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华民族 > 羌族  > 详细页面

阿尔村:在亲身记录中守护羌文化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王珍 发布时间:2018年01月08日 浏览量:

走进阿尔村,这个千年羌村的村民张口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说得比大学生还要顺口,很让王云霞有些吃惊,“他们很清楚自身的资源是什么,本民族文化的价值在哪里。”

地震前的阿尔村巴夺寨。资料图片

2008年汶川大地震,一方面让一度被严重边缘化的“羌文化”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但另一方面,传统生活方式已被地震无情撕碎,阿尔村村民尚未回过神来,震后援助力量已裹挟着新的社会理念、生活方式和认知方式汹涌而来。在看过了大明星周迅、章子怡、成龙以后,他们的生活再也回不到震前的安宁与平淡。

“阿尔村的羌文化保护比任何时候都要急迫。地震后,村民不得不搬出来,与外界接触,接受现代更经济、更实惠的生活方式。”王云霞说,她说这话时,其身份不是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而是北京文化遗产保护中心(CHP)“阿尔村项目”的志愿者,也是这个项目的负责人。

地震后的阿尔村巴夺寨。CHP供图

从“云端”走下来的阿尔村

阿尔村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龙溪乡,离汶川县城约30公里。阿尔村包括巴夺、阿尔、白家夺和立别4个自然寨,分布在龙溪沟周围的高山上,因海拔较高,风景优美,被誉为“云端的阿尔村”。这里99%的村民会羌语,有10多位释比(羌族民间巫师),2006年被评为汶川县“释比文化传承地”,地震前,被研究者视为羌文化的“活化石”。

巴夺寨为该村最大的一个自然寨,位于群山谷底,地震中受损较少。白家夺和立别两个寨由于房屋垮塌严重,村民全部搬迁到巴夺寨。海拔最高的阿尔寨原先有40余户村民,其中20余户也搬迁到了巴夺寨。

“整个巴夺寨看上去就像个凌乱的建筑工地,到处是建房用的木料、沙石堆,还有地震后就地搭起的帐篷、抗震棚。”社科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博士后罗吉华在2009年9月底到达阿尔村时,看到的景象让她很难忘。这位来自北川的羌族,是“阿尔村项目”的志愿者之一。

红砖、水泥、钢筋这些以往不曾使用过的建筑材料,不断地运进村子。新盖的房子和全国各地的红砖瓦房看起来毫无二致。“这一方面是出于抗震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从经济角度考虑,盖红砖瓦房比传统羌族民居的成本要低得多。”

村里一些对文化敏感的村民很恼火。早在地震前,汶川县已经决定开发包括阿尔村在内的龙溪沟,计划打造一个“羌人谷”。一些村民说:“我们把村子弄成这个样子,外面的人怎么会愿意来呢?难道他们没有看过五星级宾馆吗?”“看得出来,他们中有很多人很焦虑。”王云霞说。

但是羌文化的流失依然显而易见。“最明显的是火塘。在地震以前,家家户户都有火塘,火塘不仅用来烤火、熏肉,而且还承载着羌族的传统礼仪,火塘的每一个位置都有特定的内涵,长幼尊卑分明,不能乱了顺序。”王云霞说。

地震后,保留火塘的人家很少,还在烧的火塘就更少了。王云霞在考察中发现,几乎家家户户一进门,就是一个触目惊心的大电炉。“电炉不仅热得快,而且干净,不像火塘,会熏得人几乎睁不开眼睛,不习惯的人5分钟就要跑出去透口气。”当地人另辟一处火塘,专门用于熏肉。客厅里摆上了沙发,火塘边一目了然的社会关系,已经无法在沙发上体现出来了。

地震之前,阿尔村很多人还是穿羌服、讲羌语的。地震之后,很多人给他们捐款捐物,他们穿上了汉族的衣服,穿羌服的越来越少。2009年11月,阿尔村下了一场罕见的大雪,单薄的羌服很难御寒,村民们几乎全都穿上了厚厚的羽绒服。他们的汉语也在与外界频繁的接触中越来越熟练。

阿尔村的释比很多,在地震前,有好几位释比就被邀请到四川的九寨沟景区 去表演。地震之后,羌文化备受关注,有名的释比出去表演、交流的机会更多,原本不脱离劳动的释比,越来越多地依靠祭祀表演为生。

