖、木、石为原料,以木构架为主。梁架多硕大,且重装饰。其横梁中部略微拱起,故民间俗称为“冬瓜梁”,两端雕出扁圆形(明代)或圆形(清代)花纹,中段常雕有多种图案,通体显得恢宏、华丽、壮美。立柱用料也颇粗大,上部稍细。明代立柱通常为梭形。梁托、爪柱、叉手、霸拳、雀替(明代为丁头拱)、斜撑等大多雕刻花纹、线脚。梁架构件的巧妙组合和装修使工艺技术与艺术手法相交融,达到了珠联璧合的妙境。梁架一般不施彩漆而髹以桐油,显得格外古朴典雅。墙角、天井、栏杆、照壁、漏窗等用青石、红砂石或花岗岩裁割成石条、石板筑就,且往往利用石料本身的自然纹理组合成图纹。墙体基本使用小青砖砌至马头墙(老铁供图)。

  徽派建筑还广泛采用砖、木、石雕,表现出高超的装饰艺术水平。砖雕大多镶嵌在门罩、窗楣、照壁上,在大块的青砖上雕刻着生动逼真的人物、鱼鸟及吉祥图案,极富装饰效果。木雕在古民居雕刻装饰中占主要地位,表现在月梁头上的线刻纹样,平盘斗上的莲花墩,屏门隔扇、窗扇和窗下挂板、楼层拱杆栏板及天井四周的望柱头等。内容广泛,题材众多,有传统戏曲、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和出行、乐舞等生活场景。

  手法也呈多样,有线刻、浅浮雕、高浮雕透雕、圆雕和镂空雕等。其表现内容和手法因不同的建筑部位而各异。这些木雕均不饰油漆,而是通过高品质的木材色泽和自然纹理,使雕刻更显细致生动。石雕主要表现在祠堂、寺庙、牌坊、塔、桥及民居的庭院、门额、栏杆、水池、花台、漏窗、照壁、柱础、抱鼓石、石狮等上面。内容多为象征吉祥的龙凤、仙鹤、狮虎、麒麟、祥云和山水风景、人物故事等,显得质朴高雅。

  徽派建筑历来为中外建筑大师所推崇。它以黛瓦、粉壁、马头墙为表型特征,以砖雕、木雕、石雕为装饰特色,以高宅、深井、大厅为居家特点。流行于徽州(今黄山市、绩溪县、婺源县)及严州、金华、衢州等浙西地区。徽派建筑最初源于东阳,成为江南建筑的典型代表。

  古徽州盛行敬祖之风,各村均建祠堂,且有宗祠、支祠、家祠之分。宗祠规模宏伟,家祠小巧玲珑,错落有致,形成一个风格古雅的祠堂群落。

福建土楼与客家围龙屋

  土楼,是指以夹墙板夯筑泥土而成墙体(少数以土坯砖或石材砌墙)、以木材为柱梁而构建的二层楼屋。土楼分布于福建、江西、广东一带,其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多、品类最丰富、保存最完好的,是福建土楼。主要分布在福建省龙岩永定县、漳州南靖县和华安县,其中又以客家土楼为典型代表。

  围龙屋又称围屋、转龙屋等,是汉族客家文化中最著名的特色民居建筑。围屋始建于唐宋,兴盛于明清。狭义的围屋指的是围龙式的围屋,而广义的围屋可以指各式的客家围楼或围屋。广义上的围屋的外形基本分同心圆形、半圆形和方形三种,此外也有前方后半圆形、八卦形、椭圆形等形状。土楼和围龙屋的兴建高潮是在中国动乱与客家族群由中原向南方迁移之际。这些时期包含唐末黄巢之乱、南宋政权南移与明末清初。直至17世纪之后,不但让客家人最后定居于中国东南沿海,也让土楼分布地点以大陆闽粤地区为大宗。出于抵御山林野兽和沿海强盗的需要,并在儒释道精神感召之下,为使大家族持久共享和谐生活,才建造出了这世上独一无二的建筑奇观。

  围龙屋保留着汉民族的古朴遗风,并与当地环境高度相融,成为中国五大民居特色建筑之一(其余四个为北京四合院、陕西窑洞、侗族窨子屋和西南干栏式住宅。后者涵盖多民族)。只要在客家人聚居地,都能见到围龙屋的踪迹,包括中国台湾的屏东、云林、台中东势一带(吴雅芝供图)。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图或来源标注错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