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民族艺术 > 民族戏剧  > 详细页面

汉族戏曲一览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编辑整理:布拉格 发布时间:2017年09月01日 浏览量:

  从先秦“俳优”、汉代“百红”、大唐“参军戏”、宋朝南戏、元杂剧,直至清代地方戏曲空前繁荣和京剧的形成,以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国戏曲剧种已超三百六十种之多,传统剧目数以万计。新中国成立后又出现许多改编的传统剧目,新编历史剧和表现现代生活题材的现代戏,广受欢迎。目前,较为流行的著名剧种有:秦腔、京剧、豫剧、越剧、黄梅戏、评剧、昆曲、粤剧、川剧、淮剧、晋剧、汉剧、湘剧、潮剧、闽剧、祁剧、莆仙戏、河北梆子、湖南花鼓、吕剧、花鼓戏、徽剧、沪剧、绍剧等五十多个剧种。其中,京剧、评剧、豫剧、越剧、黄梅戏,被称为“中国戏曲五大剧种”,京剧更被视为中国国粹。

  皮簧腔

  属于皮簧腔系的汉民族传统剧种多达二十多个。这些剧种有共同的血缘关系,音乐上也有许多共同的因素。但因方言和民间音乐差异,在音乐上又各具特色。皮簧腔剧种的唱词结构为七言或十言对偶句,音乐有原板、慢板、流水板、散板等板式。其他各种板式均以原板为基础而衍化派生出来。除了皮簧主要腔调外,各剧种又有吹腔、四平调、拨子等输助性曲调。皮簧腔剧种均以胡琴为主奏乐器。

  京剧是皮簧腔的代表性剧种,也是在全国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剧种(请浏览本栏专题介绍京剧)。

  湘剧

  是湖南省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长沙、湘潭一带,以及与之相邻的江西萍乡、吉安等地。湘剧由高腔、低牌子、昆腔、弹腔四种声腔组成,其中高腔有300多支曲牌,南曲多于北曲。湘剧高腔的主要剧目有《琵琶记》《白兔记》《拜月记》《投笔记》等。湘剧源出于明代的弋阳腔,后又吸收昆腔、皮黄等声腔,形成一个包括高腔、低牌子、昆腔、乱弹的多声腔剧种。剧目以高腔、乱弹为主,与民间艺术和地方语言巧妙结合,极具湖南民间地方特色。2006年5月,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川剧

  中国传统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四川东中部、重庆及贵州、云南部分地区。川剧脸谱,是川剧表演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历代川剧艺人共同创造并传承下来的艺术瑰宝。川剧由昆曲、高腔、胡琴(即皮黄)、弹戏(即梆子)、灯调五种声腔组成。并分文生、旦角、生角、花脸、丑角五个行当,各行当均有自成体系的功法程序,尤以文生、小丑、旦角的表演颇具特色,在戏剧表现手法、表演技法方面多有卓越创造,能充分体现中国戏曲虚实相生和写意的美学特色。

  川剧高腔源自弋阳腔,后来又吸收其他民间音乐如四川秧歌、号子、神曲、连响中的因素,形成独特风格。川剧高腔的代表性剧目,谓之“五袍”“四柱”和“江湖十八本”,包括《青袍记》《黄袍记》《白袍记》《碰天柱》《九龙柱》《幽闺记》《玉簪记》等。

  2006年5月,川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川剧变脸表演   引自欣博客

  梆子腔

  梆子腔以硬木梆子击节为特点,起源于明代的西秦腔,是戏曲中最早创用板式变化结构的声腔。西秦腔在各地流传后,派生出众多支系,如陕西的同州梆子、秦腔,汉调桄桄;山西的蒲州梆子、中路梆子、北路梆子;河南梆子(豫剧);山东的曹州梆子、章丘梆子;河北梆子及老调梆子;安徽的淮北梆子等。另外还有梆子腔与其他声腔共同组成的多声腔剧种,如滇剧的丝弦腔和川剧的弹戏等。

  大部分梆子腔剧种在音乐上均使用七声音阶和徵调式。另外,秦腔、同州梆子、蒲剧和川剧弹戏等又有“苦音”“欢音”的音阶、调式之分。一般梆子腔剧种有八种板式,正板五种:原板、慢板、流水、快流水、紧打慢唱;辅板三种:倒板、散板、滚板。

