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民族文博 > 文博知事  > 详细页面

民族民俗博物馆与文化多样性的保护

来源:民族文化宫博物馆 作者:阴淑梅 闫亚男 发布时间:2017年08月17日 浏览量:

  民族民俗博物馆是收藏、研究、展示各民族的民族文化与民俗文化的场所,其收藏展示的内容极其丰富,它包括人类所创造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的方方面面。在传统文化随社会发展而不可避免地湮没在历史汪洋之时,民族民俗博物馆保存、再现了各民族千姿百态、风格各异的特色文化。由于民族民俗博物馆这一保存文化多样性的特殊功能,使其成为人类多元文化遗产的宝库。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在鄂伦春族、赫哲族传统文化逐渐消失之际,保存了典型的狩猎文化、特色鲜明的渔猎文化等物质文化遗产。今天,我们继续实践着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将少数民族的无形文化遗产,诸如反映北方文化特色的鱼皮、桦皮、兽皮技艺等一并收集整理。我们还将提升科技含量,运用高科技手段,复原陈列,并与观众互动,传习传统技艺,动态与活态地保护多样性的文化。事实证明,只有民族民俗类博物馆(或专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能够永续保存文化的多样性。

  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采录与保护

  在没有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以前,民族民俗博物馆实质上已经做了大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且成效甚佳。比如,黑龙江省地处祖国的东北边陲,从遥远的古代起,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组成部分的黑龙江各族先民就繁衍生息在这里,创造了灿烂的黑龙江流域文明。满族、赫哲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锡伯族、达斡尔族、蒙古族、朝鲜族、回族、柯尔克孜族十10个世居少数民族承袭发展了各具特色的传统的民族文化,使黑龙江地区的有形与无形文化遗产资源的蕴藏极其丰厚。但在现代化大潮的冲击下,已有许多传统的原生态文化在不经意中嬗变为濒危的文化遗产。特别是以人为载体的非物质文化随着民族老人相继离世,亟待抢救。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自建馆以来,利用自身的特点,积极抢救性征集文物,同时也对与文物相关的技艺、节庆民俗、祭祀民俗等非物质的文化,以影视人类学的方法做了大量的录像调查。

  (一)对民族传统工艺过程进行调查录制

  比如鱼皮工艺,它是赫哲及其先民创造传承的古老工艺,现在已成为濒危的文化遗产。1994年夏,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在同江市街津口民族乡对赫哲族鱼皮工艺传人尤翠玉进行了采访调查。此次调查历时十余天10余天。调查组成员与尤翠玉大娘共同剥鱼皮、熟鱼皮、缝制衣裤,亲自动手、亲身感受,积累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期间,摄制了尤翠玉演示传统鱼皮工艺的全过程,拍摄了大量资料图片。这是国内首次对传统的鱼皮工艺做全过程的摄录,保存了珍贵的原始资料。现在,掌握赫哲族传统鱼皮工艺的老人相继离世。现居俄国境内的那乃人,历史上与赫哲人本是我国的一个统一民族。19世纪中叶由于沙俄东侵,使之成为跨国民族。现在那乃族掌握传统鱼皮制作技艺的老艺人,一位已过70岁,更有一位已届93岁高龄。为了能够整体地保护传统鱼皮制作技艺,2007年夏我们亲赴俄国远东地区,对那乃人传统鱼皮技艺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和记录。其间发现了一些在我国只有记载,而没有了实物的鱼皮制品和制作工艺,使该项调查弥足珍贵更具价值。

  黑龙江省鄂伦春等少数民族由于自然环境、狩猎传统的生活习俗的影响,都有使用兽皮缝制皮衣、皮靴、皮手套、各种皮包的历史,因此创造了独具北方特色的兽皮工艺。鄂伦春人的兽皮制作流程,直到解放前还非常原始。特别是狍头皮帽,是用一张狍头皮制做的帽子,狍头上面带着硬角和两耳,眼睛用黑白两色皮子镶补,酷似真的眼睛。头皮下部镶一圈皮子做帽耳,戴在头上伪装性很强。鄂伦春妇女还将多种纹饰装饰在皮毛制品上。现在鄂伦春人已经不穿用兽皮制品了,但还有个别老年妇女掌握传统工艺。在黑河市鄂伦春民族乡村,还有人会剪兽皮纹饰,还有人会在狍皮上手工绣花,还有人会用传统方法制作狍筋线。对这些我们都进行了实况录像。目前,兽皮工艺已用于艺术品的加工,使传统的工艺赋予了新的内涵。

  桦皮工艺也是北方民族特有的文化,其传统工艺的调查也十分珍贵。赫哲族尤连仲老人,将传统的桦皮工艺传承下来,并制作了大量桦皮制品。他的徒弟和后代也学了手艺,但有一些工艺还是随着老人的离世而失传。

  对于三皮文化的这些调查采录,是对其保护的基础性工作。现在,三皮文化都已列入国家保护名录。我们调查采录获得的第一手资料,不但为项目申报准备了可靠的依据,也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和保护工作留下了珍贵的素材。

