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民族艺术 > 民族舞蹈  > 详细页面

安塞腰鼓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编辑整理:布拉格 发布时间:2017年09月01日 浏览量:

  腰鼓是陕北各地广泛流传的一种传统鼓舞形式,尤其在安塞、横山、米脂等地最为盛行。安塞腰鼓的产生,与其地理环境、历史渊源和民风习俗密切相关。安塞位于陕西延安北部,历史上就是军事重镇,素有“上郡咽喉”之称,为早先抵御北方游牧民族之要塞之一。据传,早在秦汉时期,腰鼓就被驻防将士视同刀枪、弓箭一样不可缺少的装备。遇到敌兵突袭,就击鼓报警,传递讯息;两军对阵交锋,以击鼓助威;征战取得胜利,更得击鼓庆贺。随着时间的流逝,腰鼓从军事用途逐渐发展成为当地民众祈求神灵、祝愿丰收、欢度春节时的一种民俗性舞蹈,从而使腰鼓具有更大的群众性,但在击鼓的风格和表演上,依然保留着某些秦汉将士的勃勃英姿。总之,安塞腰鼓不仅源于古代战场,同时也与民间祭祀仪式相伴而生。

安塞腰鼓风采  引自延安市安塞区政府网“安塞文化”栏目

  1942年以后,陕甘宁边区文化工作者对安塞腰鼓进行改造,除内容外,在服饰上将古代武士风格改为“白羊肚子手巾红腰带”,妇女也从此进入秧歌和安塞腰鼓表演队伍。1947年至1949年,由安塞腰鼓改编的“胜利腰鼓”被解放军带到了大江南。

  1951年十一国庆节,安塞县冯家营的蔡维杰、郭家卯子的曹怀勇等腰鼓手,来回步行50多天,以“陕西赴京演出团”名义,在天安门广场进行腰鼓表演,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等国家领导和首都各界群众观看了演出。演出期间,中央青年文工团的演员们和安塞腰鼓手学习技艺。1952年,在布达佩斯世界青年和学生联欢艺术节上,中国青年文工团表演的安塞腰鼓获金质奖章。1959年,安塞腰鼓参加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拍摄。

  1984年,由陈凯歌导演、张艺谋担任摄影的电影《黄土地》剧组走进了仍然比较封闭的安塞。他们要在这里寻找一种与黄土地相契合的、充溢着生命原动力的民间舞蹈。他们选中了腰鼓。拍摄那天,在朗朗晴空下,150名身穿一色黑袄裤、头扎白羊肚手巾、腰扎红布带的陕北精壮汉子,脚踏厚厚的黄土,在牛皮大鼓助威下,齐刷刷、威风凛凛地舞将起来。他们前进、后退、踢腿、转身,辗转腾挪若入无人之境,勇猛如虎,翻卷如龙,酣畅淋漓,飞扬激越……当拍摄到最后一个镜头:鼓手们从山坡后面涌上来时,只见黄尘滚滚,人影恍惚,震天的鼓声和150条汉子的吼声交织在一起,犹如黄河咆哮、万马奔腾……从此,安塞腰鼓一发而不可收拾地打出黄土地,走向世界。

  1986年,安塞腰鼓在首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比赛上夺得最高奖项。1989年,台湾电影人凌峰将恣意豪放的安塞腰鼓收入他的专题片《八千里路云和月》,并作为片头。1990年,安塞腰鼓敲进首都北京,在第十一届亚运会上大放异彩。1997年和1999年,安塞腰鼓分别参加了香港回归、国庆50周年庆典以及在德国柏林举办的亚太活动周等重大活动。2009年,拍摄有数字电影《腰鼓传奇》,完成“千人腰鼓”进京参加国庆60周年“欢乐道情”群众游行活动,赢得广泛赞誉。2012年,安塞腰鼓隆重出演《为人民放歌》大型文艺晚会开场仪式。

  安塞腰鼓有完整的表演程式和活动习俗。过去,多在喜庆节日和庙会中演出,每年春节至元宵节是集中表演期。活动开始前,要由各村推举产生的庙会会长先组织祭祀活动,称作“谒庙”。祭祀开始,伞头(领头)带领舞队敲起锣鼓,吹着唢呐,有时还要抬着整猪整羊和其他供品前去寺庙烧香敬神,祈求神灵保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并在庙内广场踢打一阵,意在娱神。“谒庙”结束,正月初八九后,腰鼓队便开始挨门拜年活动,俗称“沿门子”。伞头根据各家情况,触景生情演唱几段吉利秧歌,以表贺年之意。主家则认为腰鼓队进院入户敲敲打打、跳跳唱唱,可以消灾免难、四季平安。有时两队腰鼓在途中相遇,一般都由伞头互唱秧歌,共贺新年,让道而行,但有时也会出现互不让道的情况,此刻就要竞技赛艺,争个高低。两队锣鼓大作,唢呐声、腰鼓声,好似春雷滚动。鼓手们尽情击打、跳跃,如疯似狂,打至高潮,鼓乐暂息,由双方伞头出场对歌,这也是竞赛技艺的一个方面。直至有一队阵角先乱,动作不齐,鼓点、队形也都统一不到一块或对歌对答不上时,就得主动让道。

  “沿门子”结束后,邻村之间的腰鼓队还要互相拜年,彼此互访,进行交流演出,此与陕北秧歌一样,称之为“搭彩门”。正月十五,各村腰鼓队云集广场,开始互比互赛活动。各路鼓手各显身手,互比高低,呈现一年里腰鼓表演的高潮。当晚还要举行“转灯”(也称“转九曲”),几乎人人争游,阖家同转。届时鼓乐齐鸣,灯光闪烁,腰鼓队在前引导,众人随后,呈一派热闹非凡的喜庆景象。

  腰鼓队的活动常延续到正月十七八,祭罢土地神方告结束。  

安塞腰鼓源头——横山腰鼓表演   王爱军 摄影

  安塞腰鼓鼓手称“挎鼓子”或“踢鼓子”。挎鼓子的服饰装扮与传统戏曲中的武生相似,穿黑色紧身夸衣,戴草帽与髯口,红脸粗眉,表演时胡须要摆开。随着时代的变迁,舞者的服饰也在变。西河口乡一带的腰鼓服饰,已接近于生活。而真武洞腰鼓队的服饰,仍然保留着古代武士的装扮,头扎英雄巾,腰束战裙,脚蹬红缨鞋,颇似古代征战沙场的勇士。

  安塞腰鼓除以舞者自身击打的鼓点为主要伴奏外,也以民间鼓吹乐队伴奏,乐器有鼓、镲、锣等,另有唢呐吹奏曲牌,常用曲牌有《搜山令》等。

  安塞腰鼓分文鼓与武鼓两种,文鼓以扭为主,重扭轻打;武鼓以打为主,重打轻扭。安塞腰鼓快放快收,变化神速,欢快流畅,刚柔并济,屈伸自如,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将舞蹈、武术、体操、打击乐、吹奏乐、民歌等融为一体,使自身从内容到形式更加丰富,更具观赏性和娱乐性。既不受场地限制,也不受人数制约,所以普及推广也方便。

  安塞腰鼓以其独特的粗犷风格,刚劲奔放的韵律和气势磅礴的震撼场面而闻名天下,堪称“中国第一鼓”。1996年,安塞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2006年5月,作为中国黄河流域文化的组成部分,安塞腰鼓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参考资料:

  1.延安市安塞区政府网“安塞文化”栏目

  2.黄土地之情

上一篇:
下一篇: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