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详细页面

多地舞

来源:国家民委文宣司 发布时间:2017年10月12日 浏览量:

  多地舞,藏族民间舞蹈,是藏族人民独有的一种表演方式,主要分布在甘肃省舟曲县的三个地区,即上河地区(上河片)、下河地区(山前片)和山后地区(山后片)。多地舞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多地舞由“多地”、“嘉让”、“甸录”三部分内容组成,主要有赖萨多地、格班多地、贡边多地等十余种之多,均是当地藏族群众在喜庆、丰收、祭祀、民俗等节日活动期间跳的舞蹈。

  多地舞的动作以腰以下部位为多,经常出现“一顺边”的美,即手和脚同出一侧形成“一顺儿”。许多舞蹈中女性以身体俯仰、臀体转动为特色,颤膝摆胯,微动肩胸,上身较为平稳,上肢开张幅度不大,合着脚步和节奏律动,较为突出地表现了女性胸部之凸显、腰部之柔软、臀部之丰腴。舟曲藏民族的女性舞姿显出了山地藏民族腆静、文雅、内秀的性情。

  多地舞主要分布在舟曲县的上河等三个地区,各地区的多地舞都由村寨单独代系传承。各个藏族村寨之间由于语言不同和交通不便,相互交流较少,舞蹈动作也有很大的差异,许多地区连舞蹈名字的叫法也不相同。深居山中的多地舞很少被外界提及,直到1958年,该县首次举办民间传统歌舞汇演,铁坝乡第一个把《马铃舞》搬上了舞台,“多地”舞开始走上对外传播和发扬的道路。多地舞属于集体舞蹈类型,动作简洁易学。村寨中的年轻人都不用特意拜师学艺,只需在平时节庆活动中观察长辈们跳舞就自然习得,村子里的年轻人绝大多数都很喜欢学习这种舞蹈。憨班乡黑峪村村民李扎西是唯一被认定为多地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李扎西深谙藏传佛教文化,熟识各种宗教礼仪,对各种形式的多地舞有很深的研究。舟曲县政府及具体文化部门(文体局和文化馆)在多地舞保护和传承工作方面做了较大的努力。自2007年开始专门用于保护和发扬多地舞的资金投入累计达五十万元。2007年组织人员针对多地舞进行了普查,于2008年将普查结果归类入档,制定了《舟曲“多地”舞蹈艺术保护法规》。2010年初,舟曲县政府部门建立了“多地舞蹈艺术保护中心”,计划建立档案并有效地保护老、新艺人。

编号:Ⅲ-90

类别:传统舞蹈   

申报地区或单位:甘肃省舟曲县

参考资料: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组织编写《国家级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解》,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4

上一篇:
下一篇: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