  (二)对民间祭祀和节日庆典活动的调查

  满族民间祭祀是满族出于对自然和祖先的崇拜而举行的活动,是体现其民族特点的重要习俗。目前,满族的家族续谱祭祖活动仍在一些地区存在。祭祖(家祭),是指满族内各姓氏以家族为单位举行的祭祀祖先的一种活动。传统的祭祀仪式有朝祭、夕祭、背灯祭。宁安傅氏家族平时小祭,每四年一大祭。大祭一般连祭三日,第一天祭祖,第二天祭天,第三天举行“换锁”。家祭的神有氏族祖先神、英雄神、察玛神等。祭祀中,老萨满(或本族有威望的老者)主祭,以跳萨满舞唱颂神歌来娱神。

  满族祭祖活动是原始崇拜的遗风,现在的祭祖活动原始崇拜的意识已淡化,且融入了许多新内容。多以续谱、家族联欢、悼念祖先为主要内容。1994年冬,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在宁安县卧龙屯调查满族傅氏家族祭祖仪式。此次傅氏家族祭祖活动,是四年一次的大祭活动,主要内容有家族续谱,传统的朝祭、夕祭、背灯祭,以及家族的联欢会,历时三天。祭祖在傅氏第十二第12代族长傅忠江家举行,各地同族约有五十50多人参加,由本族曾学过萨满的傅英仁老人亲自主祭。这种传统方式的祭祖活动,现在已不多见。此次调查,摄录了傅氏家族祭祖活动的全过程,拍摄了大量资料照片,为保存祭祖习俗的资料和进一步深入研究积累了珍贵素材。

  朝鲜族的花甲节、回婚礼是朝鲜族特有的人生礼仪习俗。回甲节即回甲宴,最早称周甲宴,也称花甲宴、华甲宴、还甲宴。是子女为纪念父母60周岁生日而举行的祝寿活动,因60花甲而得名。届时,大家穿上节日的盛装,欢歌跳舞,子孙亲友及全村人都来祝寿,场面壮观,隆重热闹。这一天就像过节一样,故称回甲节。回甲节历史悠久,起源于宫廷,逐渐从王宫贵族到民间百姓相衍成习。20世纪80年代以后,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回甲节得以发展并具有了普遍性。回婚礼又称“周梁回甲”、“嘉礼回甲”,也称“归婚礼”。此风俗是由周甲庆的观念产生,即一个人结婚60周年称作回婚。现代够条件举办回婚礼的不多,因此人们把回婚与回甲同时举办,满足了人们举办回婚礼的强烈愿望及对夫妻和睦、白头偕老的追求。现代回甲、回婚庆典既保留了一些传统习俗,又增添了许多新时代的内容,是一项有积极意义的活动。它歌颂倡导人生最美好的情感——尊老敬老、夫妻恩爱。20世纪90年代,我们参加并采录了一次回甲回婚庆典活动。对保护、研究这一庆典活动弥足珍贵。

  “乌日贡”大会是以赫哲族传统渔猎文化为背景,以表现古今赫哲人生产生活为主题,集民族民间文化体育项目为一体的综合性民族节日。它源于赫哲人的“跳鹿神”活动,历经赫哲人民间娱乐活动的长期孕育,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20世纪80年代终于定型为全民族的节日盛会。“乌日贡”大会在每年农历五月十五日举行,为期两天,由赫哲民族乡、村轮流作庄举办,每四年一次。大会的体育竞技活动有赛船、射箭、顶杠、叉草球、挡木轮等传统项目;文娱活动有:伊玛堪“讲唱”,“嫁令阔”民歌竞唱,鱼鹰舞、萨满舞、口弦琴演奏等传统节目。在当今赫哲族传统的渔猎文化逐渐消失,成为散存在民间的濒危文化遗产之际,“乌日贡”大会无疑是展示赫哲族传统渔猎文化的空间;承袭和保留了诸如“跳鹿神”、伊玛堪、萨满舞以及赫哲语言等即将消失和正在流变的赫哲族非物质文化的外延形式和部分文化内涵,活态与动态地保护了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还有满族的“莫勒真”大会、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鄂伦春族的古伦木踏节、达斡尔族的库木勒节等等,都是各民族在各自传统文化基础上演变形成的民族节日。

  这些节日都是保护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空间。我们民族博物馆通过文字、图片、影像的形式调查录制,及时保存了它们。同时,在田野调查采录的基础上,研究人员对其进行了科学研究,获取了科研成果。这些采录和科研成果,都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静态保护)。

  (三) 对与民族民俗文物有关的非物质文化的调查

  民族民俗文物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它蕴含极其丰富。很多文物的价值就在这些蕴含之中。可以说,民族民俗文物体现出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之间,有着极强的相互依附性。比如摇篮,它是东北三大怪之一,“养个孩子吊起来”,是东北少数民族和汉族都曾有过的育儿习俗。各民族博物馆都收藏、陈列着不同质地、不同形制、不同民族的摇篮。如果不搞清楚它的制作工艺、它的使用方法、它的使用习俗、它的传承纽带及丰富多彩的摇篮曲,它就很难被在观众面前活起来。极具北方民族特色的民族文物“勒勒车”、“爬犁”、“滑雪板”等等都如此,是在人的活动中显示着它的魅力。人的制作,人的使用,人在不同时期对它的理解和诠释,以及与之相适应流传下来的传说、故事、谚语,都是极丰富的无形文化遗产。因此,我们在收集文物的同时,更重视文物内涵的调查,大量的地采集了这些资料。