  河南梆子又叫豫剧、河南高调,以唱工见长,唱腔流畅,节奏鲜明。早期演员用本嗓唱,起腔与收腔时用假声翻高尾音。后来在演唱中多用假嗓,音域较高。近年来又多以真声演唱。豫剧的演唱吐字清晰,旋律流畅,并有感人而细腻的表演,因此成为梆子腔系中最吸引观众的剧种。如今,豫剧除遍及本省外,还流传到邻省和甘肃、青海、天津、吉林、江苏、新疆、西藏等地。据1956年统计,豫剧有传统剧目647个,如《打金枝》《天国盛会》《铡美案》《红娘》《花木兰》《龙凤令》《穆桂英挂帅》等。

  河北梆子曾有京梆子、直隶梆子、卫(指天津卫)梆子、秦腔之称。1952年定名为河北梆子。清中叶,山陕梆子流入河北,经数十年衍变,于道光年间形成此独立分支。光绪年间盛行于河北、天津、北京、上海、山东和东北三省,并常在苏州、扬州、武汉、开封等地演出。其传统剧目大多数来自山陕梆子,又从昆曲、京剧和其他地方戏中移植了一些。河北梆子的音域较高,曲调高亢、激越而富于棱角,演唱音色尖利。代表性剧目有《秦香莲》《蝴蝶杯》《杜十娘》《拾玉镯》等。

  湖南花鼓戏

  湖南花鼓戏是湖南各地方的花鼓戏、灯戏的总称,其中包括长沙花鼓戏、常德花鼓戏、岳阳花鼓戏、衡阳花鼓戏、零陵花鼓戏和祁阳、东安一带的花鼓灯等。

  湖南花鼓戏是在当地的山歌、小调和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一旦一丑演唱的花鼓戏,至迟于清嘉庆年间已经形成。初期是演唱民歌小曲的边歌边舞的生活小戏,如《打鸟》《盘花》《看相》等。自“打锣腔”与“川调”传入后,才出现了故事性较强的民间传说题材剧目。

  湖南各地花鼓戏的传统剧目约400多个,主要是反映民间生活,如生产劳动、男女爱情、家庭矛盾一类的内容。如长沙花鼓戏《刘海砍樵》等。花鼓戏有曲调300支,可分为四类:①川调,或称正宫调;②打锣腔;③牌子,源于湘南民歌;④小调,是地方化了的明、清时调小曲。音乐结构以曲牌联缀体为主,辅以板式变化。川调是湖南花鼓戏的主要声腔。湖南方言称唱腔的过门(间奏)为川子或串子,意思是用过门将唱句串起来。川调由过门乐句和唱腔乐句组成,与湖南民歌有密切的渊源关系。打锣腔有锣腔正调和锣腔散曲之分。传统的打锣腔不用弦管乐器伴奏,一人清唱,众人帮腔,腔之句间穿插锣鼓,类似大戏中的高腔。

  越剧

  因发源于古越国的所在地而得名。其前身是绍兴嵊县一带的说唱艺术“落地唱书”。后来因农村说唱艺人化妆登台演唱而向戏曲形式发展。开始时只上演些有关农民生活题材的剧目,在城市流传后,逐渐改取坊间唱本或移植乱弹剧目。

  20世纪初期是越剧男班的黄金时代。1928年以后,女子科班大量涌现,与男班展开竞争。1936年以后,女班因扮相俊美、曲调流畅而取代了男班,出现了舞台上男、女角色均由女演员扮演的局面,形成演唱艺术上的不同流派。越剧在形成过程中还吸收了绍剧、余姚清腔和武林调的音乐成分。越剧的主要曲调有“尺调”“四工调”“弦下调”等,并有倒板、嚣板、散板、慢板、中板、快板等板式。代表剧目有《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红楼梦》《柳毅传书》等。

  昆曲

  昆曲也称昆剧,是汉民族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为戏曲艺术珍品,被称为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昆曲在世界艺术丛林中具有崇高的声誉,欧美许多学者将中国昆曲称之为最能体现东方艺术美的典型代表。