“现在,村民与外界的接触越来越多;代表羌文化核心的释比又劳燕分飞,到处去讨生活,因此保留传统生活方式的人家不是很多了。”王云霞说。

“只有我们才知道,什么是最真实的羌文化”

阿尔村村民对王云霞的到来有些警惕。“他们曾经’上当受骗’过,因此,对于我们有些成见。”王云霞说。地震前,阿尔村就因其较好地保留了原汁原味的羌文化而很有名了。很多人类学、民族学研究者都曾到这里考察。

“很多研究者到了这里,在村民家吃住,与村民称兄道弟,承诺研究成果出来以后,要把成果给村民们看。但是他们没有人兑现承诺,这让村民们很失望。”王云霞说,一些村民辗转看到研究成果后,才发现书中有很多张冠李戴的内容,“他们很生气,认为这是对他们文化的曲解。”

还有一些对羌族的描述和记录,在阿尔村人眼里,是不真实的。去年11月,一个羌文化摄影展在京举办,活动组织者历时两星期,在阿尔村和其它羌区寻访拍摄。其中一张是一群羌族同胞在跳羌舞,旁边挂着一个大横幅,写着“羌历年”几个字,摆拍的痕迹很明显。

“羌历年主要是祭祀活动,很神圣,要杀牲的。他们觉得画面太血腥,因此选了一些品咂酒、跳羌舞的画面。”“阿尔村项目”观察员、澳大利亚籍志愿者卡拉在阿尔村走访时,一位村民对她说:“摄影作品会把画面拍得很美,这种摆拍,我都羞于给后代看。只有我们才知道,什么是最真实的羌族文化。”卡拉觉得,“村民们希望由他们自己来决定什么是羌文化,而不是外人来告诉他们这是羌文化。”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阿尔村项目”正是他们想要的,因为项目的主旨就是“让社区居民自己保护自己的文化”。具体来说,就是让阿尔村村民自己记录自己的文化和历史,项目的成果将署名“阿尔村人”,王云霞和罗吉华等志愿者只是起组织和监督的作用。

2005年至2008年,北京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云南省孟连县勐马寨实施的《勐马档案》项目,就是这一理念的首次实践,如今这一模式已经复制到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从江县和四川省汶川县的阿尔村。

“阿尔村具备记录能力的人很多,有很多初中生、高中生,完全有书写能力。另外,他们对自己的文化很重视。我们的项目主要让他们记录释比文化,还有传统服饰、礼仪、饮食、建筑等。”王云霞说。

外力适当介入,有利于羌文化的保护

每年农历十月初是传统的羌历年,羌族最为隆重的节日,主要内容是庆祝丰收,请神还愿,企盼来年风调雨顺。可是近年来,许多羌族村寨并不举办集体性的羌历年,这个传统节日及其蕴含的意义被许多人淡忘了。

白家夺寨已经几十年没有过羌历年了。“我们去了以后,他们表示,要快点把传统恢复起来。他们很在意自己的传统,但他们认为没有外力的推动,很难把事情做起来。”王云霞说。

2009年11月18日,农历十月初二,白家夺寨举办羌历年。王云霞、罗吉华等项目组成员与村民们顶着鹅毛大雪,带着羌历年活动所需物品,朝着白家夺废墟上的庙基进发。由于大雪太厚太急,人们只能排成一字艰难前行。在废墟上,80多岁的释比余明龙主持了祭祀仪式,村民杀鸡宰羊,点香燃蜡。几天以后,巴夺寨也举行了震后第一个羌历年祭祀仪式。

“羌文化需要全方位、一系列的方式来保护,需要外界适当介入。介入过多会导致羌文化的变异,介入过少又会使保护乏力,造成羌文化的流失。”王云霞说。

经过对阿尔村的几次考察,王云霞认为,生态博物馆的方式是比较妥当的保护方式。“当地人完全按照传统生活方式来生活,成本太高。但如果这种生活方式可以吸引游客和研究者到阿尔村来,并愿意为村民付费,补偿他们为了维持传统生活所付出的代价,村民也许会坚持下去。”

上一篇:
下一篇: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