  二、民族民俗博物馆对文化多样性的展示

  民族民俗博物馆是为保存和研究民族民俗文化常设的永久性机构。民族民俗文化包括有形和无形两部分,它们有互为表里的依存性。博物馆在收集有形文物的过程中,将非物质文化的无形部分利用文字、图片、音像的形式,做忠实地记录,对其静态保护。再通过现代化的展陈手段复原陈列,展示重现这些即将消失的文化。

  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属性决定了其流变性,不同时期的文化都会丢掉一些过去的,融入一些当代的,这就要不断进行阶段性的地保存。阶段性的地永续保存,只能在博物馆里进行。很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无力永久活态保护的,致使这种保存显得尤为重要。在博物馆的永续保存,不仅静态地保护了其文化的外延,而且可以在该文化濒危时刻重新“激活”,进行动态演示,充分展现其深刻的内涵。

  在我国各地民俗博物馆里,更是保护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如山西河边[QSC1]民俗馆的传统婚俗展,北京民俗馆的节庆习俗展,近期新建的首都博物馆专门设置了老北京民俗展厅。同时,在一些民俗文化村里,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活态保护的实践。黑龙江地区现在有街津口赫哲族民俗村,四排赫哲文化村,鄂伦春展览馆、杜尔伯特蒙古村,等等。一些饮食、服饰、婚姻、庆典等民俗和手工技艺表演,在文化村里由工作人员与观众的互动,将这些民俗、工艺活态、动态地保存着、发展着。

  在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地志博物馆里,我们看到斯拉夫传统文化展厅已经成为少年儿童的课堂。老师就是身穿民族服装的解说员。孩子们边听讲解,边根据讲解动手操作,有时还穿上各年龄段的衣服,扮演各种角色。孩子们非常的投入,兴趣盎然。在韩国国立民俗博物馆,展示了极其丰富的传统泡菜,种类齐全、应有尽有。人们还可以在这里学习制作泡菜。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民族民俗博物馆都在践行着对文化多样性的展示。

  三、保护文化多元性对博物馆理念的挑战

  以往博物馆的工作重点都是针对具体有形文物的,对于无形遗产的保护问题很少作为关键因素来考虑对待。民族民俗类博物馆虽然作了很多与物质文化相关的无形文化的静态保护工作,但也没有作为工作重点来对待。现在设法把握“无形遗产”的概念已经成为博物馆领导层、学术界和专家们面对的主要课题。作为博物馆世界性的组织——国际博物馆协会,越来越多地关注无形遗产保护。这既是对传统的博物馆学的挑战,也是博物馆自身发展所面临的契机。在面对无形遗产对博物馆的挑战中,民族民俗博物馆,应该利用自身的优势、已有的资源、成果,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收藏、保护、展示、阐释无形遗产中突出民族民俗博物馆的功能。

  首先,必须更新传统的博物馆学的理念,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办馆。

  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是物。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是人,当然也包括以物质形态表现出来的工具、工艺品、文化场所等,但这些物质形态必须以人的活动为依托,存在于人的活动、表现之中。以人为本是现代博物馆学新理念的关键所在。民族民俗博物馆应该主动适应时代发展趋势,实现办馆理念的更新。在博物馆里陈列展出非物质文化,会更贴近观众。比如对民间工艺的保护,可以将民间艺人请进博物馆操作,还可由工作人员学艺后在馆里演示(研究人员在调查鱼皮工艺过程中已经学习了一部分传统工艺),同时请观众参与。这种与观众的互动,将改变传统的展陈形式,使展览更加生动活泼,也加强了博物馆传播知识、休闲娱乐的功能。

  同时,还可以深入民间办馆,延展博物馆的功能。

  非物质文化的活态保护,是要使该文化在民间继续传承下去。民族博物馆要走出去,走到民间,随时掌握民间文化的时代性变化,及时将变化的民间文化保存到博物馆里。与民间艺人建立链接,帮助民间艺人建立工作室(小作坊)、小展室。在与民间互动的同时,还能建立起更广泛的文物征集网,进一步丰富馆藏。深入民间,还可随时向地方政府提供制定保护政策的依据,导向民间文化的活态保护与发展。类似走出去,搞各种活动的方式,不仅仅是将非物质文化的保护纳入博物馆,而且能够在物质文化保护的基础上,延伸博物馆工作的范围,拓展博物馆的功能,为博物馆注入新的活力。

  传统的文化逐渐消失,这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在民间看不到的许多民族的特色文化,最终只能在民族民俗博物馆中再现。保护各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保持文化多样性的基础,是保护我们的文化主权、保护我们的“家园”。民族民俗博物馆以高度的责任感,主动抓住当前的机遇,积极深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之中。这种积极的践行对保护文化的多样性,意义极其深远。

  

  (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

上一篇:
下一篇:
Baidu