昆曲《南柯梦》剧照   引自中国国学网

  昆曲早在元末明初之际(14世纪中叶)即产生于江苏昆山一带,迄今已有700多年历史。它与起源于浙江的海盐腔、余姚腔和起源于江西的弋阳腔,被称为明代四大声腔,同属南戏系统。是我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原名“昆山腔”,清朝以来被称为“昆曲”,现又被称为“昆剧”。昆曲表演自成体系,抒情性强、动作细腻,歌唱与身段结合得巧妙又和谐。根据应用语言,昆曲原先分南曲和北曲两种。南昆以苏州白话为主,北昆以大都韵白和京白为主。目前尚存六大昆剧剧团:浙江昆剧团、江苏省昆剧院、江苏省苏州昆剧院、北方昆曲剧院、上海昆剧团、湖南省昆剧团。

  昆曲常演剧目主要有:《鸣凤记》《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义侠记》《玉簪记》《风筝误》《十五贯》《桃花扇》《长生殿》,另外还有一些著名的折子戏,如《游园惊梦》《阳关》《三醉》《秋江》《思凡》《断桥》等。

  昆曲的伴奏乐器,以曲笛为主,辅以笙、箫、唢呐、三弦、琵琶等,打击乐大致兼备。 2001年5月,中国的昆曲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首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之一。

  评剧

  流传于中国北方的一个戏曲剧种,曾有观点认为是中国第二大剧种。清末在河北滦县一带的小曲“对口莲花落”基础上形成,先在河北农村流行,后进入唐山,称“唐山落子”。20世纪20年代左右流行于东北地区,出现了一批女演员。20世纪30年代以后,评剧表演在京剧、河北梆子等剧种影响下日趋成熟。

  1950年后,相继成立了中国评剧院、沈阳评剧院,天津、唐山、北京、河北、长春、哈尔滨等地也先后成立了评剧团。同时,在剧目和表演艺术上进行改革。至1985年全国有百余个评剧团体。评剧进入新的繁荣发展期,演出了一批受群众欢迎的现代戏,如《小女婿》《刘巧儿》《祥林嫂》《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秦香莲》《金沙江畔》以及《山里人家》《疙瘩屯》《黑头与四大名旦》《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等优秀现代剧目。

  评剧有东路、西路之分,而以东路评剧为主。评剧艺术以唱工见长,吐字清楚,唱词浅显易懂,演唱明白如诉,表演生活气息浓厚,有亲切的民间味道。而且形式活泼、自由,善于表现现实生活,因此城市和乡村都有大量观众。评剧唱腔为板腔体,有慢板,二六板,垛板和散板等多种板式。

  2006年5月,评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黄梅戏

  黄梅戏原名“黄梅采茶调”,渊源于唐初,18世纪后期在皖鄂赣三省毗邻地区安徽怀宁或湖北黄梅形成的一种民间戏曲。

  清道光前后,产生和流传于皖、鄂、赣三省间的黄梅采茶调、江西调、桐城调、凤阳歌,受戏曲青阳腔、徽调的影响,与莲湘、高跷、旱船等民间艺术相结合,逐渐形成了一些小戏。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又在吸收“罗汉桩”、青阳腔、徽调的演出内容和表演形式的基础上,产生了故事完整的本戏。在从小戏过渡到本戏的过程中,曾出现过一种被老艺人称之为“串戏”的表演形式。大戏主要有《荞麦记》《告粮官》《天仙配》等。小戏主要为《点大麦》《纺棉纱》《卖斗箩》等。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整理改编了《天仙配》《女驸马》《罗帕记》《赵桂英》《慈母泪》《三搜国丈府》等一批大小传统剧目,创作了神话剧《牛郎织女》历史剧《失刑斩》《玉堂春》,现代戏《春暖花开》《小店春早》《蓓蕾初开》。其中《天仙配》《女驸马》《玉堂春》和《牛郎织女》等相继被搬上银幕,反响热烈。黄梅戏已成为深受全国观众喜爱的著名剧种(图为黄梅戏《七仙女》剧照)。

  

  至于秦腔,本栏有专题介绍,在此不再赘述。秦腔传统剧目大多出自民间文人之手,内容丰富,有周、秦至清各代的历史故事戏、神话戏、民间传说以及社会风情戏。代表剧目有《春秋笔》《八义图》《和氏璧》《麟骨床》等。

参考资料:

    1.中国戏曲网

  2.搜狐公众平台

上一篇:
下一篇: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